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儿童阅读现状调查与阅读推广策略探析*

2018-07-20罗冰雪

图书馆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图书馆儿童

陆 俊 邓 祎 罗冰雪 朱 翊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图书馆 长沙 410205;2.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长沙 410205)

1 研究背景和目标

1.1 研究背景

农村儿童是社会中特殊的弱势群体,阅读与其成长相生相伴,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理念下,他们的阅读现状和阅读权利应该得到社会高度关注。当下城乡儿童阅读资源极其不均衡,很多农村儿童阅读范围狭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儿童阅读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阅读能力和水平得不到提高。多年来,围绕农村儿童阅读,各类阅读机构虽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改善其阅读状况提供了支持与服务,但就目前来看,如何破解农村儿童阅读的实际困境仍是亟需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农村儿童的阅读状况如何?对图书馆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如何?对图书馆有哪些期待?探索农村儿童阅读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其根本要义在于解决农村儿童的阅读问题,帮助他们在阅读中成长,助力全民阅读,为此,我们开展了农村儿童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

1.2 研究目标

了解农村儿童阅读的基本特征,揭示其阅读目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书籍来源等相关情况;了解农村儿童利用图书馆的情况以及对图书馆的整体认知;了解农村儿童对图书馆阅读服务的评价;为图书馆有效开展农村儿童阅读服务提供参考。

2 调查对象和方法

2.1 调查对象的界定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对儿童的界定是:“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1]。本文“儿童”这一概念采用此界定。选取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免费师范生一年级新生为调研对象,从制度设计上看,初招六年制本科培养,实行的是完全免费教育,没有高考竞争压力,有稳定的就业保障,对一些经济条件不够好、社会资本相对不足的农村家庭有较大吸引力。初招六年制本科生源来自湖南省各市州,了解其初中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湖南省农村儿童初中阶段的整体阅读状况。

2.2 调查与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方法是以班级为单位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当面发放、当面填写、当面回收,确保回收率。调查小组于2016年9月进行预调查,正式调查时间为2017年3月至4月,共发放问卷517份,收回问卷517份,其中有效问卷486份,有效回收率为94%。调查问卷核心内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阅读目的、阅读时间、阅读数量、阅读内容等阅读情况;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评价等方面。

运用专业统计分析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首先检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利用Cronbach’s α系数进行信度检验,此系数越高代表信度越好,一般在0.7以上被认为可信度较高,可以用于施测,本研究所发放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801(见表1),表明该问卷的信度水平较高;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主要采用因子旋转法,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数据的KMO 值为 0.717,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著(p<0.001),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见表2)。后期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和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来检验考察题目之间的关联程度,即用相关系数来表示。检验的标准是当估计值的sig.值小于0.05或小于0.01,则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已达到显著水平,即两个变量间有显著的相关;若估计值sig.值大于或等于所界定的值,则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即两个变量间没有相关。当两个变量相关时,r系数值越接近1,就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越强,r系数值的正负则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关联的方向[2]。

表1 问卷的信度(N=486)

表2 问卷的效度(N=486)

3 农村儿童阅读现状调查

3.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

表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受访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涉及性别、地域、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等(见表3)。数据显示,本次调查的学生性别以女生居多(74.9%),与师范类院校女生普遍多于男生的实情相符;仅占总人数16%的学生来自于湘东地区,与湘东地区经济较发达,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初招六年制本科免费师范教育对他们缺乏吸引力有关;就读中学的性质对引导、培养学生阅读存在某种程度的影响;学生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学生阅读状况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社会地位决定学生获取阅读资源的机会,经济收入水平决定学生获取阅读资源的物质条件(包括获取渠道、途径、工具、手段等),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决定学生的阅读素养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学生群体家庭处于社会地位低、经济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的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10 000元者(2016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930元[3]),在受访学生群体中占比达70.4%;父母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毕业、中专或高中毕业,大学以上和小学学历的父母人数比例均不到三成。

3.2 被调查对象的阅读状况

3.2.1 阅读目的与阅读内容

表4 学生课外阅读内容(N=486)

