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与低回
2018-07-20甫跃辉
甫跃辉
黎 贡
高黎贡多少次说要去,多少次又说,下次下次,这次是太匆忙了。想要去,是真的;觉得匆忙,也是真的。于我来说,高黎贡不仅仅是一座山。在十多年离家的日子里,随着对它的日渐了解,它已经转化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了。我那么迫切的想要靠近它,走进它,又那么焦灼地觉得,还没有准备好。我并没有确实地去想,要准备些什么,只是觉得,再等等,再等等,我应该有更好的状态的。
但准备是永远不可能充分的。
在忆战酒吧,酒至半酣,不知怎么又说起去高黎贡的事儿。有人鼓动,说你要去,我给找车;有人怂恿,说你要去,我全程陪同。也不知怎么的,昏昏然地,就约好了。次日醒来,想着答应的事,不由得有些激动。
几乎是没有任何准备,竟然真就成行了!
先到保山农民街,和开磊兄及他的两位摄影家朋友汇合。饭后赶往百花岭,青山如黛,残阳如血,仍是习见的风景;人呢,不论是卖甘蔗的、泡野温泉的,也并没什么特异之处。只是路越来越险了,不逢陡坡,便遇悬崖。待到得百花岭,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原本是要好好休息的,可百花岭蔺站长太热情了,他的热情是完完全全写在脸上的,先是拎出一壶酒,继而拿出一副牌,大笑着说喝点儿喝点儿。司机小段不喝酒,也被我们拉来了,只要他输牌,我们轮流替他喝。阒寂的暗夜里,我们的笑闹声分外响亮。但我分明感受到,有个静默的巨大的存在,就在我们身边。那是高黎贡啊!直到大半夜躺到床上,心绪仍然不能平静。
翌日清晨,我们朝山里进发了。五十多岁的傈僳族向导消匿在夜色里。路愈发险了。蕨类丛生,乱石横斜。吉普车醉汉似的趔趔趄趄,好不容易钻出郁郁葱葱的丛林,停在俗称旧街子的一小块儿平地上。嚯!我们大概都喊了一声吧?远远望去,是曙色乍现的瓷器样的天空。繁星点点,青山脉脉,鸟鸣隐隐,这和我的想象是契合的。我们想看日出,想看群山之巅忽然光耀万丈,那真叫人血脉贲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 天际一线橘红,缓缓变亮,变淡,那太阳仍迟迟地在大山的肚腹里延挨。等不了了,我们打算进山。进了山还能看到日出的吧?我问傈僳族大叔。大叔说,看不到了。怎么会看不到呢?我不明白。不管怎样,我们决定进山。刚一进去,立马明白了,是真的看不到日出了。我们像是几个芝麻粒儿,被巨兽似的大山囫囵吞没了。
只看得见马蹄印深深的石板路,只看得见无处不在的青苔,只看得见纷乱芜杂的灌木花草,只看得见藤蔓纠葛的大树……单说这一株一株大树,随便哪一株,搬到城里去,都是要惊倒众生的。可是在高黎贡,它们是平凡的,一株一株,挨着靠着梦着醒着生着死着沉默着。傈僳族大叔说,这些树不乏千年以上的。千年也好,百年也罢,时间对它们来说,已经不是个太值得计较的问题。它们只是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地伫立在这座峻拔的大山之上。阳光来了,月光来了,风来了雨来了,它们就那么承受着。从来没有的,我感觉到寂静是如此的沉重。只听得到我们粗重的呼吸声。天色完全大亮了,落叶遍地的石板路光影斑驳。眼前的一切早已出离我的想象。我们惊呼,逗留,拍照,前行。寂静越来越沉重,就是那繁星似的鸟鸣也不能减轻这寂静的分量。鸟是很难看见的,因为树木太多;兽更是从未见到,也因为树木太多。我们恍若这大山里唯一走动着的活物。
旧街子、二台坡、大风包、岗房、黄竹河、永定桥、黄心树、换米处、迎客松……一个点一个点地攀爬上去,到了懒板凳,我们都说,这儿为什么叫懒板凳啊?那是因为实在懒得再走一步了。但不得不继续走。不知道又走了多久,终于在丛林中看到房屋的一角,我简直热泪盈眶了。我知道,到山顶的南斋公房了。
不过是两间屋子,一个小院落。
傈僳族大叔已经提前抵达,生好了火,煮好了水,我们各自吃了一碗泡面。都说,这怕是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泡面了。傈僳族大叔原路返回了。我们匆匆忙忙收拾了一下,也要翻山下去。就在这时,起风了,乌暗暗的云从天那边卷过来了。
记得傈僳族大叔说,在山顶南斋公房这儿,有一群黑麝的。我站在暴烈的风里,只看得见大山冷峻的身影和无数偃伏的低矮树木。——不知从哪儿开始,那些高大的树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灌木和竹林。
下山的路并不轻松。第一站是雪冲垭口。虽没有雪,风却足够大。我们几乎不能呼吸。就在这样的地方,竟然有一座碉堡。是二战时期我军阻击日军用的。这是我在高黎贡山上碰到的第二座碉堡了。第一座碉堡那儿发生了一场战役,叫做“云天之战”。这儿发生的是什么战役?似乎并没个名字,驻守在这儿的是什么人?也似乎并没个名字。一个人,一座碉堡,守这一重大山,是怎样的孤独和勇毅?
