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朝鲜拥核战略的地缘政治效应及中国应对

2018-07-19武星

东疆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东北亚地区朝核问题美韩

[摘要]金正恩执政后,朝鲜实现事实拥核,打破了半岛无核化局面,继而坚持拥核战略。在朝鲜屡次核试验后半岛核问题转向白热化。朝鲜的拥核战略使得半岛内部暗流涌动,加剧了东北亚地区安全紧张局势,导致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失衡。中国是朝核问题的最大受害者,作为地区大国,需以国家利益为本,借用自身优势争取朝核问题的主动权,扭转中国在朝核问题中的被动局面,从多维度做出对外政策调整。

[关键词]朝鲜核试验;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

[中图分类号]D8152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8)02-0041-06

[收稿日期]2018-01-13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朝鲜拥核战略对吉林省边疆安全的影响及应对研究》,项目编号:2017BS53;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吉林省边疆地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H17056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朝鲜半岛核战略和半岛安全环境与中国的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6BGJ035。

[作者简介]武星,女,通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东北亚国际关系。(通化134002)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承袭其父金正日的“先军政治”思想,在任六年内进行了四次核试验,对东北亚地区产生的地缘政治“震动”效果已远超金正日时代。金正恩从最初稳固政权树威立望,到拥核自重探寻朝鲜发展路径,不顾国际舆论谴责,强忍国际社会制裁,坚持拥核战略,挑战国际核秩序,实现了朝鲜从事实拥核到提升核武器技术水平的目标。随着朝核危机的发展,地区安全起伏不定,朝鲜拥核引发的地缘政治变局已从半岛内部向东北亚各国延伸。朝鲜屡次核试验后,半岛内部发生怎样变化?大国介入展开博弈,东北亚地区安全紧张局势加剧,地缘格局的平衡是否已破?中国置身其中,对外政策面临考验,如何化解?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我们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梳理和思考,将“新时期”界定在金正恩执政后,认为金正恩上任后朝鲜坚持拥核,中国被动应对朝核问题使自身成为最大受害者。因此,中国需及时做出对外政策调整,借用自身优势争取主动权,扭转中国在朝核问题中的被动局面。

一、 朝鲜频繁核试验引发半岛内部变数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执政期间,朝鲜频繁进行核试验,每次核试验后均会引发东北亚地缘政治震荡。朝核危機令地区国家纷纷卷入日渐升级的安全旋涡。其中,朝鲜半岛内部关系变化最为剧烈,即朝韩关系剧烈变化,颠覆了半岛和平统一的蓝图。我们根据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在核试验后做出的反应,将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执政后的朝韩关系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朝韩角力却不失“合”。(金正恩上台至朝鲜第四次核试验之前)

2011年12月金正恩继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次年5月朝鲜将拥核写入宪法,明确了在金正恩领导体制下,拥核将作为执政路线,预示拥核成为朝鲜外交的重要筹码。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标志朝鲜成为事实拥核国家,随即朝鲜半岛核问题再度成为南北双方角力的焦点。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当日召开紧急安保会议,宣布韩军方正式进入应对朝核试验的紧急状态,表示“将与国际社会共同以强硬的态度应对朝鲜核试验”。[1]从朝韩双方的表现上看,朝鲜第三次核试验使朝韩关系陷入危机,但两国角逐多停留在外交言论层面,未做出强势举动。朴槿惠上任后,韩国对朝提出“朝鲜半岛信任进程”政策,即实现开城工业园区正常化、重启金刚山旅游和南北离散家属团聚,试图弥合与朝关系。然而韩国政府强调的“信任”是以“朝鲜必须遵守与韩国及国际社会的承诺”为前提的,否则朝鲜将付出“确实的代价”。[2](97)可见,朝韩虽拓展合作空间、增加交流机会,但保障国防安全是朴槿惠政府对朝政策的首要考量,是韩国对朝做出“信任”之前已明确划定的“警戒线”。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时期朝方试探性推进,韩方处理灵活,南北关系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

第二阶段:朝韩关系颠覆性变局。(朝鲜第四至第五次核试验期间)