如表4所示,受访学生的阅读需求总体上主要集中在小说、文学著作、动漫/幽默等课外读物上,为了升学考试而大量阅读教辅资料的占比偏低,说明其课外阅读功利性不强,他们从阅读中可以获得较为愉快的体验,并且把阅读看作是一种必要的精神生活。进一步考察学生对电子阅读资源的需求度:如果给书配上点读笔或二维码,可以享受更多配套电子资源,学生整体表现一般(见图1)。学生课外阅读动机调查显示,完全出于兴趣爱好、扩大知识面、提升自我能力分别占比73.0%、69.8%、51.2%,与学生的阅读需求基本吻合。

图1 对点读笔或二维码的需求

考察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学生选择课外阅读内容的影响,可见表5:①选择小说、教辅资料的学生,女生显著多于男生;②选择动漫/幽默的学生,住校的显著多于和父母一起居住的;③选择文学名著的学生,母亲是中专或高中学历的显著多于母亲是小学学历的。

表5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学生选择课外阅读内容的影响

3.2.2 阅读书籍来源

自己购买(80.2%)是第一来源;其次是同学借阅(68.7%);其他途径依次为:网上或电子书(44.2%)、图书馆借阅(34.4%)、书店租书(6.4%)。图2可以看到,图书馆在受访学生的阅读生活中占比不高,这与当前农村中小学普遍不重视图书馆的管理与利用以及农村公共阅读设施建设整体滞后有关。

图2 阅读书籍的来源

3.2.3 阅读时间及数量

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时间30分钟以内的占比47.7%,30分钟到1小时之间的为35.6%,八成多受访学生平均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在一小时以内,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调查中发现(见表6):①阅读的时间花费男生显著多于女生;②父母受教育程度与阅读时间存在正相关性,即父母学历水平越高,其子女阅读的时间也越多。

表6 阅读时间与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关联

关于阅读数量,数据显示,受访学生一学期的课外阅读量主要集中在1~5本,占总样本的58.2%,仅2.5%的学生一学期没有阅读任何书籍。阅读量大的占比也较少,其中一学期阅读量6~10本的占比23.3%,11~15本占比6.2%,15本以上占比9.9%。从影响阅读的相关因素来看(见表7):①阅读数量与阅读时间呈正相关,即阅读时间越长,阅读量越大;②和阅读时间的统计结果一样,男生无论在阅读时间还是阅读数量上都显著多于女生。

表7 阅读数量和性别和阅读时间的相关

3.2.4 阅读方式及媒介

人的信息接收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这两种方式进行,随着知识、信息获取方式的多元化,新兴数字化媒介不断冲击着传统纸质报刊书籍,使得人们的阅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阅读方式的调查显示,78.9%的学生选择视觉(看书)方式,仅1.9%的学生选择听觉(听书)阅读;如果是内容相同的书,超八成学生更愿意选择纸质书籍(见表8),这说明一方面与人们长期形成的阅读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与农村社会环境相对封闭,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领悟能力不高有关,多媒体展示的阅读资源对农村孩子来说不具备太多吸引力。

表8 阅读方式及媒介

3.2.5 不阅读的原因

从图3中可以看到,受访学生平时不阅读主要是因为作业或农活太多(51.9%)、不知道应该阅读什么书籍(50.8%)、缺少课外阅读的氛围(47.1%)。其他不阅读的原因依次为:课外书籍太少(36.6%)、没有课外阅读场所(18.5%)、不喜欢课外阅读(15.4%)、父母或老师不支持(12.3%)。

图3 不阅读的原因

3.2.6 对阅读的态度

对受访学生阅读态度的调查,主要从其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进行(见表9),学生的态度显著高于中立态度,说明学生普遍认为“课外阅读对其自身而言是重要的”这一观点持赞同的态度。

表9 对阅读的态度

考察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阅读态度的影响,发现(见表10):①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认为阅读更重要;②重点中学学生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学生,认为阅读更重要;③父母学历越高的学生越赞同阅读的重要性。

表10 阅读态度在性别、就读中学、父母受教育程度上的关联(M±SD)

在阅读认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认为阅读更重要,但在阅读时间和阅读数量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阅读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探究其原因与他们阅读完成后的习惯有关,选择与家长讨论书中内容或问题的占比76.7%,选择自己写读书笔记与心得的占比72.8%,选择与朋友交流心得的占比14.8%。统计结果显示,在与朋友交流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女生会花更多的时间和朋友交流读书心得(见表11),由此出现阅读认知与阅读行为不统一的情况。