风还在吹,不见分毫消歇。
那些珊瑚树和大树杜鹃,一律被吹得帖服了山体。一朵一朵艳红的杜鹃花挑在高高的树梢,几乎辨不分明。容易见到的,是地上的无数花瓣。我拾了两朵藏在衣兜里,不多时,发现血一般的汁液浸出来了,胸口中弹了似的。
大树杜鹃越来越多,杜鹃花越来越多,每隔一段,石板路上便铺开了一层落花。高黎贡,总算在最后的階段,给与了疲惫不堪的我们最温柔的抚慰。
这时候,我显露出了急性子的一面,不等大家一起,一个人朝前跑了。后来,同行的朋友说,我跑得就像一头麂子那么快。很快,我身边没人了。天色已近黄昏。环顾四周,除开树木,便只有自己。仿佛整座高黎贡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想要大声喊,又闭紧了嘴巴;我想要快步走,又怕惊扰到什么。光影,鸟鸣,风,在我周身旋转盘绕。仿佛天地间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路时隐时现,方向时明时乱,我踽踽地走着,偶尔停留,看看山影,心头一紧,又赶紧挪步。无论走还是停,均感受到那巨大的寂静。
这是高黎贡啊!
——我再次深切地体认到。
回程的路近乎是沉默的。大家都累了。又似乎并不是因为累。是因为无话可说。我们刚刚在十二个小时里阅尽造物的丰赡,还能说些什么呢?言语是多余的,感叹也是多余的。只能沉默着。夜越来越深,吉普车仍然在柏油路上奔驰,前路简直无有穷尽。直到凌晨两点,我才回到施甸县城。躺下了,才想起,下山后竟然没有回头看一眼。转而又想,看了又怎样呢?因为肯定是什么也看不到的。高黎贡,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到的。
端午记
小麦收割后,土地要空荡荡好些个日子。先前掩藏在麦地间的田埂,一条一条袒露出来,绿得醒目。田埂的绿益发显出土地的寂寥了。直到有一天,荒废多日的土地被翻转过来,黑暗的内心散发出发酵过的浓郁气息。家门前枯索多日的水沟热闹起来,来自水库里的水,纷纷涌到各家的田里去。
小时候,这时若到村外,远远望去,只见一头头牛在漠漠水田间缓慢地跋涉,脖颈上搭了沉重的轭,鼻子喷出粗气,嘴巴磨动着,唇边挂了一堆肥白的泡沫。水牛后面,是个高高卷起裤脚,举着鞭子吆喝的中老年男人。男人瘦骨伶仃,腿肚子上翻出青筋。附近的水田有的已经绿了,走近看,是新插的一簇一簇的秧苗。更多的田垄仍然明白如镜。挑着秧苗的人,往来穿梭在窄窄的田埂上。灵活的白鹡鸰在人们周围跳跃翻飞,悠闲的白鹭离得远远的,忽地扑扇翅膀,飞到远处的一株柳树上去了。更多的鸟儿聚在不远处的村落里,村里枇杷黄熟了。此时最惹人注意的当然是布谷,一声接一声,在天地间那么清越明亮。
在这最为忙碌的时节,端午节到了。
我一直觉得奇怪,端午、中秋和除夕这三个最为重大的节日,怎么前两个都在农忙时节呢?是因为越是辛苦越要欢乐么?
