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格尔》草原上流传的蒙哥族史诗
2018-07-18黄适远
黄适远
站在草原上,就喜欢倾听蒙古托布秀尔(一种弹拨乐器)的声音,浑厚、苍凉。所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托布秀尔的声音也仿佛穿越了时空。草原是雄浑而阳刚十足的,蒙古族就在草原的怀抱里成长、吸收着草原之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一如草原的亲切和温暖,即使走得再远,只要唱起《江格尔》,山川必定柔软,天空必然湛蓝,人们的心灵则更加高远。
蒙古族的《江格尔》与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中国三大英雄史诗,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西方怀疑中国没有史诗的时候,三大史诗的出现再现了中国游牧民族的辉煌历史。
《江格尔》主要流传于新疆蒙古族聚居区。多数学者认为,《江格尔》最早产生于中国卫拉特蒙古部,17世纪随着卫拉特蒙古各部的迁徙,也流传于俄国、蒙古国的蒙古族中,成为跨国界的大史诗。中国蒙古族大型英雄史诗,已经搜集到的共有60余部,长达10万行左右,是以英雄江格尔命名的。《江格尔》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漫长,变体约有200多种,到17世纪初,《江格尔》基本定型。新疆《江格尔》分布于南疆的巴音郭楞、北疆的博尔塔拉、伊犁、塔城等地,流派不同,故事情节各有特色。
《江格尔》是由数十部作品组成的一部大型史诗,除一部序诗外,其余各部作品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独立成篇。开篇是一部优美的序诗,它介绍了《江格尔》的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并且揭示了全书的主题思想,是史诗的楔子。
史诗《江格尔》主要讲述了江格尔汗率领12头雄狮、32位虎将和6000多名勇士征战四方的故事,叙述了他们降伏妖魔、抵御外强、驰骋疆场、英勇杀敌,建立一个没有战争、没有邪恶、没有疾病、没有饥饿,人们青春永驻,草原四季常青,牛羊遍山,充满欢乐的“宝木巴”的经过。宝木巴“没有冬天和严寒,四季如春阳光灿烂;没有痛苦和死亡,人人永葆青春时光;没有潦倒和贫穷,只有富足和繁荣;没有孤儿和鳏寡,只有兴旺和发达;没有动乱和恐慌,只有幸福和安康;珍禽异兽布满山头,牛羊马驼撒满草原;和风轻吹,细雨润田”,反映了蒙古族人民淳朴、善良、美好的愿望。
史诗的主人公江格尔两岁的时候,凶狠暴戾的敌人莽古斯,侵占了他的家园,杀死了他的父母,江格尔从此成了孤儿。为了给父母报仇,在他三岁那年,跨上神驹阿仁赞,开始征战四方,七岁时开始建功立业,宝木巴地方的臣民把他推举为可汗。但是莽古斯不甘失败,经常伺机侵犯宝木巴国。江格尔率领他的32位虎将和6000多名勇士,保卫了宝木巴,扬名四十四国。经过艰苦的征战,江格尔以他非凡的才能,建立了一个“理想国”,在这里,他的人民长生不老:他的国家四季长青;他的家园没有冬天和夏天,始终散发着春天和秋天的气息。
《江格尔》的故事繁多。一是结义故事。叙述的是英雄们经过战场上的交锋,或者经历过各种考验结为情同手足的盟誓弟兄的事迹。二是婚姻故事。通过江格尔及众英雄娶亲的各种经历,展示出他们非凡的本领和高尚的品德。三是征战故事。描绘的是以江格尔为首的英雄们降妖伏魔,痛歼掠夺者,保卫家乡宝木巴的辉煌业绩。
蒙古族民间对《江格尔》的流传一直有一种说法令人深信不疑:在土尔扈特人西迁到伊吉勒河之前,有一位牧羊老人,能背诵当地流传的所有的《江格尔》。他每学会一章,便在自己的怀里放进一块石头。最后,他共揣上了70块不同颜色的石头。《江格尔》70章之说就是由此而来。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有蒙古族12000多人,他们便是迁回的土尔扈特人后裔的一部分。历史上的迁徙伴随着《江格尔》,深深镌刻在他们的血脉里。
《江格尔》至今主要是靠民间的“江格尔奇”用口授心传的方式,代代传承。那些能通过歌声唱出5章以上《江格尔》的歌手才有资格成为“江格尔奇”,他们是草原上最受欢迎的知识传播者。“奇”,蒙古语意为专门演唱史诗《江格尔》的民间艺人,这个称呼表达着游牧民族对自己歌手的热爱和崇敬。这些江格尔奇是鲜活的《江格尔》传承人,他们以超群的记忆,丰富的知识,受到牧民们的尊重。和布克赛尔县80多岁的加·朱乃就是著名的“江格尔奇”,他不仅会演唱30章回的《江格尔》,而且还有完整的文字记录,这在《江格尔》研究史上是不多见的。他被国际史诗学会主席、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卡尔·约瑟夫称之为“当代传唱《江格尔》史诗的杰出代表,是大师级的民间艺人”。
演唱《江格尔》是蒙古族重要的文化生活,每逢喜庆节日,都要请江格尔奇唱。在蒙古族的生活中,演唱和聆听《江格尔》是全民性的活动,不分性别、年龄,大家都爱听。这种活动一般都是在冬日长夜的炉火旁给牧民们演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江格尔奇”演唱《江格尔》,至今依然严格保持着诗的韵律美,中间无道白,4行至15~16行为一小节,稍作语段停顿后再唱。江格尔奇要尽自己所记连续不断地一次唱完,听的人也要聚精会神一次听完。过去,每当一位江格尔奇来到村子时,刚吃过晚饭,孩子们就已经围上来恳求他说唱《江格尔》,但孩子们往往是听了一半就打盹睡着了,大人们一直要听完。对大人们而言,如果不听完就去睡觉的话,那是要折寿的。那时的人们相信,演唱《江格尔》的时候山水神灵都来听,自己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敢在江格尔的歌声中酣然睡去。对于《江格尔》在蒙古族民众中的影响,就如一位诗人所说的那样:在蒙古族人民的心里,《江格尔》像一条流淌千年的河流,从遥远的古代奔流而下,流向天山南北,长久地回响在草原深处,回响在蒙古包里,世世代代滋润着蒙古族儿女的心灵。