表11 在与朋友交流上的男女差异

3.3 被调查对象对图书馆的利用情况

3.3.1 图书馆利用情况

调查课外阅读的场所,从图4可看出,选择家里作为阅读场所的高达84.4%,选择教室占比71.4%;其他依次为:书店(35.4%)、图书馆(22%)、农家书屋(7.4%),说明农家书屋、学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阅读场所,没有受到学生的喜爱与重视。在了解他们利用图书馆进行哪些活动时,68.7%选择查阅资料,50.6%选择借书、光盘,14.8%选择电子阅览与上网。可以看出,受访学生以查阅、借阅图书资料等传统服务项目为主,只有少数学生选择在图书馆内进行电子阅览与上网,说明农村中小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缺乏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电子资源的条件。

图4 课外阅读场所

3.3.2 影响利用图书馆借阅的原因

调查影响他们利用图书馆借阅的原因,从图5可以看出,“没有吸引力,想看的书不一定有”(53.31%)成为影响受访学生选择图书馆借阅书籍的主要原因,学业任务重(52.11%)、开放时间与上课时间冲突(50.9%)、藏书陈旧、种类数量少、不能获取所需(41.87%)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

图5 影响利用图书馆借阅的原因

虽然图书馆可供借阅的书籍涵盖文学名著(94.9%)、小说(80.4%)、艺术(70.8%)、教辅资料(70.2%)、休闲生活(68.1%)、动漫/幽默(64.5%)等种类,但仍然不能较好满足受访学生的要求,其原因在于图书馆更新书刊并不及时,从表12可看出,图书馆更新图书越及时就越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表12 图书需求满足与图书更新情况的关联

3.3.3 对图书馆的认知

针对所在学校设有图书馆的受访学生,调查其对图书馆的认知,主要从图书馆对其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来判断(见表13),说明他们对于“图书馆对于你进行课外阅读来说是重要的”这一观点普遍持比较赞同的态度。仍有三成多的受访学生表示所在学校未设有或不清楚是否设有图书馆,说明图书馆在中小学校的发展与建设仍不尽如人意。

表13 对图书馆的认知

表14 对图书馆的认知在阅读态度上的比较

研究进一步发现(见表14),受访学生对图书馆的认知与阅读态度之间存在关联,即对阅读持中立态度的学生对图书馆的认知显著低于其他学生。对阅读持支持或不支持态度的学生普遍肯定图书馆的重要性,即使是对阅读不感兴趣的学生都认为图书馆很重要。持中立态度的学生认为图书馆可有可无,这可能与这类学生认为有无图书馆对其阅读没有实质性影响有关。

3.3.4 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评价

从图书馆方面看,受访学生所在中学图书馆定期组织读书活动的次数偏少(见图6)。

图6 图书馆定期组织读书活动的情况

发放资料(56.1%)、组建读书兴趣小组(48.4%)、阅读指导(46.5%)是图书馆经常采用的读书活动形式,其他依次为:各类读书比赛和表演(37.4%)、读书报告会(26.4%)、专家指导课(7.1%)。从学生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评价来看,在读书活动期间,超半成学生认为其课外阅读量比平时增多,他们认为图书馆开展的读书活动,能够帮助其扩大知识面(83.2%)、更有目的地进行自我课外阅读(60%)、锻炼能力(35.5%)以及结交朋友(23.2%)。正因为从阅读推广活动中收获颇多,86.1%的学生希望图书馆多多开展读书活动。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对此持反对意见,“参与人数少”(62.3%)是主要因素,活动毫无新意(48.8%)、影响学习(31.0%)、能力得不到锻炼(29.8%)也是部分学生不希望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比较重要的因素。针对受访学生的需求,调查他们希望从图书馆获得哪些课外阅读指导,73.3%的受访学生希望图书馆激发其阅读兴趣、63.4%希望图书馆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帮助培养阅读习惯(55.1%)、指导课外阅读方法(48.6%)(见图7)。

