基于任务驱动的微型移动教学探究
2018-07-20谭淑银
谭淑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微型移动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为以微型移动终端作为载体的教学方式提供了物质基础。《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是中等职业院校模具专业的考证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控铣削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最终考取数控铣工中级证。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技能操作的时间较少,不能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笔者研究并实践了微型移动条件下的任务驱动教学,在《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的课程教学中,构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微型移动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一、微型移动教学及特点
微型移动教学是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微型移动通信设备作为载体,以微课、微视频等微型媒体为呈现方式的在APP(应用程序)上组织多维交互的教学活动。如,超星学习通APP。它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微型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平台,可以上传教学资源,进行资源共享;可以课堂直播,在线答疑解难;可以组织课堂研讨活动,进行互动教学。具体地说,微型移动教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信息覆盖面广,利于全员学习
微型移动教学的学习设备持有率高而且信息覆盖面广。尤其是智能手机,在中职校园内,基本上百分之一百的学生都拥有一台或者一台以上的智能手机,而且他们都能娴熟地操作使用。以微型移动终端作为教学载体,只要有网络通讯信号的地方,都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络或者流量移动数据获取学习资源,进行移动教学,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2.资源短小生动,易于激发兴趣
微型移动教学的学习资源短小精辟而且集中。以微型移动终端作为载体的学习内容基本上是以短视频、微课、多媒体动画和图片等呈现。教师把相关的知识内容模块化呈现,再集中发布在学习资源库。学生通过碎片式的模块学习后再整合成整体的知识。
3.利用网络系统,便于交流合作
微型移动教学的教学方式有较强的交互性。它以网络通讯为基础,而网络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各种知识内容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在APP上立刻发起讨论,进行互动交流。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微型移动教学
(一)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目标和線索的一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活动。任务由教师根据知识内容整合而成,发布任务的同时为学生创设体验真实工作实践的情境。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积极进行自我探究和互动协作学习,提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案并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但是,我们发现学生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到完成任务获得新知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课堂上的纪律易放难收,导致课堂上互动学习并运用知识操作技能完成任务的时间很少;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容易出现滥竽充数的学生。为此,笔者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微型移动教学。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微型移动教学
基于任务驱动的微型移动教学,是把任务驱动教学的理念运用到微型移动教学中,把任务驱动教学合理地放在微型移动终端上进行教学,是任务驱动教学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微型移动教学给任务驱动教学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更容易满足中职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动作思维的发展。
教师在微型移动终端上借助教学APP平台上传学习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发布学习任务,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参与学生的在线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在APP平台上接收任务,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进行有序的学习,避免短时间多次学习零散知识而导致知识混乱,同时,不会占用课堂的时间学习理论知识。这样,在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完成技能操作的任务。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赢得了更充足的课堂时间进行技能操作,让学生整体理解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最终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三、基于任务驱动的微型移动教学探究
(一)基于任务驱动的微型移动教学结构
1.搭建平台,创设情境
在微型移动终端上安装可以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学APP,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程资源放上平台供学生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把创设好的学习情境共享在APP上。
2.确定任务,自主学习
教师通过微型移动终端上的APP分发学习任务,共享学习资源,并在APP上设置签到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领取到学习任务,同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领取到任务后,在APP上学习教师整合好的章节内容和学习资源,同时通过互联网搜索更多的课外知识进行问题的探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在APP上开展讨论活动,进行同学间的交流,协作学习,执行工作任务。
3.内化知识,操作技能
教师对学生在APP上的学习动态进行监控。课堂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初步评价,提出执行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开展讨论并加以解决。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促使学生深化认知,从而达到内化知识的效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着任务进行合作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操作,完成任务并按时提交。
4.完成任务,评价反馈
教师在课堂上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评价,包括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点评。课后要求学生把完成的任务提交至APP,教师进行检查批改的同时可以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完成情况。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学生,保证教学质量。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微型移动教学案例
下面以《数控铣床中的坐标系》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基于任务驱动的微型移动教学。
1.搭建APP教学平台,创设面试情境
教师在智能手机上安装超星学习通APP并创建课程,完成课程章节的内容整合,上传学习资料,如本节课《数控铣床中的坐标系》的教学PPT,铣床三个坐标轴运动的FASH动画,数控铣床试切对刀微课,数控铣床面板按钮操作视频和工件零点偏置指令G54的FASH动画等微知识。
根据中职学校“2+1”的培养模式,我们二年级的学生即将结束在校生活,进入实习、就业阶段,现广州数控公司来我校招实习生,要进行实操面试,实操任务是能够规范操作数控铣床,正确完成数控铣床的对刀。创建签到活动,监控学生报到学习。手机截屏如下图。
2.接收实操面试任务,自主学习知识
学生根据要求在超星学习通APP上进行手势签到,接收任务。根据对刀任务的需要,对数控铣床中的坐标系章节里面的内容进行学习,相对應的在课程资料上观看坐标轴运动的FASH动画,试切对刀微课,数控铣床面板按钮操作视频等。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可以反复观看学习资料,遇到问题可以发起话题讨论,进行在线讨论交流。学生在课外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并完成本节课的测验试题,要求试题达到90分以上。课外的自主学习,为完成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的接收任务的手机截屏如下图。
3.深化理论知识,操作对刀技能
课堂上,教师根据PC端上超星学习通显示的统计数据,检查学生学习章节知识的情况。教师还要根据颜色的深浅(颜色越深说明该学生观看的次数越多)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供全班同学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操作对刀前,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数铣对刀操作任务的计划和决定。学生运用知识讨论确定毛坯的装夹方式,铣刀的选择和刀具的装夹,对刀时主轴的转速等数据,同时,确定对刀操作的步骤。教师做好数铣操作安全要求,并对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查阅,确定无误后可以准备开始数铣对刀操作。由小组推荐操作能力最强的组员进行对刀操作,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和步骤进行,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遇到问题时,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学生对面板的操作不熟悉,找不到相对坐标显示的界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手机上重复观看数控铣床对刀的微课视频,必要时可以亲自演示。即时、合理地利用手机APP上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完成数铣对刀的操作任务。
4.对刀任务成果展示,评价反馈提升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位学生独立完成数铣对刀操作,组长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实训结束前,学生自荐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和各学习小组组长作为广州数控公司的面试官,对展示对刀操作的学生进行实操面试,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面试学生的操作提出质疑,指出操作上的失误,点评操作是否规范安全。整个展示过程安排学生在超星学习通APP上进行课堂直播,保存直播并允许重看。课后,要求学生重复观看成果展示的课堂直播,写出面试学生展示对刀操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巩固知识技能的同时作为课后作业按时提交。教师在学习通APP上发布评定表,学生根据评定表进行学习评价并提交。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评价进行本节课的任务评分,给学生发布反馈信息。
基于任务驱动的微型移动教学能够充分地把智能手机运用到学习中,克服了时间、地点对教学活动开展的制约。在任务的驱动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部分学生的手机内存比较小,容易卡机,学校部分地方的网络数据信号比较差等。而随着国家通信网络和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微型移动终端功能的不断加强,基于任务驱动的微型移动教学模式将更能突显出其价值。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