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指导要素体系刍议
2018-07-18段琪宗毅
段琪 宗毅
摘要: 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得到了更多创新创业训练机会,高校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效果值得探索。当前,主要暴露出大学生创业基础素养亟待提升、高校配套政策和支持力度有待优化等问题,需要高校从增强认识教育以端正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价值观、完善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训练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等层面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指导要素体系。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 students get more opportunities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It is worth exploring how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At present, it is mainly exposed that the basic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needs to be improved urgently, and the supporting policies and support effor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be optimized,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valu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improv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knowledge and skills training system,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security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guiding elem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system.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高等教育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higher education
中圖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6-0185-03
0 引言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既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实践和创业训练机会,也对高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创业教育的本质不仅是解决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成为创新型综合人才[1]。创业教育在推进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了教育质量不理想的问题[2],且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3]。研究者在工作实践中也发现,当前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训练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高校尽快构建一套适宜于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工作体系,以促进其创业能力的提升。因此,本研究结合工作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指导工作体系的要素进行探讨,为优化当前的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1 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主流的创新创业训练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即通常简称的“大创”)、“挑战杯”的分支“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又被称作“小挑战杯”),以及由地方教委举办的创业大赛和由企业冠名资助的创业比赛等,高校几乎每一学年都会发布2个以上创业训练的项目通知。但此类训练一直存在“场面热闹、实效欠佳”的诟病,有学者认为是由于高校与社会对创业教育的关注视角不同造成的[4]。根据研究者的工作经验,从大学生自身表现与高校两个层面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
1.1 大学生创业基础素养亟待加强培育
按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基本流程步骤,大学生在参与训练过程中主要暴露出如下问题:
1.1.1 选题易脱离实际需求
在进行项目评审及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在选题时较容易脱离实际,缺乏真正的实践意义。本研究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创业训练的目的,在选题时缺乏系统的调研和思考过程,导致选题存在缺乏实际运用意义、创新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1.1.2 文本功力亟待改善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部分大学生认为文本内容才是最重要的,而忽视文本格式,但文本格式却能够直观反映工作态度。文本功力不足主要有以下表现:①忽视文档格式,出现字体、字号、行间距、标题风格不统一等,整个文本看起来非常凌乱;②语言表达过于口语化、网络化,存在语句不通顺的情况;③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逗号、顿号不分,或者滥用句号等。当然,这一现象也不仅存在于高校创业项目的申报书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平时作业、毕业论文中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1.1.3 对创业过程认识不清
例如,有些项目组会提出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的目标和规划,并认为“我们可以找投资人”来解决当前资金不足的问题,这表明大学生对创业的路径、投资人等概念都非常模糊。但是,如果创业者缺乏对市场的系统考察分析、对市场前景的合理预判、现实资源的整合与统筹等过程,则很难开始真正的创业。
1.1.4 意志力和执行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创业本身是一个非常艰苦、复杂的过程,虽然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通常较小,且只作为训练,但是基本能够折射创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协调多方资源、做好宣传推广、营销策划、团队培育等,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和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在实践中发现,有的大学生还缺乏良好的意志力和执行力,对协调资源存在畏难情绪、难以均衡课业与创新创业训练的时间等,导致项目执行效果差强人意。
1.1.5 责任心不足
部分学生在大三时申报项目,但由于获批项目的执行期通常是1-2年,意味着当项目进入关键执行期时,这部分学生已经进入大四。因此,存在个别学生因为要找工作、考研等原因而退出训练的情况。这反映了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还有待提升,因为一个项目的成功申报,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努力,还有指导老师的付出、学院和学校层面的支持。同时,被推荐至市级或国家级的项目,如不如期执行,对学校在该领域的信誉也有不良影响,但这一点有并没有被学生充分认识到。
1.1.6 团结协作能力有待加强
创业训练项目通常需要5-7个人左右的团队,因此团队协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方面仍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在实践中观察到,项目负责人比较容易出现两种状况:一种过于强势,认为“我是负责人,大家都要听我的”;另一种则过于“老好人”,不好意思提出与大家不同的意见,往往是总结其他人的意见,选择一个中庸的方案。这两种行为模式都不是好的领导模式,作为领导者,要能统筹整个局面,把握好项目的执行方向,确定工作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安排好各团队成员的职责,提高效率。
1.2 高校配套政策和支持力度有待优化
1.2.1 硬件支撑条件还较为薄弱
例如,有的创业训练项目需要一定的场地来开展业务或安置设备等,但有时在学校里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场地。在这方面,高校应当优化资源配置,尽可能的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否则,这方面就产生了矛盾,即大学生在申报项目时明确提出需要场地,项目也顺利通过评审,但在执行时却无法实施,这确实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任务指标的完成。