图7 希望从图书馆获得的课外阅读指导

4 面向农村儿童的阅读推广策略

4.1 加强农村学校图书馆阅读设施建设

调研显示,学校图书馆所藏书籍缺乏吸引力,更新不及时使得农村儿童对图书馆的利用率整体偏低。对于农村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各级政府部门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文献资源购置费应纳入地方财政年度预算。同时,加强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多方争取其他经费来源,多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采购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逐步建立一个合理、有效、多元的藏书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儿童的阅读需求。此外,当前网络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网络已走入千家万户,中小学校园网也相继建立,数字化图书馆逐渐成为现实。城市学校图书馆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受益者,已基本实现图书馆的计算机化管理。从调研来看,农村学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缺乏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电子资源的条件。政府部门应以农村信息化为契机,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保障,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辅以倾斜性政策扶持广大农村地区,通过有效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村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地建设电子阅览室及计算机教室,改善当前农村学校电子阅读设施普遍短缺的现状;公共图书馆也应担负起责任,可与农村学校图书馆合作建设电子阅览室,并指导其完成数字化升级,在此基础上实现全方位的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拓宽农村儿童获取阅读资源的途径,积极引导农村儿童有效利用网络,为农村儿童阅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和维护其基本阅读权益。

4.2 加强与公共图书馆广泛合作

从调研来看,农村学校图书馆尚未在阅读资源、阅读指导等方面给予农村儿童足够的阅读支持,应积极联合公共图书馆,推动多元合作,共同服务农村儿童阅读推广。一是参与指导学校图书馆建设。帮助农村学校图书馆升级改造阅读环境,打造适合不同学龄儿童的公共阅读空间,基于当地农村儿童阅读需求,提供阅读资源支持,同时,定期组织同一地区的学校图书馆开展图书轮换活动,以盘活资源,提高阅读资源利用率;指导学生组建阅读兴趣小组,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利用同龄之间更易交流并相互影响的特点,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积极推动学校阅读指导课程的开设,组织制作课程指南,该指南可包含阅读内容选择、阅读方法指导、阅读计划制定、图书馆利用等内容,编制导读书目,有针对性地推送书目信息,扩充其课外知识面。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的指导,全方位提升农村儿童的阅读能力。

二是参与拓展阅读推广活动方式。考虑到学生作业任务重的实情,应充分利用其闲暇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以主题活动带动阅读服务的展开。组织以征文、朗诵、绘画等为主要形式的趣味读书活动,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体悟阅读的乐趣;利用世界读书日、儿童节等节日,组织好书推荐、捐书助读、经典诵读、经典影片欣赏等跨学校的大型读书活动,为不同学校的农村儿童提供增进友谊、交流学习的机会;还可以设立专门的“读书周(月)”,在此期间,公共图书馆可根据农村儿童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专业的阅读指导。同时,开放馆内各类数据库,通过整合现有的儿童阅读推广网站资源(如红泥巴读书俱乐部、蓝袋鼠亲子文化网等),推荐并指导他们获取网络阅读资源[3]。

4.3 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培育功能

调研显示,与谁一起生活、母亲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儿童阅读内容的选择,同时,父母学历水平越高,其子女阅读的时间越多,也愈加肯定阅读的重要性,说明家庭在农村儿童阅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农村地区儿童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孩子的关注集中在吃饱穿暖上,并不清楚每个阶段孩子的阅读需求以及如何引导,对他们的阅读支持可谓少之又少,将亲子共读的理念融入农村家庭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深入农村儿童家庭,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派发宣传手册,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阅读活动等内容,让儿童家长认同并支持、监督孩子的阅读活动。另一方面,搭建农村儿童与家长学习、交流的平台,鼓励家长参与其中,如开辟“亲子阅读区”、举办“家庭故事会”“好书分享会”等系列亲子阅读活动、定期分享优秀绘本等等,同时,为有条件的家庭提供亲子阅读指导,调动家长参与亲子阅读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学校是孩子们接受教育、参与阅读活动的重要场所,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课外阅读明显不及考试成绩重要,短期内阅读对于成绩的提升没有明显效果,使得学校老师在农村儿童课外阅读指导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加大宣传,让他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转变唯分数论的固有观念,积极参与到农村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来。

(来稿时间:2017年10月)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图书馆儿童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图书馆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浅谈课外阅读的策略
去图书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