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8-07-18焦娜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2期
关键词:高校问题对策

【摘要】时代飞速发展,带来了千变万化,让人应接不暇,这其中有令人惊喜的一面,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经济与科技的共同进步,使得社会发展迅速,各种物资充斥,经济流转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质的提高。但是,经济与科技也意味着新鲜事物的出现,而青少年则是能够最快学会新鲜事物的一个群体,他们学习能力强,而且应用的能力也强,于是科技带来的隐患也显露出来。本文围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展開相关讨论。

【关键词】高校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14-02

1.前言

互联网的高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掩埋了陈旧的历史,同时它也给新的未来增添了更多的未知性。在最近几年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着不好的发展趋势,很多学校引进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以全新的方法吸引高校学生,并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上看,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所以说,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文章着重分析了当前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一些对应之策。

2.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

就目前来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是不容乐观的,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突出的问题:

2.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高校大学生正属于一个人一生中最为朝气的年纪,身体比较健康,但是通过研究数据可以发现,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心理健康问题要比身体健康问题更加严重。从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研究数据上,我们了解到,高校学生中30.01%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在这些学生之中,大概有接近8.99%学生有着中等程度及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且长期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这已经是比较严重的一个数据,说明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势在必行,不可拖延的。

2.2部分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有很多学生来自于贫困家庭,这些学生在经济上或者是心理上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他们大都敏感、压抑、偏执,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压倒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压倒了他们对生活的激情,他们心理较为封闭,人际关系较差,为人也比较自卑,很难与人交心。这些学生是高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他们敏感而脆弱,有理想,有追求,但是又受制于现实。做好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2.3就业压力成为新的心理健康问题

高等教育渐渐进入大众化,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成为一大社会现象。毕业生数量在增加,但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和能够提供的岗位又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近些年来,国内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而且工资薪酬也低,这就使得大学生对于未来的期许有所下降,心理上的压力自然也就显现出来。而一些事件,比方说清华毕业生卖猪肉、北大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等负面新闻,也增加了大学生对于就业问题的紧张感,从而心理承受着就业压力[1]。

3.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很多高校也渐渐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课程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流行起来:

3.1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有待提高

实际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比较新颖的教学手段。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比较隐私,而且很多学生是不愿意开口承认或是坦诚的,借用网络平台既化解了这种尴尬,也有利于学生在清晰的思维中对自己进行判断和分析,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正视自己。不过,由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比较新颖的一种方式,平台的可行性还是有待提高的。而且,不同的学校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上投入的心力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学校虽然设置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平台简单,且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崩溃,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打断,影响其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真正地接受知识。除了这个问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还存在着过于复杂,学生在打开课程的时候比较费时,这样也不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造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

3.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待改进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最近才开始兴起,在教育方法上面与课堂教育是有所不同的[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多时候是教师一个人的自说自话,很少有学生的互动,学生有提问或者是疑问也是在课程之后,教师加以解答,但是这里有一个时间差,也就是说很可能教师的解答是有所不同的,也因此,学生可能并不能得到他想要的答案。目前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停留在微课的阶段上,教育方法与课堂教学并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学生上课的时间是灵活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上,而且师生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这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有必要的,但同时也是这种教育方法的致命伤。

3.3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待创新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授课,教师的选择,学生的选择都是随机的,这种模式决定了其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师资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课程属于选修模式,无法实现其教学目的等[3]。有些学校在开设了网络心理健康网络教育之后,对于现实的心理咨询机构就忽略了,导致有些大学生即使接受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依然不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依然不会选择去接受疏导或者治疗。而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所匹配的教材都缺乏个性、针对性、操作性,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于学生而言也很难花时间去了解教材内容。这就造成了空窗,使得授课单一,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4.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应对之策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切实的,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或者是任其发展,只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及时作出应对:

4.1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之中

高校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摆在正确的位置,课堂是主要渠道,而网络教学是辅助趋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在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学的时候,必须要重视两者的分配比例和教学模式的互换,也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之中,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方向,选择合适的教材,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实现心理健康教学的全面把控[4]。同时,也要对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加以普及,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和参与,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知识,以求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从而提高预防,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4.2设立与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匹配的咨询机构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是独立存在的,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现实中的咨询方式,可以在高校内设立这样的机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纾解方式,减少心理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高校应该根据学院的具体需要,设立不同的心理机构与组织,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或调适在实际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而且,心理咨詢活动应该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以求避免某些敏感问题给学生造成的心理障碍,或因怕尴尬窘迫而放弃咨询。

4.3设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整合档案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屏幕上,因此,在课下必须要做好更多的工作,才能够弥补它的缺陷。对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除了网络教学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智力、三观、语言等各方面的因素来判断心理健康问题的程度如何,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这个数据有千种万种,需要教师进行分类与整合,建立个人心理档案,从而实现最快时间内对学生个人情况的掌握,引导学生走向健康的心理世界,给予心理健康有一定问题的学生进行关心,并给予及时治疗,避免产生不可预估的后果[5]。

4.4提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与相关教材的严谨度、教学方法、理论基础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想要提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效果,就必须着手从这些方面去做。

在编写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分类,教材中要强化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包括一些方法和训练,比如说自信心的培养、情绪的控制、语言的表达、与人交往等等,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健康向上的心态[6]。与此同时,还要把心理健康与学生的日常相结合,使得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心理教育同时进行,利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负责。只有做到各方面都胸有成竹,才能够确保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尽如人意,任何一个环节有松懈或是忽视,都不能够实现有效的网络教学,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疾病的困扰。

5.结束语

从全文内容可以看得出,当前我国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比较受关注的,各高校也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在这方面进行努力,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摆脱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新兴教育模式,面临着很多质疑,但是也有很多衷心的支持者,在这种争议之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迅速且效果明显,不过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绝不可忽视,因此,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是有必要,且是不能够忽视的。

参考文献:

[1]包一翔.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家教世界,2013(22):271-272.

[2]热依汗·肉孜.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应对策略[J].新校园(上旬),2015(08):158.

[3]刘爱楼,许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文教资料,2009(26):226-227.

[4]刘汉梅.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策略[J].新课程(下),2016(03):187.

[5]李婧.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时代教育,2016(13):178-179.

[6]郭音.浅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及其引导策略[J].西安社会科学,2009,(01):152-154.

作者简介:

焦娜(1986-),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中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