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献

2018-07-18

南风窗 2018年15期
关键词:霸权影子货币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及其规模测算—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贾君怡本文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

中国影子银行包括银行影子和传统影子银行兩部分,其中银行影子业务实质是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过程,改变信用货币数量,因此对物价水平、经济增长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一是银行的微观风险。从对银行影子信用行为机制的分析来看,银行引入的理财产品与用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而创造的信用货币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即使银行通过法律契约将理财产品投资者和企业不规范地联系起来,也无法真正摆脱自己债权人的真实身份,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实质上仍在表内。在信用风险显性化时,银行往往需要承担损失。

二是宏观风险。银行影子业务的实质为贷款,但形式上却体现为其他资产科目,货币当局针对贷款实施的包括信贷政策、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及基于资本充足率的宏观审慎管理等在内的监管和调控,就难以生效,导致系统性风险的累积。

三是影响货币政策调控。在结构性的流动性短缺框架下,货币当局主要依靠银行体系流动性(基础货币)总闸门,实现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调控,银行影子拉长了社会融资链条,其会计记账又不透明、不规范,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增大了银行流动性需求的不稳定性,使得货币当局难以通过控制流动性对货币环境进行调控。这也是造成2013年6月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的原因之一。

银行经营行为的基本特点是可以通过资产扩张创造信用货币,根据银行用以创造信用货币而购买的资产种类不同,可以将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方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方式是银行购买对信用货币持有主体的债权,即贷款。第二类方式是银行购买对第三方主体的债权,如外汇、国债等。银行购买外汇是持有对外国银行的债权,购买国债是持有对财政的债权。第三类是银行给自身购买商品(如购买办公大楼)。

银行的不同资产形式对于创造信用货币来说有很大区别,并非银行所有的资产扩张行为都应当被允许创造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行为,需要纳入法治框架严格管理,即限定银行通过创造信用货币方式购买资产的范围,允许银行购买对客户债权,限制购买对第三方债权,禁止给自身购买商品,以此划定银行创造货币能力的边界,防止银行信用货币创造行为的失控。

对于银行开展的银行影子业务来说,其创造信用货币的方式在表面上是第二类方式,即银行购买对第三方主体的债权,但实质上是第一类方式,即银行购买对信用货币持有主体的债权。由于在会计上将实质为贷款的业务记为其他科目,导致会计反映的基础信息不准确,监管部门根据会计数据再对这些已经混淆的科目进行监管,其难度就会明显加大。

与“存款准备金”制度不同,“资产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按照银行不同资产的风险特征,要求其持有一定规模的在中央银行存款。在规范银行会计的前提下,不同风险特征的资产归在不同的资产项下,资产准备金不仅可以控制资产风险,更为重要的是,从创造源头(资产而非负债)来控制货币,从而可以提高政策调控的传导效率。

“风险准备金”制度可以将传统影子银行信用行为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相联系,有效约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行为。通过上述两种制度安排,构建对整个影子银行业务的广义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该框架和监管部门的微观审慎管理等其他政策相结合,共同形成完整的影子银行管理的法规体系。

霸权衰退、公共品供给与全球经济治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程永林、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黄亮雄本文节选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5期

霸权国实力越强大,越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公共品并维持霸权收益。但是在威慑其他国家以维持霸权的过程中,霸权国也要损失一定的效用。

霸权国相对实力越强大,越倾向于索取剩余效用,不劳而获的偏好也越强烈。由此必然出现对霸权实力的过度追求、大力压制现实或可能的竞争对手,从而防止霸权收益的流失或受损。

霸权国为了保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霸权依赖和体系稳定,必然会陷入公共品供给困境。此时,霸权国要么选择战争等非经济手段继续强制性地维持霸权收益,要么被迫放弃霸权地位,将权力让渡于体系内更为强大、更具竞争力的新兴国家或国家集团。

相应地,本文为中国提出的博弈策略和政策建议是:

其一,虽然美国霸权的衰退和更替是逻辑演化和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会立即实现,相反会经过复杂的反复较量和多轮博弈,中国需要增强战略耐心和定力。中国在提升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时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实力、投入—产出比和战略透支的风险。

其二,常规、长期、可控的冲突与博弈将成为中美在全球和地区层面互动的常态,中国需要提升战略预判与谋划能力。知雄守雌、避其锋芒、静待时机仍然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上策。

其三,中国是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受益者,博弈策略的定位是建设和维护现有体系,而非挑战和颠覆这一体系。中国需要防范美国对现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创造性破坏,防止形成更有利于美国维护其霸权利益的新机制和新规则。中国的占优策略是以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为核心目标,等待对手误判或犯错,运用有理、有利、有节的博弈策略、斗争与合作交替使用的权变策略,积极推进权力与责任相匹配的公共品供给的增量型改革。

其四,伴随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博弈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将会形成倒逼机制。其要求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形成一套能够被大多数国家广泛学习和效仿 的软实力体系。

其五,中国要善于借助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和平台,通过非零和博弈将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不断转化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制度权力、塑造力和影响力。

税收负担、财政补贴与企业杠杆率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李建军、张书瑶本文节选自《财政研究》2018年第5期

流转税负会显著提高企业的杠杆率,而所得税负对企业杠杆率影响不显著,相比国有企业,流转税负对非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更大; 财政补贴会显著提高企业的杠杆率,且在所有权上具有异质性,财政补贴对非国有以及地方国有企业有显著影响,而对央企无显著影响。

我国企业承担着大量的流转税,与企业所得税不同,一般而言企业无论是否盈利基本上都需要交纳流转税,对企业来说是无法避免的现金流出,相对较高的流转税负将提高企业的杠杆率。

当前,我国的法律制度体系还不完善,财政补贴成为重要的声誉信号,企业获得财政补贴相当于得到了政府的隐性担保和扶持,更容易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从而影响企业的杠杆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分别扮演好“股东”和“市场监管者”两个角色,不能混淆。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消减政府对不同产权特征企业的非规范性干预,使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和央企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竞争与发展,发挥市场机制在企业资源配置和投资决策中的决定性作用,改变非规范制度引发的企业杠杆率的提高,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持金融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霸权影子货币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量子霸权”之谜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谁不在谁不在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