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

2018-07-18江南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水文地质

江南

【摘 要】随着社会文明化程度的提高,水文地质工作和环境地质工作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以便工作开展过程中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具体实践工作中,找出客观存在的影响因素,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考虑到自身预期需要完成的目标,不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简要概述,其次分析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最后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创新策略,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随着我国不断加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力度,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个地区,严重阻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1]。这种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更深层面的理解,开始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领域,有利于优化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工作思路,保证这些工作完成得高效化、系统化,提高对水文地质环境有关工作的处理效率,全面提升我国水文地质环境的勘测水平,满足从事有关生产活动的实际要求。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概述

最初可持续发展理念是针对矿物质资源日渐枯竭、生活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严重形势提出的发展原则,符合了现阶段人类对地球上所有资源的开发要求,既满足了当代社会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坏子孙后代的利益诉求。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从哲学的辩证思想角度提出的世代理论,由于当代人的发展对于后代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过度消耗地球上的各类资源,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那么对于人类的后续发展将会是毁灭性打击,也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内涵,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和环境地质工作,不仅符合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同时也是对子孙后代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二、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水资源的勘察和调查

水资源是世界万物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源泉,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多,全国各地不同程度上都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局面,还存在大量水资源被污染的情况。社会活动用水一般分为工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对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是当前解决的重点问题。想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改善水资源的质量。对于各个地区存在的水资源问题要详细调查,例如东部沿海地区经常发生海水倒灌和地面沉降等问题,部分城市的水资源亟待开发,因此,水资源的勘察和调查工作是重点内容,了解我国整体的供水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情况,有利于解决水资源污染,掌握地下的水数量、空间分布位置等。

(二)水文地质工作和环境地质工作的重点环节之一是解决建设布局、选择建设基地。建设用地涉及范围较广,主要有交通建设、桥涵建设、住宅建设和厂房建设等多项内容[2],其中高效的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勘察工作能够选择出最佳的基地,并且保障建筑物的质量。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效率高,从中易于分析出建设基地的沉降分布位置、下水规模对地面带来的影响参数,为城市建设提供必要保障和整体规划数据资料等,勘察出的数据有助于解决建设用地中的问题,保证建筑物的建设质量。

(三)调查具体地质灾害和地下水污染情况。地质灾害包含类型多样,例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凹陷、坍塌、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等,只有调查清楚这些数据信息资料,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制定出适用的应急方案,解决出现的问题。地下水污染的调查主要是针对范围和强度的调查,例如对于地面存在垃圾处理场地,其地下水不可避免会受到污染,针对这种污染情况需要有关部门详细调查,从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治理。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多方协作,共同努力开创新局面

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涉及到的学科复杂多样,这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构建出高质量的优化系统。例如,有效利用土壤水工作过程中要水文地质和农业有关的专业科学人员来配合部门工作,协调好各自的任务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在制定以人文本的可持续防洪对策方面,需要水利和地质等专业人员的多方协作[3],同时在各个部门的共同协调配合下,开展好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在各个部门和多个工种的联合工作下,增强效率。

(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关要求

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后代子孙的需要,保证高效利用各类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近年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变得更加多样化和规模化,带来的影响力度不断加大,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对地质结构的稳定性和环境的安全性带来了潜在的隐患,严重干擾到人们正常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培养人类高度的责任感,具体行为活动表现如下:一是理解可持续发展内涵,地质勘察设备选择上要重视设备工作性能的综合评价,降低设备功耗。同时还要突破地质工作和环境工作的限制因素,制定出高效的实施计划。二是着眼于治理工作方法的全局性,提出更高的开展要求,构建起水文地质和环境需要的必然信息系统,采集广泛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方法。三是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水文工作和地质工作中充分考虑到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保证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性。

(三)立足特点,开发地质工作的新思路

水文地质环境系统的构建应该遵循高效性、可靠性和系统性原则,提高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方法,利用更高效率方法对出现的地下水问题和地质环境问题加以快速解决。在此基础上我们首先要认识地质工作的特点,首先在构建地质环境系统的地下水系统时,主动考虑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协调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其次地质工作者主动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来构建优化系统,采用奖惩机制,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引进先进的经验技术[4];最后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要建立科学的利益激励机制,在开展经济生活活动时,要综合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两者建立好良好协调的关系,以此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在我国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带给人类生存以重要影响。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要对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传统工作方式进行创新,保证水文地质环境勘察工作的高效化,以便实现预期的目标,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未来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前提,正确认识发展理念,逐渐丰富工作内容。贯彻落实有关的工作计划,减少地质勘察成本。

【参考文献】

[1] 周欣荣.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J]. 黑龙江科学, 2016, 7(13):150-151.

[2] 宋勤怀.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6, 31(6):178-179.

[3] 王翔.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思考[J]. 低碳世界, 2016(7):108-109.

[4] 刘辉, 杨瑞刚.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18):139-139.

猜你喜欢

水文地质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探讨
2018年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审稿专家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水文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技术
高密度电法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水文地质勘察与地下水的危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