不管怎么辛劳繁忙,人们对待节日是不会马虎的。在端午前两天,我们便忙开了。我和妈到山上的自留地去,那儿种了一大蓬粽叶;还要去找几棵棕榈,摘下叶子后一条一条撕开,用来包扎粽子;糯米是早早就准备好的,泡在水里,莹白踏实。粽子要包得好看且大小合适。看一个个绿绿的粽子从手里产出,是件愉快的事儿。粽子堆了小半铁锅,锅里还要放进鸡蛋和捆成一大串的大蒜。柴火呼拉拉烧着,没多久,粽子没熟,鸡蛋和大蒜早熟了。因了粽叶,鸡蛋壳染成了黄绿色,攥在手里很丰实的感觉;大蒜呢,则煮得软趴趴的,塞进嘴里,舌头和上颚一扁,蒜肉便给挤出来了。除开这些,还有一样重要的食物,便是鸡肉。端午的鸡肉和平常不同,需要加入许多药材。除了自家菜园子里就有的凤米花根,还要到山里去,挖回羊膻草等。如今,我知道凤米花就是姜花,却仍然不知道羊膻草的大名是什么。
我和奶奶扛了锄头,背了竹篓,到山里去了。
离家不过百米的背后山就能找到不少羊膻草。坟堆间的杂草里,那矮矮的探出小小白花的就是。拿着小锄头,瞅准了,浅浅刨挖几下,就能揪出一株来,凑近闻一闻,果然一大股羊膻味儿。平日里,那些坟头多少让人害怕。可羊膻草偏喜欢长在坟堆四周。此时,一座一座坟头,倒有些让人看着欢喜了。挖回的羊膻草根洗净了,和洗净剁碎的凤米花根——有时还会加上茴香根,放进鸡肉锅里一块儿煮。不消多少工夫,一股特异的药香便扑鼻而出了。
吃饱喝足了,大家都要出门去。老家没什么合适划龙舟的河,也从没听说过有划龙舟的风俗。出门是要到街上去,去赶花街。这才是整个端午节庆里最让我们这些孩子高兴的。
花街设在县城。那时候,县城不过是窄窄的两条街。每条街的两侧,一家挨一家搭起棚子,棚子的主人,据说一半是县里的各家企事业单位,一半是喜好花草的个人。棚子里摆置了各种盆栽花草,大多是我叫不出名字的,印象深的有缅桂(白兰花)、米兰、香橼、蜀葵、朱顶红等,还有些藤蔓植物,譬如葡萄、西番莲和素馨花,当然了,最多的要数兰花。那时候兰花热,棚子里多的是各种珍稀罕见的兰花。各种植物种在各异的花盆里,大的小的,高低错落,能开花的,这时候都开了花,红的白的,花香袭人。也有些奇特的植物,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譬如后来才知道名字的佛手。我以为那并非地球上能够存在的植物,可它就真真切切地挂在我眼前的树枝上。很让我怀疑那是用胶水粘上去的。当然,棚子里不止有植物,还造出了假山假河来,相互配合,小小的棚子就如缤纷的花园。印象里,那些花似乎是不卖的,只是那么摆设着,让人进来看,让人看了后说一句,这家的花真好!
每一个棚子前都围满了人,要走进去,却也不是很困难的事。热闹里自有一份闲静在。
完全热闹的,得数摆着轮盘赌的摊位。那些摊位大概是一些流动小商贩摆出来的吧,赌注不过三五块钱,但大人们叫嚷着,一个个早已血脉贲张了。他们赌完后,不管输了赢了,都是很快要回到正在插秧的田里去的吧?
太阳酷烈,湿气蒸腾,我在这混杂着花香和欲望的老街上走了一趟又一趟,挥汗如雨,两手空空,说不清缘由地激动着。
后来,花街没了,端午节便索然无趣了许多。渐渐的,我也就习惯了这没有花街可逛的端午节。再到几年前,花街恢复了,却不再是当初的模样。我从边上经过,看到花草仍然很多,但多的是发财树之类的,花盆也多印着“福”字。轮盘赌不知道有没有了,大概是禁绝了吧。各种小摊自然是多得数不过来。街上的人也比记忆里的多出不知多少倍。但这一切却再也没给过我那种莫名的激动。
如今,端午几乎是完全没法让我激动起来了。从网上看到赛龙舟了吃粽子了,才忽然想起,哦,是端午了。端午后几天,车过青浦前云路,忽见路边有大片水田,水田里有一二十只白鹭。立马停车路边,穿过几棵水杉,几十亩稻田完全铺展在眼前。那些白鹭,或漫步,或低飞,和记忆中的并无二致。
