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监理现状解析及未来走向

2018-07-18熊锡成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承包商业主监理

熊锡成

【摘 要】现在社会有很多人传说监理没起什么作用,甚至多余,开始怀疑监理制怎么了,甚至让国人走入了误区,干脆取消监理,是否取消监理,一直是社会和舆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让我们监理制在实施过程中变了味,走了样?是什么让我国监理制作用在淡化?我作为20年从事监理工作者,将从各方面深度解析我国监理面临的现状,透个现象看本质,从而找到未来监理发展之路。

【关键词】监理现状;未来走向

我国自1988年在“八市、二部”开始建设监理试点以来,到1996年全面推行已有30年历史了。3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GDP是1988年的54.5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大国正逐步向一个中等发达的城镇大国转变。十九大报告推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能否定建设工程监理制在我国推行是失败的。相反,监理制的推行为我国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她是投资决策的建议者,提高了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避免项目投资决策失误;她是工程建设的参入者,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参与各方建设行为,保证了工程质量不断提升,使工程建设时间大大缩短,从而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她是参建各方的见证者,保证了业主和承包商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她是工程安全的管理者,很大程度上为业主规避了建设中的风险,为承包商规避避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她又是技术的指导者,给业主和承包商提供高智能服务,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她是建设工程中工程投资控制者,监理日志、旁站记录、现场签证以及各种影像资料,在很大程度上为业主和承包商解决各种合同矛盾纠纷提供了强有力证据。

然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监理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监理不断被排挤,监理的作用被弱化,监理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窄。下面我想从制度本身、国内环境和监理自身三个方面解析监理现状:

现状一:监理想公正,事实却做不到。我们知道监理受业主委托对工程进行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做到既要维护建设方利益,又要维护承包商利益,既要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又要对建设单位是否违法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应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不报告监理工作失职。监理受雇于甲方,你替承包商说话,业主会说你屁股坐歪了,你专为了甲方说话,又谈何公正,建设方花钱请来的应该是帮助自己说话的专家,而不是四处找麻烦的‘婆婆,要求监理在‘拿人钱财情况下维护社会公正。结果只能是建设方不愿请监理,而只是出于法律强制性不得不请,结果监理两头不是人,施工单位讨厌,建设方不欢迎,监理人真难做啊!

现状二:监理的服务性被扭曲,现实工作中监理被看成业主的雇员、监工,承包商的質检员、安全员、甚至是施工员。监理的本意是为业主提供高智能技术服务,是独立的第三方,我国监理主要工作是对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监督管理。监理受聘于甲方后,有的建设单位要求监理一上班就呆在现场,他们要求大多数现场监理人员干的就是监工的工作,旁站显然是监理的工作,但大多数业主误解了旁站的本意,他们要求监理什么都要旁站,只要现场在施工,任何时候都要旁站,这也是他们希望的,但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监理环境中,又有哪家监理能做到。更不能接受的是,有的承包商、包括中建三局等全国龙头建筑老大,他们接到项目后几乎派上去的全部是年轻人,有的在建筑施工年限过短,可以说是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经验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安全依靠我们监理来掌控。有的私营企业,接到工程后,只派一个施工员,项目经理挂牌,其它质检员、安全员由自家亲信一人包管,监理成了承包商的质检员、安全员,甚至帮忙放线的施工员。他们投入很少却得到了丰厚的收益,监理投放了大量人力和技术力量,回报就是那一而再再而三打折的监理费,有时甚至连吃施工方一顿饭还召来四面楚歌下不了台。项目不出问题则罢,出问题全部责任怪监理的,你说这公平吗?

现状三:承包方于建设方往往关系相当密切,监理的管理形同虚设。我国对国家重点工程、公共利益的基础设施工程、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以及私营达到一定规模的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但不能否定,在我国建筑领域,大多数承包商与业主关系甚为密切,这种关系也是承包商接到工程项目的根本,有的监理业务还是承包商介绍的,这也将成为监理处于尴尬地位的根源。监理把承包方管紧了,说你不近人情,监理发现质量问题要求停工而建设方拒绝,监理需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但现实残酷告诉我们,多数时候不是按我们意愿办事,而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向甲方妥协。监理更多工作是帮助业主管好名义上工程质量和安全,按国家要求履行各种签证手续,完善工程资料,监理的管理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监理的作用和效能,这与我国建设强制推荐监理制度初衷背道而驰。

