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问题研究

2018-07-18冯骏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工作研究精准资助

冯骏

【摘 要】各地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开展情况高低明显,存在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因此,改进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现精准帮扶,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实现自我价值,仍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贫困资助;精准资助;工作研究

根据研究表明,现阶段全国高校在校生中贫困生占在校总人数的15%-20%,其中家庭特别困难的占6%-10%。做好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有利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当前我国的学生资助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改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十分必要。只有正确地帮助贫困大学生,做到精准扶贫,才能够对大学生的正确成长有所帮助。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政府层面

政府部门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肩负着困难户的认定和资金上的资助等主要职能。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着对象识别不精准,资助“供求错位”的情况。高校学生所在街道、村委会等生源地基层民政部门存在着相当程度上的舞弊行为,为了争取到经济资助不少学生虚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生源地民政部门在对贫困情况的审核过程中,往往本着给人方便,给己方便的心态,同时在基层工作人手缺乏的情况下,不去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直接对家庭经济情况认定表进行盖章“终审”。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学校如何进行资助工作考核不严。在当前的工作中,省级学生资助中心对于学校的工作指导或考核还更多的停留在财政资金使用额度和使用规范上,对于使用的成效尚未形成有效的考核机制。

2.高校层面

(1)贫困生认定程序不健全

通过对当前高校普遍实行的贫困生认定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的认定程序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生源地因为不需要对学生进行直接的经济幫助,因此在对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开具证明是较为随意,开具的困难证明在可信度方面存在问题。目前高校主要依靠的就是同学自己的陈诉以及主管资助工作人员的经验判断。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一些心理因素阻碍着贫困认定过程的顺利开展。

(2)校园助困效果不明显

当前高校的助困手段虽然众多,例如有“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绿色通道”等措施,但是从实际的助困效果来看却是帮助有限。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助困手段都或多或少均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绿色通道”覆盖的贫困生极少,主要是那些极其贫困的学生;而“减免学费”针对的对象首先是公办高校,其他民办高校难以享受到福利,而且资助对象要足够贫困,主要针对孤儿、烈士子女以及一些残疾学生,范围的局限性以及贫困程度的限定导致其覆盖范围也是较小;“困难补助”是众多扶贫手段中覆盖人数最多的,但是随着人数的增多资助金额却大幅下降,每个贫困生得到的帮助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3)重物质救助轻精神帮扶

我国当前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基本上侧重于物质救助,这是最明显、最直观的操作方式,而在经济资助外,对于心理帮扶、精神救助则措施不多。但是实际上,广大贫困生十分渴望心理帮扶。对于贫困的学生来说,不仅仅只是经济上面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他们还会因为自身的贫困,产生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最终导致人际交往方面也有问题。有的一些贫困生甚至因为自身心理的问题,产生一些偏激的行为,伤害到周围的其他人。

(4)发展性资助育人效果不明显

发展性资助育人的定义是,除给与贫困生金钱资助外,还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合理的人生目标与职业规划,培养多方面能力,最终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跨越。受心理因素和自身能力因素局限,较多的贫困生在某些能力方面有所局限,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和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更多的还停留在表面。

二、提升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的建议

1.政府和社会加大发挥作用的力度

国家和省级政府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适时调整资助政策和资助金额,增加助学金的普惠度。根据实际情况对于财政能力较为紧张或贫困生比例较高的学校适当增加补助金额。同时基层政府民政部门作为高校困难生资助工作的认定审核源头环节,要积极做好筛选鉴定,发挥政府部门的权威,让真正贫困的高校学子得以享受相关国家政策。此外,政府作为学生资助资金的提供方,有义务对实际使用效果进行调研、分析、考核。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改革目前以学校在校生规模及贫困生规模为唯一依据的拨款模式,改以在校生人数、贫困生基数与该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开展情况成效相结合的多维度绩效集成体系。

2.利用大数据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

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资助工作过程当中,采用大数据技术来对于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还原,通过大数据来对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能够对现有的一个资助体系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也能够挖掘学生群体当中消费偏低的群体,从而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补助,实施一个精准性的扶贫。

3.建立有效的校内资助模式

针对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从政府层面来说,加大投入,提高对银行的专项补贴,降低商业银行的工作风险,以吸引更多的银行来从事此项业务。从银行层面来说,精简申请流程与手续,降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要求,以吸引学生申请贷款,同时减少学校及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的背书责任,提高学校的工作积极性。从学校层面来说,也应认真宣传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内容,让有需要的同学应知尽知,做到应贷皆贷,提高国家助学贷款应当发挥的效应。

完善的贫困生资助制度不仅要注重经济方面的“助困”,还要注重精神方面的“造血”,从而促进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全面成长。对于目前高校的勤工俭学存在的问题,则需要建立立足于学校,同时面向社会的勤工助学机制,和企业进行积极的合作,促使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

4.加强心理干预,培养自强观念

在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过程当中,我们很多人关注的只是贫困生是否获得了经济上面的帮助,但是却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引导。很多贫困生在心理上往往存在较多问题。所以在进行资助工作过程当中,一方面要给予他们经济上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他们心理上面的教导,培养他们自强的精神,给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建立起贫困生心理档案。要加强对他们心理上面的引导,建立起相对应的档案。

【参考文献】

[1]刘合友.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9(05):79-80.

[2]黄小荣.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研究综述[J].人力资源管理,2016(09):208-209.

[3]钟颖.刍议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8):150.

[4]彭益全,黄蓉,宫佳,杨思思.高校贫困生认定及精准资助路径探索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6(03):19-22.

猜你喜欢

工作研究精准资助
倡导全民阅读工作研究
贯彻落实习近平党建思想,积极推动高校党建工作
道路运输行业统计工作研究
新时期如何开展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