火把烧
有时从冬天就得开始准备。冬天是云南的干季,天干物燥,雨水极少,天蓝得像一片深邃的水,水里恍若有絲丝暗影。通往山里的路积满浮土,一脚踩下,扑突一声,土灰飞起,久久不落。沿路朝深山里走,两侧的羊草果树(桉树)挺立着,顶上刀形的叶子切割开干燥的蓝色空气。更多的树是云南松。站定了听,呼呼呼呼——这片松林呼应着那片松林,这座山呼应着那座山。风从哪儿吹来,又要吹到哪儿去?此时若回头朝山下眺望,只见无数树梢在俯仰。风声衬托出巨大的寂静,山下的村子在这寂静里显得飘渺又迢遥。
光在山路里走,只会一无所获,须得深入到树林里。小时候上山,我常和奶奶一起。一年四季,无非是采茶、挖药、找菌子、摘黄果儿,冬天却不适合这其中任何一项。除了松树羊草果树等绿着,地上的草和灌木大多枯黄了。这时节上山,奶奶是要找柴火,我一面帮着找柴火,一面正要寻觅火把节必需的松香。松香不在松树干上,是在松树根部。黄白色的,小拇指头大的一颗一颗窝在一块儿,好似松树下的蛋,多的话能有一大碗呢。这种松香是干燥了的,中间夹杂些枯干的松毛,闻一闻,一股苦涩的山林气息。这样的好运气当然不会总有。不少时候,捡到的松香是黏糊的,还没干透呢,且沾了泥土和青苔。有人说这样的更容易燃烧,我却总不大喜欢,但也管不得这许多了。
松香拿回家后,得再晒上几天,等完全干透了,找个木棍或瓦片,把松香碾成粉末,最后放进方便袋里备用。如此,算是完成第一项准备工作了。
第二项更重要的准备工作就要开始了。那是什么?当然是扎火把。
我们总想着,火把要扎很粗,至少小臂粗,最好小腿粗,更好的当然是有大腿那么粗了。我妈看我们把火把越扎越粗,给个白眼,说都有中柱粗了!
火把还要扎得长。所以不能用松柴,松柴硬脆,扎长不易;竹篾柔软,才有长的可能。竹篾哪儿来呢?自然得从我妈那儿弄。我妈靠破篾子编毯笆贴补家用。破篾子会得来很多下脚料,下脚料会被我妈晒干了当做柴火。我们就从这些下脚料里拿——当然是偷偷地拿。但总会被发现的,发现时,竹篾已经被我们扎成火把了——不记得我妈有没有过把火把重新拆成柴火的劣迹,大概是有的吧?因为我总记得,火把是要小心翼翼保护着的。晴天了晒出去,雨天了收进来,一天一天,火把表面的竹篾干燥得卷曲了,中间填进去的松果干燥得豁开了嘴,顶端夹着的松毛干燥得仿佛自己會烧着。
干季过去,雨季来临了。
云南的雨是说来就来的,忽然之间,乌云漫卷,大风呼啸,树木低俯,飞沙走石,雨哗啦啦啦倾盆直下。看大院子对面堂哥家的屋顶,焦渴多日的瓦片腾起一片青烟。雨水顺着瓦沟咕咚咕咚往下灌,瓦沟底下支了盆、支了桶、支了钵头,叮咚叮咚,夏天的音乐开始了。
不消几场雨,各种野花便争先从土地里挣扎出,大院子里可以见到牛筋草、车前草、马唐、鸭跖草、灰灰菜、鬼针草、龙葵、通泉草、泽漆、狗尾巴草、红蓼、益母草、何首乌、野燕麦、蛇莓……最多的要数马齿苋,院子快被马齿苋织就的地毯铺满了。大雨一停歇,绿的更绿了,开花的哪怕再平凡也会多几分亮丽。炽烈的太阳光里,混杂着土腥味的湿漉漉的空气里,飞来了蜻蜓、蝴蝶、蜜蜂,当然,也免不了苍蝇和蚊子。它们嗡嗡嘤嘤,济济一堂。夏天的音乐更盛大了。
这些植物名是我后来慢慢知道的,就像我很后来才知道,紫薇原来就是我们说的火把花。火把花是这时节最令人注目的植物了。在我家的自留地边,挨着水沟的地方,就有一大株。平日里是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的,夏天一到,恍惚一夜之间,它忽地开满了一树。红红的粉粉的,蓬蓬勃勃的,火把一样燃烧着。
火把花一开,火把节是真要到来了。