2016年1月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随即韩国对朝政策凸显强硬,然而朝鲜方面并未收手,2016年2月再次发射“光明星”号远程导弹,以示震慑。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加重了半岛上空的凝重氛围。随即韩方中断开城工业区运转,限制朝方人员进入开城工业园区的韩国工厂,宣布韩方员工撤离开城。对于朝韩而言,开城工业园区不仅具有经济利益,同时也是维系南北双方合作交流的平台,兼具经济、政治、外交等多维价值。即便是在朝鲜半岛危机频发的时刻,韩国政府都没有下决心关闭园区,足见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对南北关系的冲击程度。在朝鲜看来,韩国决意撤离开城工业园区的做法等同于对朝“宣战”。而后,朴槿惠政府对朝鲜推进的“韩半岛信任进程”政策基本上被废弃,这也意味着首尔开始全面关闭韩朝接触和对话的大门,转而对朝采取全面对抗政策。

第三阶段:朝韩关系几近决裂。(朝鲜实施第五次核试验至今)

2016年9月朝鲜进行第五次核试验,距离上次试验仅8个月时间。2017年9月朝鲜不顾国际压力,进行第六次核试验,试验频繁程度罕见,核爆当量高达28万吨,引发6.3级地震。朝鲜屡次核试验令东北亚国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恐慌与忧虑,其中韩国表现最为明显,韩方认为朝鲜“不断发起核导挑衅,致韩朝关系陷入无法挽回的局面”。[3]韩国政府多次声明朝鲜核试验将加速朝鲜的“自我毁灭”,韩对朝态度进而愈发强硬。从韩国新任总统文在寅2017年5月上任至9月15日,朝鲜进行了10次导弹试射和1次核试验。朝鲜在第六次核试验后,韩国随即做出向联合国安理会拟请制裁朝鲜决议,举行实施军事应对朝鲜的韩美参议长紧急会议,向星州基地运入4辆“萨德”拦截弹发射车等一系列举措。而韩国方面未能实现与朝正面对话,重启联络渠道,朝韩关系在朝核试验与美韩强化军事同盟的态势下,对峙局面更显剑拔弩张。

金正恩执政后朝鲜进入2018年之后,朝鲜双方的关系虽有所缓和,但是,朝核以及“萨德”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激化。屡次核试验,导致半岛内部矛盾暗流涌动。而朝韩关系发生颠覆性变化主要源自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历史因素。朝鲜半岛对峙是冷战遗留的产物,南北双方虽属同根同源,但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朝韩均存有实现民族统一、收编对方的意图。二是美韩军事同盟及相关措施。天安舰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后,美韩强化军事同盟,在东北亚地区频频开展军事演习,给半岛对抗埋下隐患。三是金正恩执政的朝鲜拥核进程提速,对尚未拥有战略核武器的韩国构成了直接威胁。

二、 朝鲜半岛核危机加剧东北亚地区安全紧张局势朝鲜实现事实拥核,打破了半岛无核化的局面,使朝核问题再度成为地区安全的焦点。2017年,朝鲜进行了第六次核试验,特朗普执政后的美国政府强势介入,强化同盟军事部署,加强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扩大美韩、美日同盟军演规模,拉开美日韩三边合作阵仗,拓展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纵深,朝鲜半岛对峙局势陷入恶性循环。东北亚地区本是大国折冲汇聚之地,朝鲜核试验致半岛危机螺旋式升级,对中国形成战略挤压之势,破坏了东北亚和平稳定环境,加剧了地区安全紧张局势。

(一)强化以美国为轴心的三边结盟迹象凸显

美国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东亚安全的威胁来自于朝鲜核问题和中国崛起的挑战”。[4]金正恩执政后的朝鲜拥核战略正中美国“再平衡”下怀,核试验不断升级为美国挺进东北亚提供了口实。在安全领域,朝鲜首先打破了半岛无核化局面,导致美日韩以朝鲜核危机为由在中国周边进行战略布局。特别是美韩借重朝鲜进行第六次核试,接连向韩调派战略武器,增加联合军事行动规模,频繁刺激朝鲜,进而加剧了东北亚地区安全紧张局势。2017年3-4月,美韩举行了有史以来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联合军演。此次演习美国对韩运用探测、扰乱、摧毁、防御“4D”作战概念,部署军力罕见,扬言出动“里根”号、“卡尔·文森”号和“尼米兹”号三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对朝鲜施压,美韩通过反复释放警告信号,开展大规模军演,彰显严惩朝鲜挑衅的坚定决心。美国以朝核问题为由,对华态度变化明显,其中,美国学界认为“中国对朝核问题无解”,[5]其政界对中国在朝核问题的乐观情绪渐渐消退。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随即有了转变,先后做出对台军售,派遣“斯特西姆”号导弹舰靠近中国南海,频频做出挑衅中国政治与军事的行为。

