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文解字”助推语文核心素养养成

2018-07-17郑国成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核心素养

郑国成

摘 要:字词基础知识的积累作为一种语文教学的常态形式,历来为众多的语文教师所看重,其形式和内容也是各有特点,各有亮点。注重学生对字词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很关键一环。长久以来,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方式很多时候都出于心血来潮,没有一定的设计和整体的规划,没有系统性的整合。通过“说文解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字词”方面的系统规划和训练,以期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字词积累;核心素养;说文解字

一、语言建构的重要性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最为基础的一个层面。学生最终对语言文字的娴熟运用、语言审美的形成、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都以此为基础才能得以实现。而实际上,学生个体语言的形成也在不断的语言建构过程中加以发展,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起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追溯和语言活动的经验积累,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形成独具个性的言语体验。因此,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选择“说文解字”的缘由

作为语言最基础的构成要素——汉字,是汉民族最开始接触浩瀚中国传统文化的开端。虽说“人生识字忧患始”过于悲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字词在人增长见识、丰富人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而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之一的汉字,其纷繁及灿烂的程度更是人穷尽一生也无法完全领悟的。

当每天行走在大街小巷的时候,我们都能接触大量的文字信息,更不用说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其中大量的信息也都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甚至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流行“网络语言”“网络文字”出现,汉字在以其不同的组合形式及丰富的义项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而文字的泛滥,势必带来的就是文字的滥用和误用,这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实。因此,笔者觉得,让学生通过对文字追本溯源的了解和認识,即笔者所谓的“说文解字”,对文字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对文字呈现出来的魅力加以领悟和鉴赏,不仅仅是为应试,更是为了学生在将来任意的语言环境中,能更为准确地引用和辨别文字,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最坚实的积累。

三、“说文解字”系统化

五分钟,看似很短,但如果每天利用五分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高中三年,仅就积累的量来说就不可小觑。因此,许多语文老师都选择上课伊始的五分钟来为提升学生的字词积累量及各种相应的能力做准备。的确,这一学生尚未从下课休息时间真正进入学习状态的五分钟,如果师生能三年如一日地坚持付出努力,苦心经营,一步一个脚印地训练,必能熏陶渐染,对提升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是有莫大的帮助的。

但笔者认为,不同的学龄阶段,这种积累的形式选择是需要加以区分的。笔者所带的学生阶段为高中语文学习阶段,窃以为,即便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不同阶段,对这五分钟的内容和方式的设定,以及其对学生不同能力的训练也应随年段的区分而有所

区别。

仅就笔者所一直尝试的以“说文解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字词”方面的积累和训练来说,在高一到高三的三年当中,就做了如下的区分:

高一阶段,侧重于学生对字词的积累阶段;

高二阶段,侧重于学生对字词的应用阶段;

高三阶段,侧重于学生对字词的领悟阶段。

唯有教师对整个高中阶段学生某一方面的积累有总体的设计和规划,才能有条理和有步骤地开展相应的字词积累活动,并且坚持不懈,从而对学生高中三年语文的学习起到一个真正的组织和引导的作用,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

四、不同阶段的“说文解字”

(一)高一阶段:“人人说字”

按理说来,上课伊始的五分钟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向同学们展示自我的同时,是不断提升学生自我说写等能力的很好的时机,教师不应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过多的局限和限制。但为了能够让这五分钟更加紧凑,更加有效率,也让学生在准备时有一个方向,在介绍时能有一定步骤参照,笔者觉得还是得从开始施行五分钟积累的时候就为学生提供一些解说模式上的参照和示范。

既然是“说文解字”,笔者就想,那索性就从“字”这个字开始。下面是笔者为学生做的一个简单的可供参照的解说模式。

1.先从“字”的本义入手

会意兼形声;“宀”为屋顶,下为“子”,本义为“在屋内生孩子”。

2.由此再延伸开去它的引申含义

(1)女子产子之后,总要抚养孩子,因此,又可得出引申义“抚育、抚养”之义,如《种树郭囊驼传》中就有“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之句,“字”即为“抚养”之义;

(2)孩子慢慢长大,可以想见,女子长大,要离开父母而许嫁,因此,旧城“女子出嫁”就用“字”,如成语“待字闺中”的“字”即为此义;

(3)男子长大,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标志着要进入社会,不便直呼其名。父母便要给他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因此,“字”便又有“取字”之义。如韩愈的字为“退之”,即是与其名中的“愈”字意义相反,寄寓着父母希望他能进退有度,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

