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2018-07-17黄博民
黄博民
摘 要: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语文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种新式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井喷般竞相涌出。其中,情感教育法是最适合开展语文教学的好方法之一。主要就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阐述,以期能给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带来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有效策略
一、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设置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就像话剧里的开场,如果开场精彩,那么接下来的表演观众一定会特别期待,同理,将这个比喻模型带入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要是设置得漂亮,那么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必将会充满期待。为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堂导入对于上课的意义,结合自身的教学现状,对课堂导入进行重点设计,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举个例子,在学习《羚羊飞渡》的时候,教师不妨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设置课堂导入,讲一个和《羚羊飞渡》有些相像的故事:有个屠夫抓住一只非常肥硕的穿山甲,正准备将它拉直宰杀,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把它那蜷缩的身体拉开。后来,屠夫急了,抬起穿山甲就往地上猛摔,因为据他的经验,穿山甲只要被摔疼了自然会把身子展开。不料,连续摔了好几次,摔得屠夫都要没力气了,穿山甲非但没有展开身体,反而在这种境遇下越缩越紧。屠夫不甘心,于是用铁钳夹住它,将它放到火盆里炙烤,可是,即便烤得它鳞甲尽脱,焦味弥漫,这只穿山甲依然保持着原状。这下,屠夫彻底没辙了,只好无奈地叹口气,然后用铁钳将它从火盆里拣出,扔到一旁的沙地上就去忙别的工作了。不想过了一会儿,那被丢弃的穿山甲竟在沙地上慢慢伸开了身子,旋即把眼睛一眯,身体在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之后便彻底没气了。一旁的屠夫一脸骇怪,正要走近这只穿山甲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刚才那种状况,结果还没走到穿山甲身边,他便突然怔住,原来在穿山甲摊平的肚皮上,正蠕动着一只粉嫩的小穿山甲……故事说完,学生纷纷被穿山甲偉大的母爱所感动,教师在对这个故事做了简要点评以后,就可以将话锋一转:同学们,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和穿山甲妈妈的故事非常相像……就这样,以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设置课堂导入,不仅为即将开展的课文埋下了良好的伏笔,还充分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对课程的顺利推进大有裨益。
二、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中心思想
要想用好情感教育法,教师就必须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中心思想。在日常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自觉对将要教授的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与此同时,还应广泛查阅与之相关联的各种资料,以此来加深自己对该内容的情感体会。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依照自己所查询的资料,试着以作者的视角去品评原文,去揣摩作者写该文章时的意图和情怀,并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和学生们一同分享自己品评时的体会。这一点,在古诗词的讲解中尤为必要。举个例子,在学习《观沧海》这首诗时,如果教师对曹操的背景资料所知甚少,那么则很有可能只会片面地理解这首诗,甚至只将它看作是一首优秀的写景诗,这就导致无法引导学生正确地体会该诗的内涵。而如果学生无法正确地理解该诗的内涵,那么他们也就无法了解曹操的雄心和抱负,使得这首诗的韵味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非常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进而强化了学生与诗篇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学生能真正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意境和美好。
三、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情感教育的渗透。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重视良好课堂氛围的建立。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积极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在上课过程中多投入一些情感方面的内容,像是在上课前让学生观看一段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导学视频,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多以启发性的小故事来进行教学拓展,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要知道,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学生会在不知不觉间接受到情感教育,而与此同时,还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
四、重视学生的情感差异和情感实践
新课程改革以后,语文教学更加强调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此来升华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不过,学生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性格、语文素质、家庭背景、感情经历等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教师不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与探究,借此来达到弥补学生之间思想差距的教学目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而推动学生的共同进步。此外,教师还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实践。比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像观看燕子筑巢、幼蝉蜕皮、蚂蚁“集会”等,借此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增加学生的生活情趣,而随着这样的体会增多,学生在上课时将能更加充分地投入到教师的情感教育中。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非常有利。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师生情感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再加上情感教育,将会使课堂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郑兴林.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
[2]许双柱.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思路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
?誗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