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8-07-19段红妮
段红妮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胃肠病学的危重症之一,统计显示我国成人发病率为100/10万,死亡率为8%~14%,其中,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通常较多,危险性很高,甚至威胁患者生命[1-2]。非静脉曲张出血多见于急性胃粘膜损伤,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在该病的治疗中,积极有效的及时控制出血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手术率。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其中100例患者使用生长抑素,疗效显著提升,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及钡餐检查确诊,都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第一诊断符合ICD-10:K9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临床表现,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排除药物过敏者。200例患者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为21~67岁,平均年龄(46.67±7.28)岁,病因:胃溃疡5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32例、十二指肠炎36例、糜烂性胃炎40例。随机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中,男56例,女44例,平均年龄(47.04±6.77)岁。对照组中,男52例,女48例,平均年龄(46.27±7.5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胃肠减压,禁食、输血、补液等疗法,视情况给予抗休克治疗。使用药物有奥美拉唑、凝血酶原、止血芳酸、去甲肾上腺素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奥曲肽),首先将生长抑素0.1 mg加入2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推注,再用生长抑素0.6 mg加入48 ml生理盐水,以4 ml/h持续泵入直到止血后3 d。
1.3 评估标准[3-4]
以下述4项中满足任意1项为出血停止:(1)患者停止便血呕血,血压复常;(2)胃镜下显示出血停止,未见新鲜出血;(3)大便颜色变为黄色,大便隐血试验阴性;(4)胃管引流液无血而清。疗效标准为:显效是指24 h内止血成功;有效是指24~72 h止血成功;无效是指72 h后仍有出血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67例,有效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中,显效43例,有效37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消化科危重症,及时、有效控制出血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上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过采取联用止血药及抑酸药,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从而能大幅降低病死率,同时也是降低手术风险的关键[5-6]。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是有效的抑酸药。在酸性条件下血小板聚集和血凝块形成受到明显抑制,质子泵抑制剂可特异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质子泵所在处,与质子泵巯基进行不可逆结合,抑制了H+-K+-ATP酶活性,使胃酸分泌的最终步骤被阻断,壁细胞内H+无法被转运至胃腔,致使胃液中酸的浓度大大降低,使其腐蚀性降低,对血管损害削弱,同时可减少对血凝块或血痂的溶解作用,起到止血的作用[7-8]。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垂体后叶素是以往常用的一种止血药,其中含有加压素和催产素,能迅速减少内脏血流量,收缩小动脉,但可引起心脏和外周血管缺血,对全身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影响,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副作用较大,且临床经验表明垂体后叶素的应用效果不如生长抑素[9-10]。生长抑素主要抑制血管活性肽的生成和释放,其可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使门静脉压力降低,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可刺激粘液分泌而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对抗胃酸、胃蛋白酶对血凝块的溶解作用[11-12],快速止血的同时对全身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生长抑素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良好选择;但具体治疗方案还应该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