到此为止,“字”字的一些比较特殊的义项即解说到位,其他诸如“文字”“书法”等较为容易把握的义项,就可以不用多做解说介绍。此原则笔者称之为“点到即止”。

笔者的这种示范实际是在为之后学生自己在这五分钟的上台介绍作了一个较为简单的模板,学生课下准备的时候可以参照此模板进行,解说要为全班同学介绍的字时可以有一个基本的

框架。

当然,在进行此解说模式的介绍时,也要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可以采取其他的解说模式来进行介绍。但有一个原则要注意把握,那就是要让介绍的过程条理尽量清晰,能让同学们听完之后有一个较深刻的印象,最好是能方便领会和记忆。

而之后学生在“说文解字”中的表现确实让笔者对他们刮目相看。比如一女生在介绍“比”字时的表现:甲骨文字形,像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如“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引申至“接近、亲近”;再又引申至“近来”……最让笔者欣慰的是,在讲完这个字之后,这名女生顺便举出了相似的字,如“从”“北”“羽”等字,并且还提示后面的同学可以去查查这些字再来给同学们讲讲。从她讲完之后全班激烈的掌声中就可以看出大家对她的认可和赞许。的确,学生总会在我们没有想到的一些地方给我们很多的惊喜,我也赞叹学生不局限于教师设定的框架内的自我创新和拓展。

(二)高二阶段:“文字游戏”

在高一阶段进行了对文字的一些最基本的意义积累后,学生对文字的基础含义有了更多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尝试运用文字,让他们在运用中更好地回顾文字本身,并且扩展对文字的运用范畴的认识,就显得更加水到渠成了。

“文字游戏”的形式其实也有很多,笔者以最普通、最简单的形式作为例子,为学生进行范讲、演示。比如“连字(词)串句(段)”就是其中的一种。学生可以参照这种形式来进行训练,也可以自创他们认为更为有趣的“游戏”。

笔者随意选取了几个字:车、筋、兔、吉、贴。然后让学生将这些字串成句或段,要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之后可以将字再扩展到词,将词串成句或段。以此来训练学生对字词的运用能力。学生在进行串字成句或成段过程中所表現出来的想象力确实也超乎我的预料,但只要他们能将这种串出来的词句加以解释,并且说得让人心服口服,就应该加以肯定。到后来,学生开始自己尝试这个游戏的时候,形式也开始变得五花八门,有随机让其他同学每个人提供一个字或词,再让大家来进行串句段的;有用抽签的方式来看抽到什么字(或词)就用这些抽到的字(或词)进行串句段的;还有把同学们名字中的字用来作为素材的……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不仅收获了创造游戏形式的快乐,更收获了在不知不觉中对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的快乐。我想,这也就达到了笔者当初创设这个课前五分钟环节的目的了。

(三)高三阶段:“品字析词”

经过高二阶段在“文字游戏”中对文字的不断运用训练,学生对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已然有了一定的进步。高三阶段,便可尝试对文字进行五分钟的品味赏析了。

笔者以为,这种品味赏析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文字入手进行品味赏析,或者也可以是进行文字应用的鉴别。笔者就曾尝试引导学生,从他们经常吃、喜欢吃的东西入手来品析、鉴别。看看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吧:曾经风靡一时的“肉夹馍”,学生会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提问:“说说看为什么叫‘肉夹馍而不叫‘馍肉夹?”再比如,大街小巷上的很多广告牌当中,经常可以看到错的用字现象,甚至于电视、影视剧作品中,这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这种文字的辨析主要是想让学生多关注自己身边的真实生活语言环境,让这种切身的文字境遇促动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做现实生活中的文字“有心人”,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分析鉴别的能力。

第二个部分,是学生寻找文学作品中的优美语句进行字词的品析。文学作品的范畴可以很广泛,可以是很多学生手边在阅读的《读者》;可以是时下流行的小说中的时尚语句;可以是生活中随意听到的优美的语句;也可以是经典名著中的经典片段中的词句……文学广博,本就纷繁浩大,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语句分析本就是真正的应试中会涉及到的,其实这种品鉴分析也是为整体的文章阅读理解奠定良好基础的方式之一。

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主动性和自选性是最大的。从高一阶段一开始给学生设定一定的范讲模式,到高三阶段让学生自由地徜徉在文字和语段中,这其实也正是学生核心语文素养养成的良好

途径。

总而言之,学生核心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在语文学习的各个阶段进行不断的积累、训练和领悟。上课伊始五分钟的系统化也是需要教育者在起始的阶段就进行认真思考和规划的,并且在施行的过程中,结合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唯有如此,学生核心的语文素养才能在日积月累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地加以养成,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李绍可.教海探航[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2]叶国炎.让语文课呈现出美的魅力[J].语文教学之友,2006(10).

?誗编辑 李烨艳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核心素养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从出土文字看《说文解字》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