阴历六月二十五这天(不少地方是六月二十四),最怕的就是下雨。可千万别下雨啊!孩子们祈祷着。只要有太阳,总还是要把火把再晒一晒的,也要晒一晒松香。余下的时间,就是等待。时间变得如此磨人,钝刀子割肉一般。夏日漫长,太阳迟迟不落。施甸的太阳落下,要到八点以后了。我们迫不及待,又极力克制着。等堂哥们高举火把出门了,我们这才带上松香,拿出火把,将火把头压低,点着了顶端的松毛。小小的火苗迅速蔓延,竹篾噼噼啪啪烧着了。我们忙举起火把。爸妈喊,放低些放低些,不要烧到房子!只好稍稍放低火把,心有不甘的,昂首朝门外跑。——许多年后,想起这个场景,似乎可以听见一粒火光射进黑夜腹地那剧烈的声响。但只一瞬间,连同我们的呼喊、心跳,全给黑夜吞噬了。
慢慢的,火把才从这浓稠的夜色里挣扎出来。
火把刚刚压低了又忙忙抬起,快烧到房檐了,又慌慌地压低一些。火星迸溅,灼伤黑夜的皮肤;火把碰撞,一个人遇见另一个人。聚在一起的光和热,走出村子奔向旷野。水稻、毛豆、玉米长势正旺,浓墨重彩的绿色湖泊里,蚊声煊赫如雷鸣。蚊子军团朝我们身上撞击,朝火光里冲杀。刺啦刺啦,蚊子的焦味儿刺激着我们的鼻子。野地里不再有易燃的东西,我们放肆地挥舞着火把,火光一圈一圈地纠缠着我们。接连朝火光里扔进一把一把松香粉,轰一声,又轰一声,火焰骤然升高又急速塌缩,黑夜如同粘稠的糖浆,伸缩不尽,绵长久远。星空底下,我们的大呼小叫,呼应着火焰的赫赫欢笑。
“火把火把甩甩,谷子结成拽拽;火把火把甩甩,蚊子虼蚤嘴歪……”
咒语一般念叨着。似乎丰收可期,似乎蚊子真可以被吓退。
汉村在东山脚下,抬头望去,远远近近,村头村尾,东山山寨,西山半腰,一点一点火把连缀着,成一条线,成一片锦,直要烧到天上去。我时常想,这时候爬到山顶朝下望,望见的施甸坝子会是怎样一幅图景?后来看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火烧赤壁,忽然想,哎,就应该是这样的啊!
火把渐渐短了。不得不往家里走,火把头不得不压低了再压低。许多大人站在路边,两眼盯牢我们,谨防我们身体的小小野兽忽然蹿出,高举火把奔向自由……大概是为了进一步拘禁住我们手里的火,大人们才会想出这最后一个节目来。
这是火把节最后的仪式,我们常舍不得把手里剩下的一小截火把投入火堆,但惋惜归惋惜,我们终将孤注一掷,让属于火的终归于火。最后一点儿松香粉扔进火堆后,火堆轰然巨响,四周明如白昼。这最后的火光映照着孩子们的脸也映照着大人们的脸,红彤彤的一张一张脸,面具般浮凸在黑夜的波涛之上。我们知道,最后的时刻来临了,纷纷朝火堆跑去——
跳过火堆,就没灾没病了;
跳过火堆,就快快长大了。
火堆在孩子们的跳跃里渐渐变小,变暗。此刻,星空暗淡,夏夜忧郁,微风不起,万物静止,是要下雨了吗?果然,雷声隐隐,大雨正在奔袭此地的路上,我们匆匆撇下熄灭的火堆逃回家,甚至忘记了回头瞥一眼……翌日醒来,大雨停歇了,我们看到,屋后的空地上,突兀地多了一摊浓黑如梦魇的灰泥。
枇杷树
我家后院不止两棵树,却常被误以为就两棵树:一棵是枇杷树,还有一棵也是枇杷树。众树之中,这两棵最高,高得超过家里的两层瓦屋。它们存在的年代也最久,据说,是在我出生前头几年,爷爷从崖子头亲戚家带回来的小苗。几十年后,爷爷过世了,两棵树已然亭亭如盖;再后来,别的树没了,它们仍然挺立着。东边屋檐边那棵小枇杷树细一些,枝叶收束,结的枇杷多而小;西边屋檐边那棵大枇杷树粗一些,枝叶披散,结的枇杷少却大。“大枇杷树”,“小枇杷树”,家里人一直这么喊它们。我们甚至给两棵枇杷树划分了权属关系,小枇杷树归弟弟,大枇杷树归我。
两棵枇杷树,每年开两次花结两次果。一次“倒花”,六月开花,十月结果,花少果也少;一次“顺花”,冬天开花,次年四五月结果,花多果也多。——是离开云南好多年后,我才发现其中的异样。我们那儿,却是年年如此的,不止枇杷,石榴也这样。