现状四:监理酬金一压再压,监理单位中标是以关系过硬者中标,最低价者中标,而不是以项目监理机构管理团队技术实力者中标。至少在目前中国建设环境中,绝大部分业主选择监理单位,一方面出自于强制监理制度的约束,不得不选择监理单位,至于选择什么样的监理单位,关系说了算,谁的关于硬项目就给谁监理,谁的领导出面打招呼奏效就选择哪家监理单位,这就出现监理单位在社会生存必须选择强有力的政府机构做后盾,做保护伞,这就出现了从来没有从事监理工作的所谓官员以他人名义背后成立监理公司,挂靠别人监理公司牌子,照样做起监理业务来,并且做得风生水起;另一方面出自于建设方自身利益考量选择监理单位不是看这家监理单位有多大的技术实力,而是谁的价格低谁中标,编制标书虽从监理各方综合实力来打分,但最终中标者不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实力中标,而是名义上技术实力,实实在在的最低价中标,有的甚至选择监理单位,分阴阳合同,监理单位500万元中标,实际签订合同只有250万元,如此反复、恶性循环,使监理招标进入怪圈,不但没有选择过硬的监理单位,反而使那些监理单位拼命搞人情关系,忽视企业监理人才培养。过分压低价格会使监理单位不得不降低成本减少技术力量投入,不利于监理企业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

现状五:监理的权力越来越少,监理的责任越来越大,监理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窄。我从校门出来,与建筑打交道已有近30年,其中20年干的全部是监理,说实在话,国家赋予监理的权力还是有可循的法律依据,如《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都明确了监理的工作权限和责任。而实际工作中监理摆脱不了业主的束缚,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我们有的工地甲方代表对管工程似懂非懂,什么要求监理都去管,但从不向监理放权,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监理下停工令,它照样要求施工方赶工,不管工程多么难管,施工方多么不听话,工程进度款不通过监理照样拨付,有的甚至在技术上怀疑监理,认为监理专业水平低,不如他们。工地平安则好,出现问题都找监理,监理是他们请来的,不听话可随时换掉,面对承包商,监理还有什么说话的权利。这就印证了社会传说的‘大业主、小监理。

我国强行推行监理制的初衷就是填补政府监督短板,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项目投资效益。政府对工程质量安全的控制是宏观控制,是施工企业行为监督,程序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工地进行抽查。而实际工作中我们有的监督员不愿放下手中权力,验筋验模这样监理做的微观工作,甚至混凝土浇筑完的截面尺寸、轴线在结构验收前都要一一拉尺核对,看上去这个监督员工作好认真,实际上他管得过细,给人印象是工地还是我监督说的算,无形中监理的权威在实践中一点点蚕食殆尽。

面对着建设方一味揽权,政府少数监督员不肯放权,监理说话力度越来越小,生存空间一压再压,今后监理的路该走向何方?

现状六:从事监理工作的人越来越多,管理水平业主不认同,社会不认同。按照我过目前监理规范要求,总监必须是经过全国监理工程师考试合格具有工程类注册职业资格的人员担任,总代或专业监理工程师可以是工程类注册人员,也可以是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担任,监理员则是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并经过监理业务培训的人员担任。随着我国文化教育普及,当年独生子女政策响应,现在任何一家孩子几乎上了中专和大学,由于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总监、总代分别只有一名,大量的工作均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去执行,加上我国目前监理注册人员较少(2016年末253674人)大部分工作交由未注册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去完成。有的从事建筑土木专业很少,实践经验缺失,一毕业就开始从事监理工作。有的项目招投标是一班子的成员,现场监理又是一班人员。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有的甚至派个别懂监理,其余都是社会聘请非专业人员。相当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愿选择注册的监理工程师,宁愿选择刚出校门的年轻人,这就出现业主认为监理不如他们,管理部门认为监理管理不到位、水平差,这就是整个社会对监理工作不认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和相当长时期内将阻碍我国监理事业健康发展。