《江格尔》作为我国蒙古族人民口头流传的一部长篇巨著,也是他们世世代代的生活经典。它由许多英雄故事所组成,每一个英雄故事成为独立的一章。章与章之间,有的有情节的连贯,有的则没有时间顺序。这部史诗有贯穿始终的正面英雄形象,中心人物是江格尔,其次是众多英雄如洪吉尔、阿拉谭策吉、萨纳拉、萨布尔、明彦等。至今为止,这部史诗的篇章,还没有准确的数字。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大规模搜集和记录《江格尔》的工作,至今已有境内外多种文字的版本刊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今天,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这部史诗最初主要流传在新疆西蒙的卫拉特之中,同时在前苏联境内的伏尔加河(原名伊吉勒河)的卡尔梅克人(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中也流传。土尔扈特部的老家原在肯特一杭爱山一带,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军大举西征,新疆天山南北的维吾尔族、新疆西北巴尔喀什湖一带的哈刺鲁,新疆伊犁河流域及塔里木河流域一带的西辽均被征服。土尔扈特部是在西征后于13世纪末迁至阿尔泰、塔城一带居住,所以史诗《江格尔》经常出现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等地名。由此,学者们断定《江格尔》起源地在新疆。但起源的时间至今还没有肯定的说
法,有说在奴隶制兴起以后,有说是封建领主制时期,但较多的研究者仍然倾向于前者。
土尔扈特部是和《江格尔》一起回归祖国的。1729年(明崇祯二年)土尔扈特部的领主和鄂尔勒克,因受准噶尔部的领主哈刺忽刺的威胁,率土尔扈特人西迁,共有五万户25万人,在伏尔加河下游驻牧,后来这部人被称为卡尔梅克人。他们迁徙时,同时带去了他们的文化财富《江格尔》,并继续传唱。清乾隆年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为摆脱沙俄压迫,于1771年7月率部回归祖国,起义当时有17万人众,东归回到祖国时只剩下7万余人,谱写了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诗。清廷对土尔扈特部返归祖国的爱国正义行动十分重视,乾隆帝多次接见和宴请渥巴锡,对其部众也给以牛羊粮食、衣裘庐帐,并亲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文两篇,立碑于河北省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内。在新疆和静县城街心公园的正中央,耸立着一座巨型汉白玉雕像,手持戟枪,顶盔亮甲,骑在白龙驹上,他就是民族英雄——渥巴锡汗。
《江格尔》内涵丰富,想象奇特,风格古朴奔放,作为一部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如描写江格尔,反复铺叙了他苦难的童年与艰苦的战斗经历,把他描写成一位机智、聪明、威武、能干,深受群众拥戴,为宝木巴事业奋斗不息的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江格尔》描写最成功的英雄形象是洪古尔。史诗饱含感情地叙说洪古尔身上集中了“蒙古人的99个优点”,体现了草原勇士的一切优秀品质。他有山鹰般勇敢精神,有顽强不屈的斗志;他热爱家乡、热爱蒙古人,不畏强暴,为了宝木巴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突出地体现了蒙古民族顽强坚定和英勇尚武的性格。《江格尔》运用丰富优美的卫拉特民间口语,融合穿插蒙古族古代民歌、祝词、赞词、格言、谚语,以及大量采用铺陈、夸张、比喻、拟人、头韵、尾韵、腹韵等,描绘了洋溢着草原生活气息的风景画与生活图景,通过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生动的艺术形象,体现了蒙古民族特有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在艺术风格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富有想象力,再现了那些波澜壮阔、弯弓射大雕荡气回肠的景象和历史画面。
在新疆的卫拉特地区,散文体的“英雄故事”有了生存的空间。但是著名的民间艺人有的已经过世,在世的也都已经年届高龄,面临着“人亡歌息”的危险。多年来,新疆有关方面抓紧对《江格尔》传承人和资料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使这部宝贵的史诗在辽阔的大草原上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