一年四季的大部分时间,我都会爬到树上,如同那位树上的男爵。回想起来,大概只有冬天很少上树吧?冬天里,天蓝得发白,云很少到来。站在树底抬头望,枇杷树的枝桠疏朗许多,巨大树冠的外层,零零星星绽出花来了。枇杷花起初是个毛茸茸、黄褐色的小脑袋,缓缓缓缓张嘴,露出一瓣瓣洁白的小牙齿。枇杷花的呼喊,唤来蜜蜂、土蜂、黄腰蜂和蝴蝶。蜂飞蝶舞,寂静的冬日多了多少热闹。
薄薄的花瓣谢落地上,很快便被高原的阳光收干水分,随风飘散。
小小的青枇杷在枝头探头探脑了。
有多少人吃过青枇杷呢?小时候,我吃的枇杷,大多都是青枇杷。枇杷才有手指头那么大,我就开始上树了。挑大的摘,一个个摘下后捧在手里,毛乎乎的硬錚铮的,擦掉表皮的细毛,咬掉花眼,挤出尚呈白色的核——此时的枇杷核没什么粘液,并不怎么滑。然后蘸了事先调配好的盐和辣椒吃——也是离开云南多年后,我才发现,用水果蘸“盐辣子”吃,在许多人眼里是很怪异的。云南人可不觉得。对许多未熟透的水果,譬如梨、石榴、芒果、梅子、木瓜、李子、葡萄等等,我们都这么干。
端午前后,顺花枇杷成熟。从村外很远处,就能望见,两棵枇杷树犹似两朵黄色的蘑菇云。太阳底下,黄得那么亮眼。热风时时吹来果实成熟的气息了。
啪,一声响,一个枇杷摔落地上。
水泥地面迸开一小片乌暗的水迹,滑溜溜的果核溅出老远,捡起果肉看一看,定是被鸟啄食过的。仰头望去,革质的宽大叶片簇拥着累累果实,阳光透过点点缝隙滤下,尺子画出的一条一条笔直光柱里,浮动着细微的尘埃,是光阴正赶路呢。鸟儿们在枝丫间蹦来跳去,小小的身影乍隐乍现。如今,我能依稀辨识出树上跃动着的有树麻雀、戴胜、黄臀鹎、白颊噪鹛、绿背山雀、黑头金翅雀、暗绿绣眼鸟,还有常被误认为是喜鹊的鹊鸲。小时候,是除了麻雀再不认识其他的——不过,那会儿也没这么多鸟飞到枇杷树上。我们每天上树几趟,哪里还有多少鸟敢飞来呢?
放学回来,书包一扔,鞋子一脱——有时候也不用脱,因为本就没穿鞋,抱住树干就往上爬。三蹬两抓,抓到枝桠后,爬树和爬梯子便没什么两样。我最常爬上去的,自然是大枇杷树。与后沿墙顶平齐处,是树的第一个平台,树干分出南北两枝,朝北的是主干。沿主干稍微朝上,到屋顶平齐处,来到第二平台,几根小枝桠间有个小小的“托盘”,约摸可以放得下一只碗。我也真把碗塞进去过。先拽一捆麻绳上树,找个地方拴扎牢了,放下绳子,绳子底端系上竹篮,篮子里放进碗筷。垂下两条腿,坐了其中一根大枝桠,慢慢把篮子朝上拉,确保一路别碰到磕到。拿到碗后,稳稳当当塞进主干中间的“托盘”。此时的一碗饭,似有了别一番滋味。——当然咯,这是树上没枇杷才干的事,有枇杷时,上树自然都是冲着枇杷去的。
第二平台处,那伸向屋顶的大枝桠,枇杷一串挨着一串,挤挤挨挨的,云朵似的亸到瓦屋顶。瓦片好几年没翻检,靠近枇杷树的几条瓦沟堆满枯叶、细枝、不知哪一年落下的干瘪的枇杷。不知什么鸟衔来一粒种子,竟在这被雨水沤烂的杂物间生出一株凤尾蕨……想要摘那枝桠上的枇杷,须两脚勾住身后的主干,伏下全身贴紧枝桠,伸长了手去够。也试过用勾镰之类的器具,又怕力道不巧,掰折了枝桠;也想过跳到瓦屋顶,也真试过一次,两手握紧枝桠,两脚悬空,朝屋顶踩。只听得哐啷一声,两片瓦碎了,惊出一身冷汗。
要想吃到最大的枇杷,得到更高处的第三平台。
每一年,大枇杷树树梢,总会结出三五个小鸡蛋般的枇杷。它们被我视若珍宝,要用棕皮给包起来,以防鸟雀偷食。每一天,我都要爬上树梢。那时候人小,心里有些怕的,仍硬要往上爬。往上,再往上,最后抱住细弱的主干,揭开棕皮,一二三四五,五个胖娃娃幸福拥抱,五个胖娃娃晒晒太阳。
也有被鸟雀偷食了的,也有被大风吹掉了的,难免要伤心一阵的。每年也总有那么一两个能存到熟透。颜色慢慢变黄,黄里慢慢泛红,红里慢慢浸出成熟的馥郁果香。表皮绷得紧紧的,指甲轻轻一划,立马鲜血淋漓皮开肉绽。终于,时辰到了,我摘下它们,祭了五脏庙。唇齿间回味中,失落不可避免地袭来。
