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中的改革探索

2018-07-18顾志斌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顾志斌

【摘 要】行动导向教学法以行动导向为目标,是德国职业学校和企业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其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介绍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容,并以《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为例,对比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方案,对我国职业学校开展新一轮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改革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改革;职业学校

一、引言

德国职业教育以培养全能型和综合型的学徒为目标,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认可。近年来,随着AHK德国工商行会在我国推广其“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不少学校也正积极模仿并探索德国职业教育本土化的出路。究其根本,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两方面:校企合作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和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也被称为六步教学法,是德国职业学校和企业开展“双元制”人才培养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锻炼每个学徒在学习过程中以行动能力为导向的一种方法。我国职业教育现已广泛采用理实一体化方式进行授课,相比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适当借鉴并加以合理运用该教学模式对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容

在完整的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中,会将每一项任务分为六个阶段,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其内容如图1所示。

具体来说,在使用过程中,学徒首先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搜集相关的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制订小组工作计划并做出决策,然后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实施,最后在完成之后检查项目实施的效果,并且对其完成的情况由每个学徒和教师给出对应评价,及时反馈以便在后期的学习中改进。这种学习模式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学生了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到组织与辅助的作用,而在职业学校中采用这种方法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为将来在就业时提供极大的竞争力。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案例

下面以《液压与气动技术》这门课程中的“门的开关控制”这一任务为例,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说明。

(一)学习任务介绍

“门的开关控制”是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中的一个典型项目,课程内容难度一般,授课时长为6学时,往往安排在机电类专业的第5学期开展,在实训室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方式。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下的课程设计

如果将本次项目完全采用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修改,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六个步骤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

1.资讯阶段:在此环节中,主要通过学生在课前了解本次任务的内容,并通过自己搜索和整理相关资料,完成课前教师布置的检查题。让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铺垫,为课程的顺利进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计划阶段: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般为3~5人),学习如何根据任务要求,合理寻找实施方案,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同时也要注明在每个环节中所需要用到的设备、工具以及时间等信息。

3.决策阶段: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本小组计划表的展示和说明,其余同学负责提出疑问和修改意见,而教师则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及反映的情况进行说明,若存在新知识或技能,则需要在该阶段详细讲授,最后每个小组根据提出的反馈信息修改工作计划,得到最终的实施方案,为后面的任务实施和评价提供了参考。

4.实施阶段:各小组根据之前制定的计划表详细步骤,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的实施。在本项目中,可以安排一位学生安装气动元器件,一位同学负责准备气动回路,随后根据气动回路图与其他同学配合完成安装,最后由一位同学负责检查工作。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来回巡视,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想学生提出修改,同时在遇到共性问题时应当及时向所有同学说明。

5.检查阶段:检查分为学生自查和小组互查两个环节,学生自查是在实施阶段中需要完成的,而小组互查最普遍的方法是,教师先随机选取一个小组进行检查,让学生了解应该检查什么内容,如何检查以及检查评判的标准,树立一个合格的标准,并完成一份检查表的填写,随后各个小组以此检查相邻的小组。

6.评估阶段:同样也有两个阶段,首先是学生自评,需要从项目的检查、功能、能力三方面进行评估,之后教师应当结合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完善評估表的内容,并给出每一项的最终得分。

通过这六个步骤的详细叙述,可以得到在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之后的一张教学流程表,如表2所示。

四、结论

不难发现,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非常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德国,大多数学生由企业培养,学生在毕业之后直接到企业工作,所以对于整个项目的完整性在行动导向教学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不仅会动手实践,也会制定计划,完成检查评估工作,充分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行动导向教学法由于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是值得我国职业学校借鉴的。但与此同时应该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适当吸收或者改变,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培养出各行各业的“大工匠”。

【参考文献】

[1]马福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 职业技术教育,2007 (23).

[2]赵轶.探析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行动导向法[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1).

[3]郭联金,王国胜.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4).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教学法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