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街里的商贾汾阳

2018-07-19撰文贺晓璐供图孟杰部分

中华民居 2018年2期
关键词:汾阳青砖故人

撰文贺晓璐 供图孟杰(部分)

汾阳贾街用有形实相的方式延续了晋商文化的体温,在传统民间老式房屋的重塑里,如默剧般诉说着久远的往事— 那是汾阳人的往事,也是所有晋商后人的往事。

再现的晋商风情

从清晨的蒙昧出发,在背对老城大约五公里的地方,贾街出现在吕梁山东麓拐角处。

步入贾街,毛屋顶、橼木搭成的牌坊首先映入眼帘。我沿着青砖道路向用餐的饭店行去。屋檐下,红色灯笼蔓延生长,粗布幡子挂满墙头,石碾磨盘安眠在街角,一切都像是沉睡在时间彼岸的算盘,从商号掌柜的手里走出,直接把明清的痕迹拨弄到了数码年代。砖屋青瓦、古井长街、木凳木桌……这些留在大地上的文明迹象,都向我伸出了怀旧的手势。

人们围坐在小饭馆的餐桌旁,就着醋香、酒香,回味着与晋商贩茶、运盐有关的种种传闻。一位似是懂得些堪舆方术的大爷摆出了诸多玄妙道理,佐证着汾阳的福地传奇。

青砖堆砌的老式房子占地约180亩。400多间商铺整齐排列在距离汾河不远的平地上。贾街的“贾”字读音同古”,取“行商为商,坐商为贾”之意。历史上的汾阳是晋商去往陕、甘、宁、内蒙古等地的重要通道,有“秦晋旱码头”之称。如今的贾街,重现了当年商贾汾阳的晋商风情……

此刻,我就站在贾街的一座房子里。这是一座高约3层的客栈,青砖、青瓦、脊兽、剪边,古色古香。一层是宽阔的正堂,里面摆满了各种式样的工艺品;二层是住宿的房间,每个临街的窗户上都挂着红色的灯笼。

阳光翻飞的清晨,贾街上游人如织。走在石板路上,我竟有了回到旧年儿时的错觉。那时的我穿着布鞋粗衣,或

“奔跑在木窗砖墙的房檐下;或拉着奶奶的手,在她吟唱的歌谣里嬉笑。

不远处,一辆水车翻滚,掀起阵阵浪花。我停在了青砖垒成的牌坊下,听到远处传来了汾阳姑娘呼朋唤友的“乡音”。我瞬间意识到,那些睡着了的记忆就安放在身体的某处,一经触碰,就会翻开。

时间随着我的脚步在碎石小路上流逝,乌云执着雨雪,停在了房檐、屋顶。微风掠过,人间三月的味道就涌进了鼻腔。我向着人群相反的方向踱步。不远处,石磨蹲守在前方,竹木筛子和鲜红辣椒高挂着。朋友问我:“为什么这些东西总要悬在高处?”我想了想,回答道:“大概那是祖先记忆的高度,为的是让后人伸手可及。”

贾街一角

国画《汾阳山涧》 郭尚敏画

古戏台

回忆里的味道和故事

贾街,定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

坐在老街的木头凳子上,目光穿过玻璃窗望向街道,雪花恰好从天空飘落到地面。有种熟悉的味道溜进鼻孔。抬头望去,砖砌的灶台上,一丈长的白布盖在食物上,那布竟和记忆中奶奶用的布一模一样。

我坐的地方既能看到整条街道,又能看到锅碗瓢盆和炉膛背后的故事。贾街上的建筑虽然复刻了明清时期汾阳传统商铺的模样,但不可避免地也融进了些现代的气息。至少,我的曾祖父在贩茶的时候,从未见过玻璃与电视。雪越下越大。此刻,游人已绝,只有几个当地人偶尔出现在牌坊下。

我忙着寻找曾亲历的记忆以及品尝过的味道。一路数来,最多的还是面食,有刀削面、油泼扯面、拔烂子、莜面、牛肉丸子面、臊子面、手工搓搓面、手擀蔬菜面等。大概,每一个山西人都有着同样的“面食”情结吧!