现状七:监理单位挂靠现象普遍,一个总监担任多个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获得监理业务无外乎几个途径:业主请的,别人介绍的,领导打招呼的,地方保护主义或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的。而通过走正常程序获得的监理项目几乎微乎其微。有的本来不做监理的,凭个人关系,借用社会资源,聘用几个人,挂靠别人监理公司牌子,这样成本低,获得利润高,有的监理单位本来只有乙级资质,通过关系他搞到一个必须要甲级资质才能具备监理业务资格,于是只有挂靠打别人牌子。有的本来就不是做监理的,业务接下来了,一个总监担任多个项目负责人,其余人是社会七拼八凑,业主经常找不到人,行政部门检查监理不到岗,管理不到位,监理协会或主管部门抽查,现场管理混乱,监理资料不齐全,不同步,管理工作漏洞百出。一些正规监理企业面临大部分监理业务流失,存在生存危机。从这乱象反映出我国监理市场竞争不规范,多方干预畸形市场竞争环境,利益趋使改变了监理制建立的初衷,违背了监理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给监理在社会造成极不利影响,让人觉得监理只是为了挣钱而不是提供高智能社会服务。

现状八:监理人员流动性较大,现场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面对有些项目不敢管。有人做过比较,目前在我们武汉,一个项目监理的月均工资是1.2万元左右,一个完全胜任的施工员工资是8千元左右,而一个总监理工程师6千元左右,一个监理工程师4千元左右,一个监理员3千元左右。由此可见,总监理工程师与项目经理的职责相当,工资却只有项目经理的一半,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个施工员持平。监理工程师的工资就更低了,由于监理人员待遇低,企业想留住,必须付出超过别人单位更高的工资,否则监理人员工作稍不顺心他就会跳槽。有的监理企业抱怨,自己公司各种制度健全,经常搞职工培训,可过完年后又有少量监理人员走了,面对这种情况,监理企业真的是有心无力。有的监理人员在岗位上不好好工作,上班迟到早退缺岗,该自己履行的职责不履行,一旦自己管的项目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立马走人,换个地方又开始做监理,企业真奈他不何。有的监理企业面对业主与承包商关系密切,有时自己的业务都是承包商介绍的,对施工不敢管、不敢说,做的都是表面工作,工程质量、安全听天由命,工程不出问题一团和气,一旦出现问题相互推诿,这就是社会中传说的项目请不请监理无所谓,有没有监理照样干,只不过是国家强制要履行监理签字手续。由于监理待遇低,工作不积极,遇事不敢管,造成监理不作为,监理不作为造成社会对监理不认同,监理社会地位无法提高,如此反复,恶性循环,监理永远原地打转,停止不前。

現状九:监理企业不能很好履行合同,专业不全面,不能胜任日新月异的建筑工程。据了解我们大多数监理企业管理的目标不明确,只制定了年度要创收多少监理酬金,创多少利益,以及安全、质量目标等,但对企业未到发展没有规划,在人才引进,企业发展壮大方向没有目标。现行监理体制告诉我们,监理单位最高级别是综合类甲级,很多监理企业一旦达到就心满意足,没有更高追求,在国内还有监理市场,一旦走出国门要想承接监理业务,与国外咨询公司抗衡,可以说难上加难。再有的监理企业制度不健全,对项目管理实行以包代管的方式进行,项目监理部如何开展工作,只凭监理工程师日常工作经验,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明确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对监理部常常疏于管理。有的监理单位土建工程师较多,关于机电、消防、设备等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监理工程师严重缺乏,加上目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监理单位由于人才储备不足,教育学习培训未跟上,往往是派几个土建工程师,似懂非懂,建设方问这个不懂,问哪个不知道,很大程度暴露出监理提供的高智能技术服务初衷大打折扣,达不到业主应有的需求,岂能让业主对我们监理放心,达不到社会的需求,被社会认可,监理的地位又如何提高?

