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克思自然观的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探究

2018-07-19曹丽丽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马克思文明

曹丽丽

摘要:早在19世纪,马克思在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生态危机初步显现的形势下提出了生态自然观,以辩证与实践的自然观为基本认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对于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的生态问题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党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主要建设者、接班人、时代潮流的引领者,要牢固树立生态意识,责无旁贷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关键字:马克思生态观;生态意识;生态情怀;生态道德教育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再次被写入报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基本方略。马克思在诸多著作中对生态问题进行了关注和解释,马克思的生自然观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中内涵日臻完善、丰富。建设生态文明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主力军,其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素养如何,必然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自然观思想一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熠熠生辉:“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于缓解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自然观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不仅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更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更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遵循根本、增加了前进动力、指明了理论方向。

马克思生态观是在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生态危机初步凸显的形势下提出的。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构成了马克思生态观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马克思系统分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解”这一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对于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要求,然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愈演愈烈,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马克思在19世纪就曾提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在当前世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我国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念,又在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高度,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首次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日渐完善并趋于系统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新发展的重要体现。

生态文明是马克思自然观的题中之意,更是马克思自然观中国化的新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自然观,因为马克思自然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永续不竭的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自然观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共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则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建设生态文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才能最终实现全人类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共进、协同发展,而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各种物质保障。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发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而这也正是马克思自然观的重要内容和当代价值归旨。

二、开展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生态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和民族的生态道德素养,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一批具备良好生态意识的新时代大学生,让他们成为生态文明的支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当前,大学生关注生态问题往往是通过网络、新媒体等媒介,高等教育在这方面严重缺位。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大学生树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形成科学的生态意识。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培养他们如何正确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地将生态意识外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注入生机,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态意识,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在营造生态校园的基础上,对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示范作用,传播生态文化,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这对于缓解当前社会的生态危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把生态意识的养成放在大学生基本素质构成的重要位置。

三、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培育大学生生态情怀。

高等教育要适应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必须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其中最为迫切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情怀培养,改变学生生态情怀缺失、生态理想追求模糊、生态认知狭隘、生态消费观念错位、生态道德意识淡漠的现状。高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传播先进的生态文化,唤醒、培育学生的生态情怀,增强他们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和遏制生态恶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生态学内容。为此,可考虑开设《生态学概论》《生态法学》《生态保护与人类生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美学》等课程,同时,通过渗透式教学,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融入生态教育的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系统地安排生态教育的内容,举办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座,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思维和实践能力,增强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生态认知水平与能力。

其次,要打造健康的校园生态文明环境,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的氛围。可以通过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融入学校的日常管理與生活;广泛开展宣传,将师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为媒介大力宣传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开通生态保护相关领域的官方微博和微信,为师生及时提供有关生态与环境的实时讯息。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教育属于一种全新的德育观和德育范畴,是在横向对比、纵向摒弃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以一种更为开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类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最终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强调人对人的社会行为和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都要受到伦理的评价,要正确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界的位置。生态道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养成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一种衡量,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并形成与此相适应的道德文明观,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成为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高校要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范畴。一方面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规范的、科学的生态道德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各专业教学,将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向学生系统地、有针对性地传授,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规范他们的行为。

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社会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这是生态道德教育取得效果的重要保证;还要在社会上普及生态道德教育,形成社会正能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建立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

编辑/岳凤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马克思文明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