同时,韩日试图借重美国同盟体系,压制朝鲜核武器发展,牵制中国经济崛起带来的地缘政治压力。美日韩拥有共同的战略目标,韩日能为美国提供数量、实力可观的军事基地,美国可利用盟国的地缘战略优势,发挥美军战略布局效能。在美国的扶持下,韩日可在短期内拥有高端技术与核能力,具备遏制朝鲜核武器和平衡中国崛起的实力。在朝核问题升温期间,日本表现异常活跃,期望利用东北亚地区安全态势,使其军事得以松绑,逆袭成为正常国家。美国一旦为日本军事松绑,美军与日本自卫队的合作范围就可从目前应对“周边事态”扩大至“全球范围”,美国即可发挥同盟战略资源优势,减少美国对外政策的战略成本。届时,美国可与日本密切合作,扩大地区“盟友+伙伴”的合作范围,在盟国增设雷达和导弹防御系统,发挥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的核心作用。

在朝核问题上,美国有意推动日韩两国合作,同步强化美日、美韩同盟关系,推动以美国为轴心的美日韩三边协作。在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期间,美曾试图促使日韩改善关系,增强合作。虽然韩日存在诸多矛盾,但在东北亚地区局势影响下,2016年底韩日双方签订《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该协定使韩国能够获取日本搜集到的朝鲜潜艇基地、弹道导弹基地、潜射弹道导弹相关信息。日本可获得韩方经脱北者、朝中边境人员掌握的情报以及利用监听手段掌握的情报。这一情报合作协定主要针对朝核问题的相对较低层次的安全合作,只要朝核危机久拖不决,日韩安全合作的动力就持续存在,一个针对朝核危机的松散的日韩同盟并非遥不可及。加之,特朗普政府主张东亚盟友自立,希望日韩为其节省战略成本,如果朝鲜核危机升级,打造以美国为核心的美日韩三边同盟极有可能。

(二)美韩部署“萨德”系统,激化东北亚安全局势

美韩以朝鲜搭载核武的弹道导弹对其构成最大威胁为由,在韩国部署了“萨德系统”。在美韩看来,朝鲜屡次进行核试验,启动核设施、生产核物质、发展核弹头小型化技术,且核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韩美认为部署“萨德”能够应对朝鲜的挑衅,实现对朝鲜导弹的多层拦截。2016年7月11日,即韩美正式宣布在庆尚北道星州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前两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炮兵局发表“重大警告”称,从在韩国“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的位置和时间被敲定起,朝方将采取措施予以应对,朝鲜以发射导弹的武力示威方式回应韩美部署“萨德”的行为。2016年9月9日,朝鲜进行了第五次核试验。2017年3月,美韩预测朝鲜将进行第六次核试验,于是加快对韩国部署“萨德”系统,期间朝鲜频繁试射导弹,东北亞地区冲突风险飙升。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不但未能解决朝核问题,相反直接激化了朝鲜半岛邻国与美韩之间的军事矛盾,刺激了朝鲜进一步发展核与导弹技术,加剧了东北亚地区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的局面。

显然,美韩部署“萨德”系统不能有效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却可以借重朝核试验,加强对东北亚地区的军力部署,对中俄两国形成战略防御。美韩行为引起中国、俄罗斯的强烈反对。朝鲜拥核战略已经引发中俄不满,而美国对韩部署“萨德”对中俄的核战略构成威胁,破坏东北亚地区经济环境,延缓中国的发展步伐,致使俄罗斯前期努力付诸东流。俄罗斯面对美韩战略部署,做出在其东部部署导弹部队的回应,这意味着韩国境内部署的“萨德”反导系统区域同时位于俄罗斯导弹部队的飞行半径内。中俄面临来自共同的战略挤压,在美韩推进“萨德”部署的过程中,两国选择联合抗衡,采取反制措施。中俄在经济、军事领域对韩美采取反制措施,以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地区战略平衡。