1.2.2 创业认识教育相对匮乏
创业认识是指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所持有的价值观,是贯穿其创业活动的指导思想,影响其创业表现。但是,目前高校还较为缺乏系统的认识教育体系,容易导致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未能给大学生树立端正的训练价值观,让部分大学生在申报项目时功利性较强,对于训练能带给自己的创新思考力、执行力等方面的价值有所忽视;二是大学生并不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因此在选题的针对性、项目方案的可操作性等方面就可能出现较大偏差;三是不能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学习对创业有重要意义的专业课程,例如,在撰写创业项目申报中,通常需要市场调研、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但是在评审材料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对于这些方面的知识掌握却并不牢固。
1.2.3 创业训练活动实践性相对不足
我国高校创业活动实践性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训练通常是在校内环境进行,有很多情境是与社会真实环境不相容的,一旦走出校门,则很难继续维持。除此之外,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校内创业模拟条件不足,模拟比赛或者模拟活动往往停留在形式层面,学生很少有机会在模拟训练之后接触到真实的创业实践情境[5]。对于这两种现象,都还需要高校帮助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创业训练与真实创业情境对接。
2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指导要素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2.1 增强认识教育,端正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价值观
2.1.1 普及创新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效果,首先应当端正大学参与训练时的价值观。因此,高校应举办创新创业项目宣讲会、基础知识普及教育、创业成功校友经验分享会、组织参观优秀的众创空间、接触项目路演等活动,让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直观的认识,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过程及存在的风险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一环节,有助于筛选出一批更有创业意识、责任心的大学生获得训练机会,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创业活动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创业行动。
2.1.2 引导大学生主动将专业课知识与创新创业融合起来
在开展创新创业认识教育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主动的将专业课知识与创新创业融合起来,鼓励教师在课堂上提示学生本门课程如何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例如,在实践中发现,学过营销策划并掌握良好的学生在撰写申报书时就较为顺畅;珠宝专业的学生将在专业课中学到的专业技术运用到创业比赛中,并且在答辩现场做了技术展示,受到了良好的评价。可见,专业课教育与创业教育应当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使大学生不仅懂创业、想创业,还要能创业,对创业过程有深层次的体验,进一步提升创业能力[6] 。
2.1.3 加强责任感和意志力教育
正如前文分析,部分学生因为大四期间面临找工作、考研等情况,对于已经申报成功的训练项目存在“撂挑子”现象。因此,高校应当提前加强责任感教育,让参赛的学生充分认识到:一旦参与到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来,就需要对自我、其他团队成员、学院、学校负责,不能随意退出训练。创业本身是艰苦、复杂的过程,要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进行适当提醒,鼓励学生坚持努力,不要轻易放弃。
2.2 完善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训练体系,形成“一站式”辅导平台
2.2.1 统筹高校课程资源,形成创业知识“智库”
创业过程涉及到企业设立、投融资、营销、管理等领域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绝大多数高校中都包含在在课程体系当中。目前,有些高校开展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相对较为零散, 缺乏统一教材,而且没有体现梯度式设计[3]。本研究认为,高校首先应当遵循创业过程规律构建创业课程体系,进而统筹现有的课程资源,并公开课程资源安排,让参与训练的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课程进行学习。
2.2.2 开设创业技能训练营,弥补知识教育体系的不足
本研究所界定的创业技能训练,主要指应用与创业实践直接相关的技能教育,包括创新力、盈利点分析、产品设计、市场分析能力、执行力、创业机会识别与获取、商业计划撰写等方面。例如,商业计划书的撰写是大部分参赛者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缺乏专门的指导训练,大学生在撰写申报书的过程中抓不住重点;演讲技能也是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重要一环,在参加评审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参赛学生在介绍项目时逻辑不够清晰,或是在语言表达上显得较为生涩。因此,高校可以借助校内的众创空间开设创业技能训练营,定期开班,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进行培训。
2.2.3 搭建实践平台,为结束训练的大学生提供后续支撑
部分学生有较强的实践需求,需要高校提供平台并给予支持。一类群体是已经参与完成训练,但仍有创业意愿;另一类群体是虽未参与创业训练,但已经切实开展了创业实践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想进一步扩大市场、获得融资等。对此,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单位、大学生实践基地、校友等资源,进一步拓宽实践平台,帮助学生从校园环境输出到社会环境当中。例如,斯坦福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专门的创业实践平台,并提供到新创企业实习的机会。
2.3 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
2.3.1 优化硬件配套环境
一方面,高校可以进一步优化校内众创空间的建设和入驻标准,让更多符合条件的训练团队能够获得入驻资格,既便于开展业务,也有利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创业氛围;另一方面,可以统筹优化校内闲置场地资源,并明确场地的管理部门,优化申请流程,让学生能够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场地申请,提高训练效率。
2.3.2 加强对高校教师指导能力的培育
目前,创新创业训练的主要模式是在大学生申报项目时联系指导老师,由老师对申报书的选题、执行方案等方面进行指导。实际上,大部分指导老师都是专业课教师,并没有深入接触创新创业,因此,在指导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专业性不足的情况。对此,高校应当建立起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指导训练体系,帮助教师为大学生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总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优化体制、完善配置,鼓励教师在潜移默化为大学生传递创新创业的内涵和价值教育,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技能指导体系和实践培训体系,并且做好多方面的保障,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永斌,柏喆.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6):99-103.
[2]罗贤甲,杨树明.论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0(9).
[3]高桂娟,苏洋.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研究[J].復旦教育论坛,2014,12(1):24-30.
[4]周勇,杨文燮.构建以创业计划竞赛为中心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何以可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86-90.
[5]黎春燕,李伟铭,李翠.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模式、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0):17-20.
[6]黄兆信,赵国靖,唐闻捷.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教育研究,2015(7):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