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平衡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8-07-17张淑
张淑
摘 要:在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中,随着教学的改革,学生的学习成效不再单纯依赖于学生个人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和对于习题的解答,更多的需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而在化学三大基础理论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化学平衡理论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平衡理论的教学的重要性逐步在化学教学中受到重视。而对于重要化学理论的教学来说,单纯的基础知识点的记忆和教学往往效率较低,学生不能够真正地从繁重的题海中解放出来,得到教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教学目标的明确、教育理念的革新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给予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路径,让学生更好地实现化学平衡的知识点理解和化学素养的沉淀。主要进行了在当今新时代的高中化学教育中,化学平衡教学的教学目标的剖析以及教学优化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平衡教学;教学优化;主观能动性;方式方法
新时代下的高中化学教育中,需要我们进行教学优化,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化学知识点的学习。而在平衡理论的学习中涉及等效理论、动态平衡理论等,需要学生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化学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深入的化学平衡理论探究。
一、高中化学课堂中平衡理论教学目标剖析
1.学生对于化学平衡概念本身的了解
在高中化学的化学平衡理论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保证学生最基本的明确化学平衡理论的概念,让学生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学起。明确化学平衡理念、联系、前提和基础等,需要学生进行化学平衡理论基础知识的基本了解和学习,包括对化学平衡中的涉及催化剂、压强、温度以及浓度等因素的理解和学习。
2.学生对于化学知识体系结构的构建
高中的化学平衡理论的教学,在高中化学中较为重要,是较为困难的学习点,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把握化学知识点基础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新旧知识点的有机结合。在化学平衡理论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明确化学平衡理论的来源和发展,运用自己化学知识体系结构,进而在遇到问题时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和学习。
3.学生对于不同平衡问题特点的明确
化学平衡理论的教学不仅在于单一的理论性,更在于化学平衡知识点所涉及的广阔知识点范围的集合。而在离子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溶解平衡等方面,都涉及更为广阔的知识点领域和专业的化学知识点范围。广阔的范围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不同化学平衡理论的异同点的明确。
二、高中化学课堂中平衡理论教学的策略分析
在明确了当今的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的平衡理论的教学目标后,怎样进行教学的优化和改革,以实现学生个人能力和素养的进一步提升?这成为我们教学中的首要问题。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具体进行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平衡理论教学的优化呢?接下来,我们来讨论阐述几个可选的策略。
1.引导学生构建化学平衡理论知识体系
化学平衡理论涉及的知识点十分广泛,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高度整合。而在诸多的化学综合知识点的整合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构建更为科学坚实的化学平衡理论知识体系,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更好地实现对平衡理论的理解。例如,N2和H3合成氨气的反应属于可逆反映,而在化学平衡教学中可以联系分子运动的理论知识点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理解,进而更好地进行新旧知识点整合。
2.充分利用化学平衡实验进行理论教学
化学作为一门实践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引入更多的教学机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學生可以通过自己主观能动性的调动,真正地实现主动地获取和学习知识点。而通过化学平衡实验的引入,借助素材和明显的实验现象来增加知识点的说服力,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获取。例如,在离子平衡的学习中,可以借助于铜离子的颜色,乃至于铁离子的颜色等明显的现象来进行实验,借助于反应的现象来引导学生进行平衡理论的深刻理解。
3.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进行深入思考理解
化学平衡理论存在着极强的理论性和科学性,进而成为人们普遍认为的化学教学重难点。化学平衡是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今后更多领域综合的基础理论,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我国硫酸工业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对于高中生来说,更是需要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我们构建更多的实践问题情境,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对于化学平衡理论有进一步的认识。
本文在新课改不断推广与发展的背景下,明确了当今高中化学平衡理论教学中的目标,希望通过引导学生构建化学平衡理论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化学平衡实验进行理论教学以及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进行深入思考理解,以达到高中化学平衡教学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李俊中.浅谈如何构建高效化学课堂:以化学平衡和等效平衡为例[J].新课程(中学),2016(6).
[2]白艳萍.浅析化学平衡学习的难点[J].高中数理化,2017(4):53.
?誗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