三、 朝鲜拥核战略致使东北亚地缘格局失衡朝鲜半岛问题在朝鲜屡次核试验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希望金正日时期朝鲜不发展核武器转变为要求金正恩时期放弃核武器。金正恩政权挑战国际核秩序,将朝鲜拖入了外交孤立、敌多友寡的战略僵局,而朝鲜剑走偏锋,拥核自重,游走于东北亚权利政治之间却有恃无恐。金正恩政权下的朝鲜核问题日趋炽热化,成为影响东北亚地缘格局失衡的变量之一。朝核问题加速了周边国家对于东北亚地缘政治权利的角逐,随着半岛危机的发展,美日韩以国际道义的名义悄然占领高地,权利杠杆正在向美日韩主动的方向倾斜,而中国处于相对被动一方,难破困局。

(一)中国对朝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朝两国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处于相邻的地理位置,拥有紧密的友好互助关系。为此,国内外多方视中国为朝鲜政策选择和未来轨迹的关键。中国经济崛起引发了地区秩序的转型,地区大国地缘政治在此折冲汇聚,小国试图利用大国矛盾,维护自身安全,向多方索取红利。金正恩时代的朝鲜拥核战略将这一手段演绎得淋漓尽致——在中国争取和平发展的战略空间间隙,逐步实现了从事实拥核到拥核自重的目的。东北亚地缘政治关系是导致中国对朝政策面临空前挑战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地理位置:朝核试验场距中国较近,核危机外溢效力上升。朝鲜将第三次核试验场设立在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附近的核试验基地,该核试验基地距离中国边界仅98公里,导弹发射基地距我国丹东市48公里。第四、五、六次核试验地点距中国仅100多公里。因朝鲜核设施、核技术水平处于试验阶段,同时受其战略纵深限制,朝核试验一旦出现事故,中国东北地区将面临空气、地下水、难民潮等安全问题的多重考验。而中国不但要防止因朝鲜政权倒台所引发的中朝边境难民潮的混乱,还要考虑到韩国或美国军队进入朝鲜的可能性。而从中朝边境的地形、民族、语言角度看,中国东北则是“脱北者”非法入境的优先选择地。

二是朝鲜态度:朝鲜不顾中国利益关切,坚持拥核路线。金正恩上任后提出“核武与经济并举”路线,在朝鲜经济陷入困境期间,朝鲜首先利用战略核武器发挥效能,为破解国内经济困局引起他国重视,置地区安全而不顾坚持拥核。在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授权下,2016年朝鲜进行两次核试并未提前知会中国,置中国于尴尬境地,令中方被动承受舆论压力。朝鲜该行为违反了《中朝友好互助条约》第一条“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安全而尽一切努力”和第四条“对两国共同利益有关的一切重大问题进行协商”的内容,伤害了中国人民对朝鲜的感情。

三是中国立场:中国始终坚持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2017年新年伊始,中国发布《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书,其中关于朝鲜半岛热点问题,表明:“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为推进半岛无核化、实现半岛及东北亚长治久安作出不懈努力。”[6]尽管朝鲜屡次核试验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中朝关系面临僵化倒退,但中国仍坚持以对话谈判解决朝核问题。2017年,王毅外长在朝鲜半岛核问题安全会部长级公开会上强调:“武力解决不了分歧,反而会造成更大灾难,对话谈判是唯一出路。”[7]即便在半岛危机风险接近冲突边缘之际,中方仍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主张各方保持克制,倡导重启六方会谈。面对朝核问题的新形势,中方的建议已经由最初的“双轨制”转为以“双暂停”作为第一步建议,即朝鲜暂停核导活动、美韩暂停大规模军演。事实上,在美韩实现部署“萨德”系统后,朝鲜加紧核导试验,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趋向白热化,足见中方坚持和平对话方式解决朝核问题的难度。

(二)中国面临美日韩三国联手抗衡

朝鲜拥核战略以南北分裂为前提,朝鲜半岛分裂是冷战遗留的产物,虽然冷战早已结束,但朝鲜半岛仍保持着冷战格局。中韩建交后,中国试图在中朝、中韩间维系“等距离”外交,在朝鲜选择拥核路线屡次核试挑起周边事端后,韩国则投向美国,转而联手盟友防范中国。中俄虽共同面临战略挤压,但俄罗斯的权利政治中心远离东北亚地区,俄在面对朝鲜半岛问题大多选择观望。因此,朝核问题引发的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失衡,主要是中国面对美日韩三国联手挤压的戰略局势。

