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四步走”模式初探

2018-07-17于波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四步走普通高中导学

于波

摘 要: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但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一线教师普遍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学生普遍提不起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呈现出走下坡路的状态,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将探究地理课堂教学“四步走”模式,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理课堂;“四步走”模式;主体

一、改变普通高中地理课堂传统教学模式

我校为一所县城普通高中,大多数学生中考成绩不高,这些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居于班级的后面,普遍表现为无浓厚的学习兴趣、无强烈的学习意识、无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讲课已经变成了一种无效教学,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为了改变这种无效教学的现状,我先后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例如:(1)增强教师主讲的生动性和精彩性,以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学生听的效果并不明显,只有少数学生能跟住一节课的时间;(2)学生分小组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结果是解决的程度参差不齐,到最后教师还得重讲一遍。后来借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我觉得比较可行,能够解决部分困扰老师的问题,借鉴“导学课堂”的精髓,我又适当做了部分调整,形成了现在我自己的地理课堂“四步走”的教学模式。

二、探索普通高中地理课堂新教学模式

(一)探索新教学模式的目的

为了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不动”到“全动”,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基本的甚至较强的学习能力,从而掌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二)探索新教学模式所遵循的原则

1.遵循“可接受性原则”,量力而为

所学知识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对知识不再望而生畏,在心理上能够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又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才能全部掌握,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2.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层层深入

我设计的“四步走”教学模式基本是按照“由简入难再简化最后检验”的顺序,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完全由自己和同學动手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教师要精讲,尽量缩短时间,不做无用功,不拖泥带水,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有限时间内快速解决问题。

(三)阐述普通高中地理课堂“四步走”教学模式

1.第一步——设计导学提纲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体,但是教材不像故事书那样有趣味性,所以学生不愿意看教材,如果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去看教材并且能够认真细致地通读教材,对于下一步知识的深入理解就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了每一节课的导学提纲,做到全面铺开教材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对于重点难点知识做上标记,让学生有所了解。这样的导学提纲,学生有目的地去教材中找知识点,找到之后写下来,既通读了一遍教材,又获得了一份自己的劳动成果。

2.第二步——突出重点难点

整个导学提纲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对于重点难点知识的挖掘可能是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了,对于一份大部分能自己解决的导学提纲,学生会非常想知道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的答案,面对学生主动的求知,这时候教师的讲解就会水到渠成。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不要长篇大论地再去重复导学提纲,要在学生不懂的最想知道答案的地方进行讲解并加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时间也要恰到好处。

3.第三步——确定知识清单

当学生对教材知识经过自己的探究和教师的讲解基本掌握之后,就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及时的巩固,经常会有学生面临这样的困惑,教师讲完一节课,学生听完了,但有的学生只能够依据课堂笔记进行复习巩固,如果课堂笔记没有记全或者有些笔误,就会影响到学生巩固知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甚至有的学生都没有课堂笔记,课后复习只能拿起教材漫无目的地看,根本不知道该记忆什么,现在市场上的各种复习资料也良莠不齐,如果没有教师的校准,资料上知识点的对错难易学生根本无法把握。所以,我在每一部分知识学完之后,都会自己整理出来一份标准的知识清单,让学生拿到手里就知道该记忆什么。这样的一份知识清单在手里,只要安排学生记忆,然后定期提问或者默写就可以,还可以把任务布置给家长,让家长在陪孩子学习时也能够比较好操作。这样巩固知识,学生对于教材上的知识点的掌握效果就会比较好。

4.第四步——精选习题通关

教学的目的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做题检验掌握情况最直接明了,我把这个步骤称为“通关考试”,让学生在通关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为了被认可,就要去通关,改变对考试的厌恶和惧怕,或者满不在乎的态度。教师在选择通关考试习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几个原则:(1)有一定的区分度,较难和较简单的习题各占一小部分,中等难度的占大部分;(2)一定尽可能全面覆盖所学知识点;(3)尽可能选择新题型,符合当前高考要求;(4)题量要适当,以半小时左右完成最好。

凡是付出都会有回报,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带来的就是学习效果的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实施的教育是有效的,才是幸福的、快乐的。这种模式是针对地理教学的学科特点而设计的,可能并不适合所有学科,在实践中我会一步一步总结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这种教学模式更好地为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智华.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新特点[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09(Z2).

[2]梁明清.突出创新精神优化课堂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8).

?誗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四步走普通高中导学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