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插图的创新运用
2018-07-20陈巧亮
陈巧亮
[摘要]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发达,这与文本插图表达形式相契合。教师要注重整合文本插图信息资源,展开多元教学设计,从不同视角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和鉴赏文本插图,积极发挥想象,充分展开演绎,促使学生在文本插图学习中形成重要的阅读学习体验。在具体操作中,教师不妨借助网络等信息媒体,搜集更多的文本插图资源,为学生的阅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更好地服务于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插图;创新运用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文本插图有特殊的情结,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利用插图资源,从不同维度展开阅读鉴赏,调动学生的阅读情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激活学生的阅读想象。文本插图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灵动性、开放性等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精选插图教学方法,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插图的故事情境之中,成功启动学生的阅读思维。
一、整合插图资源,调动学生阅读情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插图信息,这无疑是最直接的文本插图资源。教师要对课文插图展开深度解析,找出助力阅读学习的教学设计起点,以提升阅读教学的丰富性。教辅材料上也有一些文本插图信息,教师不妨发动学生提供插图信息,这也是文本插图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为确保文本插图的丰富性、典型性,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搜集一些插图信息,将其巧妙植入到电子课件之中,以供学生观察赏析,为阅读学习服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文《平分生命》中有一幅插图,教师可以结合插图展开教学活动:“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并对每一个人物的动作、表情作分析,说说他们有什么样的心理和情感表达。”学生大多事先都阅读过文本,自然对基本情节有一定了解,在观察插图时都能够联系故事情节展开分析。由于观察的视角不同,得出的观察结论也不尽相同。有学生说:“这个插图共有三个人物,最中间的是一个男孩,他伸出了裸露的胳膊,看样子是要求医生为其输血。他身后病床上躺着一个小姑娘,正在挂吊瓶。在小男生的前面,有一位慈祥的医生,手里拿着针管,看样子是要给小男生输血。”也有学生说:“从三个人物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小男孩表情是比较坚决的,医生表情是非常欣慰的,小女孩表情是比较安详的。”为了让学生有更丰富的认知,教师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电子课件,里面有不少表达爱心和奉献的图片,学生观看后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了。
教师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展开观赏活动,并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图片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对文本插图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文本故事也多了一些真切的体验。
二、引导插图观赏,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小学生对文本插图有特殊的观赏兴趣,但大多数学生注重的是插图的表象特征,观察插图时缺少精细意识,观察点也不是很合理,这势必会降低插图的助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观赏指导,为学生提供观赏视角、观赏点,从插图细节入手感受插图的表达意象。文本插图是直观艺术,为了让学生看出“门道”,教师需要作出一些示范展示,提升学生观赏插图的技巧。
例如,在学习《捞铁牛》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结合课文插图展开阅读观赏活动,并给出一些提示:认真观察插图,看插图中都涉及到哪些人物和物品?插图中有三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这个和尚是如何给出捞铁牛的计策的?通过观看插图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吗?观察任务下达之后,学生纷纷展开观察讨论。有学生说:这幅插图画了三个人物,一个是和尚,另外两个是船工,这两个船工正在用绳索固定两只船的木架子。船上装满沙土,河水很大。也有学生说:这是打捞铁牛的场面,虽然铁牛在水底看不清楚,但从船上也能够感受到,打捞铁牛的气氛是很紧张的。一个长胡子的老和尚,正指挥两个船工在操作。船上都是沙子,船工正在固定架子,这些绳索的下端肯定是绑住了铁牛……教师要适时参与到学生讨论活动中,对学生表现给出一些评价和引导。
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然后对插图进行详细解读,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这个教学设计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学生通过对插图画面的人物和物品进行观察辨认,对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解读,自然对文本故事情节了然于心,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阅读梳理,为进一步阅读学习奠定基础。
三、运用插图演绎,提升学生阅读品质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插图资源,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到文本核心内容之中,充分感受文本的内涵。学生对课堂演绎情有独钟,教师应引导学生分角色诵读文本、进行情境再现、展示课本剧等,有效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插图具有直观性,为课堂演绎提供了重要范本,教师可以以插图为依据,引导学生展开课堂演绎,学生有了学习模仿的榜样,自然会提升课堂演绎的质量。
例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对大自然的语言进行个性理解:这篇课文的插图最为丰富,不仅画了很多小朋友观察大自然的画面,还展示了很多大自然的物象。请发挥你的想象力,选择一个自然物象,用形体动作和语言,展示大自然的语言。学生听到要现场演绎物象,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过一番准备,学生开始展示个性形象。有学生模仿白云在空中漂浮的模样:“我是飞在空中的白云,看我洁白的身影,你会知道,明天肯定还是一个好天气。”也有学生模仿大树:“我是一棵上了年纪的老槐树,这大风也太暴力了,居然把我的头发都吹折了。这满地的枯枝落叶,都说明一个问题——我老了。”之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评价活动,对同学的表现给出客观分析。教师让学生选择自然物象展开演绎活动,因为没有特殊要求,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课堂学习气氛异常活跃。
四、发起插图创作,激活学生阅读想象
基于学生对文本插图有特殊的情感,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主动观赏文本插图,还要引导学生演绎文本插图、想象文本插图,甚至是发动学生创作文本插图,将插图阅读教学进行到底。小学生大多有“涂鸦”的习惯,课本上处处可以见到学生的“涂鸦”作品。教师如果能够结合文本内容,让学生创作一些插图作品,学生一定会积极响应。让学生创作插图,这无疑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对阅读教学带来的强力冲击是可以想见的。如何做出课堂调整,如何进行科学引导,需要教师作出更多考量。
例如,《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特殊的训练任务: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人人知晓,但课文插图只是画了大禹一个人物,背后的物象也不够丰富,难以表达文本内涵。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课文重新创作一幅插图,还可以增加一些文字内容,看谁的设计更为精巧和贴切。学生听说要亲自创作插图,都很高兴。经过一番讨论,学生逐渐达成学习共识,于是开始设计插图。成果展示时,教师将学生的个性插图和文字投放到大屏幕上,从中筛选出十幅插图,让这些插图的作者展示创作经历和体会。有学生说:我这幅插图配上了文字,主要想表现大禹治水的方法,就是要靠疏导的形式,将洪水顺利引导下泻,进入到大海。所以,我在大禹身后,设计了大海的背景。也有学生介绍:大禹治水受到人们的拥戴,我想表达一个热烈的场面,很多百姓都为大禹治水的队伍提供一些粮食、物品,表达感激心情。这个场面需要很多人,我利用比较模糊的处理手段,渲染一个多人的场面……教师让学生重新为文本配上插图,并讲述创作经过,这个设计是比较有创意的。学生通过介绍,不仅梳理了学习思维,也给其他学生带来一些启迪。
文本插图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教师要全面整合插圖资源信息,引导学生从插图观赏的视角展开阅读体验,以形成更为丰满的阅读认知。教材插图是重要的文本插图教学资源,教辅材料上也有一些插图可以利用,从网络上也能够搜集一些插图信息。插图资源充裕,能够为学生提供阅读支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巧婷.小学语文插图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语文天地,2015,(06).
[2]周丽娟.挖掘插图魅力,关注语文生长[J].华夏教师,2016(09).
[3]范小丽.插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初探[J].江西教育,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