金正恩政权笃定拥核战略是朝鲜建设“强盛国家”的必备手段,试图将中国维护和平发展的国家利益作为其安全屏障,在发展核武过程中向多方索取红利,藐视联合国决议,“捆绑”中国与美国开展博弈。导致美国借用朝核问题,联合美日、美韩同盟扩张东北亚地缘政治权势。美国推出“再平衡”战略后,不加掩饰地追求对中国的战略牵制与战略制衡政策,促使东亚地区安全结构呈现同盟政治进入新的战略活跃期。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利用其全球同盟体系资源,联合亚太地区盟友对中国周边进行战略布局。朝鲜核问题已转化为美日、美韩加强军事同盟,拓展美日韩三边政治联盟,扩张美日韩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理由。然而朝鲜拥核自重,一意孤行,中国对朝政策影响有限,进而在东北亚地区呈现出中国面对美日韩三国联手抗衡的地缘政治格局失衡的潜在风险。

从韩国政府对华态度的转变上看,金正恩执政后的朝鲜拥核战略影响了韩国对华政策的调整。朴槿惠上任初期,中韩关系快速发展,韩国对中国表示亲和,朴槿惠力排美议出席中国9.3阅兵,加入亚投行。然而朴槿惠政府未在中方获取短期内解决朝核问题的预期效果,于是迅速调整政策方向,投入美国盟友怀抱,不顾中方反对,借重美国“再平衡”战略引入“萨德”系统,中韩经营多年的友好关系瞬间崩塌。目前,韩国已经引入“萨德”系统,日本也将紧随其后借机引入,届时韩国“萨德”可以将中国东北地区的导弹活动尽收眼底,日本“萨德”则能窥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一旦美日韩联合对中国核战略形成挑战,中方则深陷被动,面临更加艰难的考验。

四、 化解朝核问题中国需积极应对

朝鲜决意拥核引发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的持续发酵,地区各国深受其扰。朝核危机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周边安全的环境,甚至会延误中国发展进程,所以,化解朝核问题是东北亚地区各国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也是一件涉及中国周边安全利害攸关的大事,关系到东亚命运共同体构想的实施。中国作为东北亚地区大国,需要扭转被动局面,从多维度做出对外政策调整。

首先,从政治层面考量,中国应利用其国际地位,考虑地缘政治关系,积极参与化解朝核危机的建设性方案设定。东北亚地缘政治局势随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中国是六方会谈的主席国,也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积极倡导者。中国为营造和平发展的周边安全环境,需要做好因朝鲜违反“涉核”和“涉导”问题所承担风险的心理预期。在国际社会,中国可利用自身影响力,积极参与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决议的制定,在协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力争在各国批判、制裁朝核问题的同时,尽力使各方围绕解决朝核问题的建设性方案为主题进行讨论。在东北亚地区,中国更应树立战略自信,坚持立场,略带强势。

其次,从经济层面切入,中国掌握东北亚地区经济的主动权,对朝鲜半岛南北双方进行“双制裁”。在半岛局势几近白热化的阶段,经济制裁是目前能够令双方回归冷静、缓和矛盾激化的切实手段。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对朝制裁决议,中国已经发布关闭涉朝企业、对朝禁运石油的公告,中国对朝制裁日趋严厉。然而仅对朝方做出经济制裁并不能达到“双暂停”的效果,中国应对韩国方面做出一定的惩罚。文在寅政府上台后虽对中国抛出缓和关系的意向,但面对半岛危机仍坚持部署“萨德”系统,没有从根本上缓解半岛的紧张局势。在朝鲜半岛核危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中国对朝韩实施“双向”制裁,能够令朝鲜在心理上寻求平衡,使韩国部署“萨德”承受压力。“双制裁”先行于“双暂停”方能令朝韩在经受打压后回归冷静。