通过上述分析监理现状,笔者认为出现目前监理走向被动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制度本身的原因:由于监理制是在我国计划经济逐步转化为市场经济的阶段提出来的,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政府的强制性,在我国全面强制推行已有22年,在实施过程中很多方面与我国现行全面开放世界格局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多元化市场经济相违背。我们必须与世界接轨,采取一种新型的项目管理机制逐步代替建设工程监理制。

2、业主方面的原因:监理制打破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项目管理设立指挥部由业主独管局面,但他们不愿放下自己的权力,把原来本属于自己的权力现在交给别人,观念上接受不了,放心不下,因而在监理实行过程中处处设限,让监理手脚无法施展,导致监理成了名副其实的傀儡,发挥不了监理应有的作用,违背了监理制建立的初衷,这种思想与二十一世纪提出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理念相违背,从而有必要打破这种僵局,找一个更新的体制要取代建设工程监理制。

3、政府方面的原因:监理制建立的初衷是让监理做好政府的帮手,实施对国家政府投资项目的微观管理,通过对工程实施阶段进度、质量、投资、安全管理,从而对项目实施监督,达到项目质量安全有保障,投资效益最大化,分担政府宏观管理的风险。事实上由于政府相当多一部分人认为原由政府监督做的工作由监理做了,他们的角色是警察、判官,但实际工作中他们成了参建的‘第四方, 从来不放弃手中的权力,在工程上说一不二,正是这方面原因,监理的话说权越来越小,但对工程责任越来越大,最后造成局面政府什么都要管,监理什么都不想管,根本发挥不了监理制的优越性。要想改变这个局面,政府要下放权力,规定哪些工作由监理完成,哪些工作由政府完成。

4、监理企业自身原因:

4·1从事监理工作门槛低,导致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国家采取一种新的体制,重新提高监理从业门槛,让一些一本万利的小微企业要么选择陶汰,要么选择重组;

4·2市场不良竞争导致监理单位挂靠现象普遍,监理单位总监担任多个项目负责人。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查处力度,对于本来不是从事监理行为或超越资质监理企业要一查到底,政府建立企业和个人诚信档案,采取曝光和经济处罚相结合,让违法者付出沉痛代价;

4·3监理人员待遇低,导致件容易工作岗位流动性打,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过于密切,造成监理人员不敢管,国家实行新的体制后,相应门槛都提高了,监理人员待遇也自然上升,新的体制克服旧的体制弊端,同时也克服了施工单位与建设方过于密切造成监理人员不敢管的局面;

4·4监理企业管理目标不明确,制度不健全,专业不全面,不能胜任日新月异的建设工程,新的体制要求监理企业必须从各方面规范企业行为,达到各种人才储备标准才能从事一定规模监理业务,否则就淘汰或重组,到那时不同的监理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自身企业发展目标。

只有变革,监理发展才有目标,才有方向,才有出路。让新的体制逐步代替旧的体制,逐步淘汰监理制,监理未来走向那就是实行国际上推行的项目咨询制。所谓项目咨询制,就是从项目的立项、咨询、估算、项目申请评估等环节开始,到项目全部建设投产使用,为业主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建设服务。项目咨询制完全摆脱了政府的强制性,由市场来决定,企业来选取。有的同志可能会担心,如国家取消了监理制,业主可不选择监理,但国家可在此方面制定一些优惠政策,约束业主自主选择咨询公司,这样监理就充当律师的角色,全权代理业主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到那时国家应出台一些政策,哪些规定由业主自身完成,哪些必须由项目咨询公司完成,责任和义务在咨询合同中明确。这样避免了业主排挤监理的尴尬局面;由于咨询公司是建设方聘请的,全权代理建设方管理工程建设服务,与建设方再密切的承包商也只能听从咨询公司。咨询公司获得咨询业务可以接受业主聘请,也可通过招投标获得。咨询公司在我国并不陌生,但要建立与世界接轨咨询公司不是一蹴而成,他必须经过项目试点,监理制与咨询制并存,与國际完全接轨建设咨询制三个阶段,首先关键必须在几个大城市,北京、上海等试点,或利用国家重点工程试点,从原来的施工阶段监理逐步转化为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通过对现有的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及项目管理单位,进行合并、重组、整活、升级逐步形成对项目实施全寿命周期管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咨询企业,在相当长时期内建设监理制将与建设咨询制并存,业主在此期间根据项目需要可选择建设监理也可以选择建设咨询,但国家应为推行建设咨询制提供更多优惠政策,政府要下放更多的权利,达到逐步淘汰监理制,最终以新的建设咨询制代替建设监理制,逐步完善我国建设体制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宏亮.中国式监理制度的未来之路。

[2]赵旭东.2015年1月4日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

猜你喜欢

承包商业主监理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业主社区的兴起及其自主治理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