沿途风景流转,我的记忆也不断变换着颜色。那些伴随着我成长的建筑词汇和文化符号从我生活的城市消失后,好像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走着走着,我停在了一座古旧的戏台下,视线越过高台,我张望着已经远去的童年。我的记忆里也有这样一座戏台,飞檐翘角,脊兽蹲立。祖母坐在板凳上,紧紧搂着幼小的我,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看着台上。那是一出晋剧,唱的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在家宴后,借酒壮胆而痛打老婆升平公主的故事。可惜,现在戏台上空无一人,只有灰瓦覆盖的屋顶上白雪皑皑。这一次,我可能回到了一个一直想转身的地方。

国画《汾阳中学一角》 郭尚敏画

贾街上店铺林立

沿途风景流转,我的记忆也不断变换着颜色,那些伴随成长的建筑词汇和文化符号从我生活的城市消失后,好像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迎宾楼

光影里的山河故人

我一个人在巷道的周边晃荡,心神还停泊在以前,直到新式的酒吧、书吧、传统酿酒、做醋的手工作坊纷纷进入视野,才悠悠转醒。

在护栏拐弯处,一股浓浓的醋香穿过了雪花的幕帐,钻入了我的鼻孔。我清醒地知道,再也没有比它更熟悉的味道。一家自酿醋坊还在营业。我掀开门帘,看到成排的瓶装陈醋列在木头架子上,密密麻麻。

走出醋坊,我停在一家名为“山河故人·家厨”的电影主题餐厅外。据说眼前的餐厅是由著名的汾阳籍导演贾樟柯发起建成的,是一家将汾阳美食与电影结合在一起的晋菜餐厅。因为受到贾樟柯导演的影响,每日来此感受汾阳光影的游客络绎不绝。

餐厅是中外合璧的产物。青砖筑起,筒瓦剪边,大门却是木框玻璃的样子,看上去有点日本“鸟居”门的痕迹。

大雪仍连绵落下,仿佛要把我的陈年旧忆连着衣服一起打湿。时间尚早,行程还未结束,于是我走进餐厅躲避风雪。

进入餐厅,一楼的墙壁上挂满了电影《山河故人》的海报、工作照及剧照。一座座明晃晃的奖杯陈列在玻璃柜里。其中,包括一座第六十三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公众大奖最佳欧洲电影奖的奖杯,两座台湾电影金马奖的奖杯以及一座亚洲电影大奖的最佳表演奖奖杯等。不光如此,连餐厅的宣传文案也与电影紧密相关。其主视觉Logo设计中的云朵和钥匙元素分别象征了云游和家。由此衍生的广告语便是电影中出现的一句台词—“你的家,随时可以回来”。

小店灶台

迎宾楼内景

沿着狭窄楼梯上至二层,书本、杂志被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很是贴心。管理人员介绍说,“山河故人·家厨”不仅是一家餐厅,还兼具了小型艺术空间的功能。餐厅会不定期举办电影放映活动,并且每天有两次读书时间。此外,这家餐厅还推出了一系列的电影延伸产品,包括与贾樟柯相关的图书、明信片、电影海报及电影《山河故人》 特别定制的环保购物袋等。

不知不觉,天穹已降下来褐色的帷帐,我告别了老街。

国画《汾阳文庙》 郭尚敏画

我一个人在巷道的周边晃荡,心神还停泊在以前,直到新式的酒吧、书吧、传统酿酒、做醋的手工作坊纷纷入侵视野,才悠悠转醒。

“山河故人· 家厨”餐厅

猜你喜欢

汾阳青砖故人
山西汾阳王酒业中国食安大会上获嘉奖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古建筑青砖墙体修复施工技术研究
民国时期的《汾阳行政周刊》
烈马
第13话 故人
科技下乡让杨家庄农户得实惠 山西汾阳科协联合省农科院经作所举办核桃栽植技术培训会
青砖茶 良心做——湖南伟仁永巨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似是故人乘风来
普通话习得研究
——以汾阳人学习普通话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