再次,从外交层面渗透,采取“各个击破”的灵活外交模式,逐步打开中朝双边对话、中俄统一口径、中韩缓和关系、中美相互认同的局面。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朝鲜是核心当事国,俄罗斯与中国持有共同利益,韩国作为美国亚太战略棋子深陷安全困境,遭遇经济重创。而美国为护持其亚太主导权将朝核问题视作牵绊中国崛起的重要手段才是朝核危机难以化解的根源所在。因此,中国分步骤梳理好与朝鲜、俄罗斯、韩国、美国的关系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一是与朝鲜开展双边对话,考虑给予朝鲜一定承诺,缓解朝鲜当前的焦虑情绪,减少朝鲜挑衅的频率。二是与俄罗斯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保持沟通,坚持半岛无核化立场一致,统一“双轨并行”、“双暂停”口径,通力协作倡导以对话方式解决朝核问题。三是与韩国缓和关系。中韩在朝核危机问题中均是被动承受者,韩国经济遭遇重创,中国也有损失。目前韩国政府公开表明不构建反导体系、不追加部署“萨德”、不加入韩美日三国同盟,试图以让步实现两国各领域正常发展。中韩关系因美国介入朝核危机被迫打断,中国应把握朝鲜半岛动态的关键时机,适时对韩国做出反应,与韩方开展多轮次外交安全对话,分化美韩同盟。四是在美国的亚太主导地位与中国和平发展之间形成彼此认同。中美认同是解决或缓和朝核问题的“密钥”,所以中国应在时刻关注朝鲜半岛局势的同时,认同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地位,为中国发展拓展战略空间。

最后,从安全层面画线,中国应做好防御准备。朝核问题已然成为美国拖延中国发展而挖设的“修昔底德陷阱”,作为美国强化亚太同盟的充分条件,亚太地区已经形成美国联合地区盟友对中国形成战略围堵的局面,美日韩不会轻易对中朝俄做出让步。而中国竭力避免掉进“修昔底德陷阱”并不代表无底线的战略忍耐。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面临来自朝美韩日等多方挑战,中国一味忍让只能将自身置于被动的困境之中。在东北亚复杂、紧张的局势面前,中国需要明晰自身的安全底线,对外展示中国所具备的军事震慑能力、经济领域的影响实力。朝鲜拥核事实成立将导致美国的地区盟友纷纷效仿,为避免连锁效应,中国应把握朝鲜激化地区安全局势的时机,分条列框宣布中国的“不允许在中国家门口生战事”的安全底线,同时做出详尽的战略部署,以备不时之需。

五、结语

回顾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执政以来的半岛局势变化,可以发现,朝核危机增加了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变数,加剧了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失衡,其辐射效力已经超出相关国家的可控范畴。而美国联合东北亚地区盟友围绕朝核问题制定的区域战略是朝核危机持续发酵的重要因素,半岛对峙局面及美日韩强化同盟劍指中国的态势并未松动。中国需要做出对外政策的积极调整,但化解朝核危机这一“跨世纪难题”,需要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以及中、美、日、俄等国的通力合作,因为武力对抗导致的灾难将令诸国均难幸免。就当前形势而言,东北亚各国应秉持共同安全利益,摆明解决问题的意愿,倡导双边至多边合作,共同创建与朝鲜半岛对话的契机,才能化危机为转机。

参考文献:

[1]《韩国国防部确认朝鲜已进行核试验》,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 2013-02/12/c_114671193.htm。

[2]董向荣,韩献栋:《朝鲜半岛信任进程:背景、特征与展望》,《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3期。

[3]《朝核试验十年间:朝执迷核导开发致韩朝关系崩溃》,韩联网,http://chinese.yonhapnews.co.kr/newpgm/9908000000.html?cid=ACK20161006004200881。

[4] Robert E. Kelly,“The ‘pivotand its problem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Northeast Asia”,The Pacific Review,6 May2014,http://www.tandfonline.com/doi/pdf/10.1080/09512748.2014.909526.

[5] Doug Bandow,“Kim Jong-un Isnt Crazy and China Doesnt Have a Solution”,The National Interest,June 3, 2017,http://nationalinterest.org/blog/the-skeptics/kim-jong-un-isnt-crazy-china-doesnt-have-solution-20984.

[6]《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36088/Document/1539911/1539911.htm。

[7]王毅:《坚持实现无核化目标 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web/wjbz_673089/zyjh_673099/t1457787.html。

[责任编辑全华民]

猜你喜欢

东北亚地区朝核问题美韩
东北亚海洋经济重心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谈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