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策略与实践
2018-07-18郭志勤刘永峰张雅静
郭志勤 刘永峰 赵 鹏 张雅静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科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1],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国内外石油工程技术企业都构筑了系统化的研发体系,以保证持续的科技创新,并最终实现科研与市场的对接,因为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成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形成生产力,推动石油工程技术企业发展壮大。
1 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石油工程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肩负着技术创新、支撑企业发展的重任,科研任务来源于市场,服务于市场,只有做好科研与市场的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支撑企业发展,才是自身科技创新的价值所在(图1)。因此,对于石油工程技术企业的科研院所来说,科研项目从立项到攻关再到成果转化,才是一个项目研究的完整过程。其中,成果转化是科技攻关的最终目标,对石油工程技术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
图1 科研项目与市场关系图
目前,石油工程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在科研与市场对接中依然存在问题,成果转化成为科技工作的瓶颈。分析其原因:一是有些项目在立项时没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应用导向不突出;二是部分研究重视理论研究,轻视实际成果的转化;三是研究人员对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导致企业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获得的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未能创造出经济效益,一边是专利拥有量逐年增加,另一边是大量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科技成果多,成果转化少,形成产业的更少。据了解,在知识产权领域,专利权维持有效时间,代表了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国外维持时间10年以上的有效发明专利达22.8%,国内2017年维持时间10年以上的有效发明专利仅为4.6%[2]。
因此,如何做好科研与市场的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科研人员既有“获得感”又有“成果感”,是石油工程技术企业科研院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2 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侧 重点
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程院)作为中国石油集团技术服务公司下属的一家科研单位,近年来在如何实现科研与市场的有效衔接,加快成果转化方面不断探索,效果良好,科技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开始显现。
2.1 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工作方向
工程院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为目的”的思想指导下,于2016年提出了“市场引领,创新驱动,工艺主导,合作分享”的发展理念(图2)。明确科研立项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全院科研人员的思想和认识在这一发展理念下得到统一,科研合力逐步形成。
图2 创新的发展理念
2.2 完善研发全过程管理,突出科技与市场的 衔接
在项目立项时,严把立项关,没有市场需求的坚决不立;研发过程中,重视过程控制,加强项目关键节点论证,保证研发质量;验收时,明确现场实施效果是考核研发指标的最重要标准,未进行现场测试的产品不能参加项目验收。在产品、技术定型阶段,建立产品档案,保证产品质量;在产品、技术现场应用阶段,建立技术服务档案,提升技术服务质量。两年来,工程院用贴近市场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开拓了市场。
2.3 推行合作与联合研发,提高项目研究质量
为提高项目研究质量,缩短研发周期,采取开门办院的方针,请进来,走出去,建立起了“开放式”合作研究的自主创新体制。近年来,在进行国内外同行技术交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与油田公司联合攻关、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渤海钻探)内部兄弟公司相互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开展了工作(图3),收获颇丰。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在油田化学、钻完井工具领域培育出诸如压裂用添加剂、膨胀筛管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核心技术、特色技术,促进了工程院持续稳定发展。
图3 “开放式”合作与联合研发
2.4 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激励机制,促进成果转化
为有效引导工程院科技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产业项目的快速成长,2016年出台了《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成果转化奖励办法》,对科技成果形成产业、取得经济效益的研究团队进行奖励,凡在科技创新中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形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当年经济效益突出的,均可申报奖励。
3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的成效
3.1 科技创效成效显著
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实施当年(2016年),工程院科技创收达5000多万元,相比上一年翻了一番,9项科技项目获得成果转化奖。2017年成果转化与应用更是成绩斐然,科技创收达到1.04亿元,实现创收再翻番,有25项科技项目获得成果转化奖,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集团公司)成果转化奖4项(图4和图5)。
图4 2015—2017年科技创收情况
图5 2015—2017年成果转化奖奖励情况
专项奖励极大调动了科研人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钻井液防漏堵漏技术、膨胀筛管防砂完井技术、压裂用添加剂、钻井提速工具、高温高压压裂封隔器等新增技术服务能力和应用规模大幅提升,产品销售量显著增加。
3.2 科技支撑作用显现
石油工程技术企业科技工作既要解决当前生产技术瓶颈问题,更要支撑企业发展[3],工程院下属几大技术中心和项目在这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例如:
钻井技术研究中心在钻井综合提速工具方面,加快研发和现场应用,现已应用200口井(262井次),总进尺为17.56×104m,应用井段机械钻速平均提高46.8%,缩短钻井周期12.5%,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该中心一举扭亏为盈。
固井技术服务中心的易钻浮箍浮鞋及固井胶塞在海外及国内二连等市场应用2952件,效果良好,2017年创收2300万元,实现了连年盈利。
酸化技术中心的碳酸盐岩储层连续油管酸化用核心处理剂,形成酸化用转向剂、缓蚀剂、多效添加剂等定型产品,在伊拉克现场应用40口井,成为该中心新的经济增长点。
压裂技术中心的页岩气低摩阻压裂液体系及添加剂产品,在四川长宁页岩气田销售压裂液16.47×104m3,创该中心成立以来产品销售的新指标。
完井工程技术中心的套管内膨胀筛管防砂配套工具已在伊朗南部油田成功应用5口井,防砂成功率100%,实现了工程院海外市场新突破;高温高压压裂封隔器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累计完成现场施工110井次,工具销售创收千万元,已成为该中心收入稳定的服务项目。
油田化学技术中心的钻井液防漏堵漏技术成功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实现收入上千万元。
3.3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激励政策的导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热情,助推工程院科技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科研人员立项积极性高涨,承担科研项目数量持续上升(图6)。2016年全年承担各级科研项目70项,2017年增长到104项,2018年预计将达到110项,数量逐年增加,渤海钻探公司级以上项目也在持续增多。据统计,工程院获授权发明专利2015年为7项,2016年增加到24项,2017年达到31项,发明专利逐年增加(图7)。
图6 2016—2018年承担项目情况
图7 2015—2017年获专利授权情况
近年来,有更多的项目从室内实验或现场试验性应用走向现场应用与服务,推动了科技创新获奖级别和数量的不断提高,从2016年开始,工程院获得省部级奖和渤海钻探公司一等奖的数量逐年增多,2017年还新增了4项集团公司成果转化奖。
4 对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些 思考与认识
(1)科技工作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为目的”的指导思想,坚持“市场引领,创新驱动,工艺主导,合作分享”的发展理念。
(2)在科技攻关上,要贴近市场,不盲目求高求新,用最适用的技术服务于市场。
(3)鼓励石油工程技术企业的生产服务单位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中。
生产服务单位提出课题,科研院所去研究攻关,这样,研发针对性强,成果转化更容易成功。研发主体与使用主体之间利益关系要明晰,使研发到转化的各环节双方均受益,如在项目推广应用阶段,增加使用方的补贴。
(4)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的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热情,充分体现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价值,让科研人员既有“获得感”又有“成果感”。
具体操作中,可以考虑成立以专家命名的科技攻关或技术创新工作室,让科研人员获得更多的荣誉;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和专利的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实施职务成果混合所有制[4],激发科研人员的科技攻关热情;探索个人和单位之间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5],激发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