枇杷最繁盛的时光,匆匆过去了。
一个个夏天我想在树上搭一间小屋,屋里看书,吃饭,睡觉;一个个秋天到来了,小屋仍没搭起。无奈之下,有一天我甚至偷偷抱着主干在第一个平台那儿睡了一夜。
云朵越来越高,天气越来越凉,风越来越大。
有时候在第二平台处,有时到第三平台处。抱住那几欲消失在空气里的细弱树梢,没有人发现我,没有鸟雀发现我。
我家住在东山脚下,爬到大枇杷树顶朝西望,无遮无挡,视线在施甸盆地一路飞驰,直到阻于最西边那一脉屏风似的高山。夕阳正在落下。曾经有几年,每年至少一百天我会像这样眺望着夕阳正在落下。往西山落下。往大地深处落下。往白昼的渊薮落下。风呼呼地吹,天气骤冷,满天云朵惊慌逃窜,恍若躲避黑夜的追捕。我抱住那已然消失在空气中的树梢,深觉自身也已消失在古老而又新鲜的夕光里。夕光照耀到好多年后的院子,大枇杷树砍了,小枇杷树没人攀爬了。夕光转眼变成黑白底片。——我也再没看过那样好的落日,倒是常常吃到小鸡蛋般的枇杷。这般大小的枇杷,原是极为平常的。
拾菌子
不记得是几岁开始上山拾菌子的。我们就是这么说的,“拾菌子”,不是“找菌子”。就仿佛,那菌子满山满坡的,只管上山拾到篮子里便是。村里有经验的人,上山拾菌子总是背一只半大的背篓的,也有的是拎一只提篮。无论如何,容器都是竹编的,有缝隙,菌子搁里面后,可以畅快地呼吸。菌子当然会呼吸!只有那种没经验的人,又或者十足懒散的人,才会揣一个塑料袋上山。塑料袋多憋闷啊!菌子装进去,没有不闷出毛病的。我是个志大的人,总要背个背篓的,那期望当然是满篓而归了。当然,不说也知道,这样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很多人是天还没亮就要上山的。我一直想不明白,天還没亮,他们看得清路就不错了,怎么看得清树根下草丛里有没有菌子呢?难道要靠两只手摸过去?可不明白归不明白,村里刚刚升上炊烟,那些人三三两两下山来了,背篓歪歪地背着,顶上覆一些缀着露珠的茅草,茅草稍稍透开一些,底下全是菌子:铜绿色的铜绿菌,橙黄色的旱谷菌,鹅黄色的荞粑粑菌,青白色的青头菌,黑色的黑大脚,暗红色或奶白色的奶浆菌,黄色的圆球的姜疙瘩,杏红色扫帚样的扫帚菌,内圈杏红的喇叭状的喇叭菌,灰色的大的鸡枞,灰色的小的鸡枞花或者小灰老头,皱皱巴巴干枯瘦弱的鸡屁眼菌……菌子在村人眼里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那时候,最高贵的当然是鸡枞,最低贱的则是鸡屁眼菌。虽都与“鸡”有关,待遇却大大不同——好多年后我才知道,城里人哪分得清这个,只消用香油炸了,鸡屁眼菌就可以当做鸡枞售卖了。而我喜欢的菌子呢,当属铜绿菌和旱谷菌,好看,更好吃。
——那些早早上山拾菌子的人,大约不多时便会出现在几公里外的街上吧。
待我上山,不管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菌子,都被人筛了一遍又一遍了。
我总是要吃过早饭才能上山的,又总是和奶奶一起。二十多年前,我十来岁,奶奶七十来岁。七十来岁的奶奶翻山越岭一点儿问题没有。出了家门,走在村道上,奶奶不时停下脚步和人说话。张家长李家短。啊,真是没个尽头哪!我一再催促奶奶,快点儿吧快点儿吧,菌子都被人拾光啦!奶奶挨不住催促,只能匆匆与人话别。可走不多远,又撞见个同龄老太太,不可避免地又聊上了。那时候的我,真是对全村的老太太充满了怨气啊。好不容易到得山里,太阳都快升到最高处了。
阳光耀眼,山林阴郁。鸟叫长一声短一声,忽地停下,山林便愈发阴郁,并且寂静。我只顾睁大眼睛低了头看。地上茅草长长的叶子被磨得锃亮,朝两面倒伏,让出一条条小路来。都不知道有多少双脚从这些路上踩过了。我不甘心,仍用木棍在草丛里扒拉来扒拉去。偶尔看到一朵两朵,也不管大小,都是要尽数收入背篓的。也有时候,扒开草丛,竟然看见七八朵十来朵,那真是要欣喜若狂了。
这么说,拾菌子只要眼睛好,肯扒拉草丛就行?当然没这么简单。拾菌子是有诀窍的。奶奶告诉我,菌子大多长在那些半阴半阳的地方。这还只是一般的诀窍。更大的诀窍在于,你得知道“菌子坛”。顾名思义,“菌子坛”就是菌子聚在一起开会的地方嘛。奶奶是知道不少菌子坛的,也都毫不吝啬地告诉了我。譬如刚上山的大路边,那儿有条下雨才会有水的小沟,沟边的草丛里多生长铜绿菌和黑大脚。因为就在大路边,最容易被人忽视,也就每每让我和奶奶有了不小的收获。还有一处,是在半山腰的一片乱石旁的深沟,沟底常年积水,两侧茅草丛生。十来岁的我到了沟边,顿觉阴风飒飒,是有些害怕的。可那沟边,偏偏生长着成片成片的小灰老头。再有一处,是快到山顶的一处二十来米深的悬崖。奶奶有一双“解放脚”——就是裹了小脚又放开了的,是有些畸形的。所以,奶奶是没法下到崖底的,可奶奶竟然知道,崖底出姜疙瘩。我半信半疑,拽住崖顶露在外面的胡须似的大拇指粗细的松树根,撅了屁股,弓起身子,一步一步朝下挪。崖壁上的红土太松软了,松树根又太滑溜,下了不过三五米,我便两手松脱,滋溜溜地径直滑至崖底了。崖底长满一人多高的茅草,茅草中间有个小水塘,水塘边上,尽是拳头大小的姜疙瘩。我几乎要扑上去了。可恨没带背篓,两只手很快塞满了。抬头望去,奶奶正俯瞰着我,笑意让皱纹都绽开了。我锐声喊奶奶,要她扔下背篓。我听见我的声音撞击悬崖四壁,松软的红土纷纷坠落。
除开能吃的菌子,山里还有很多不能吃的菌子——而且,总是占多数的。比如,“死人头”。那悬崖底下,就不单盛产姜疙瘩,还盛产死人头。和姜黄色的姜疙瘩挺像,死人头圆圆地笃定地扎在地上,颜色却是灰黑的。更大的区别在于,死人头里面是粉状。遇上我们这些孩子,也算是“死人头”倒霉,总要被我们一脚踢去,咕噜噜滚远了,同时腾起一蓬黑烟。还有种“笑菌”,长得有些像鸡枞,据说有一户人家误食了,笑了一整夜没停下。
然而,风水轮流转,也有二十多年前我们以为无用的菌子,后来竟然发达了的,最有名的当属“一掐青”,又叫做“见手青”。看名字就能猜到,这菌子只要损伤了,白色的口子立马会变成青色。看到这诡异的状态,就知道其毒非小了。还有谁敢吃吗?总有人敢的。听一位吃过了中毒的说,中毒后会看到天花板上波涛汹涌,许多小人儿在奔跑。我读大学后,才知道这菌子被许多城里人视为珍宝,比铜绿菌汉谷菌都要金贵。村里人也便跟着宝贝起它们,虽然自己还是不敢尝试,但会拾了卖到街上,专门卖给那些贪馋的城里人。
如今,我是也成了“城里人”的一份子了。
刚到上海读书时,暑假一回家,还能吃到菌子。有一年暑假后返校,从县里上车时,看到做菌子生意的人搁了两大框铜绿菌在大巴顶上。那年月,铜绿菌大概两三块一斤。过了一夜,大巴来到昆明,买菌子的人来了,出价是二十五块一斤。买那么多菌子,当然不可能自己吃,肯定是要到市场上去卖的。那又得卖多少钱一斤呢?那时候我才明白,为什么昆明人买菌子一般不是按斤算,而是按两算。
工作后,暑假没了。菌子是很难吃上了。夏天打电话回云南老家,总和爸妈说起菌子。爸妈知道我的心思,买了不少菌子回来,用油煎了,真空包装了,说是邮寄到上海。几天后,我便收到个奇怪的包裹,圆滚滚的,活似快要撑破肚皮的母猪,剖开来,十几个塞满菌子的塑料袋则是十几只滚圆的吱吱叫的小猪。为了安慰爸妈,我告诉他们,只有几袋坏了,大部分还能吃,不,是好吃着呢!再说,上海也是有菌子的,以后不要再给我寄了。
上海有的其实不是菌子,而是蘑菇。蘑菇和菌子是不一样的。
菌子会一直生长到秋天。中秋节那天,大概已经吃不到菌子了吧?
责任编辑:易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