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作教学偏重性问题分析
2018-07-17彭琼
彭琼
摘 要:写作教学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而就现在的写作实效性来说,写作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问题被忽略了,有的问题又拿出来重点讲,显得教学十分无序,也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其实写作教学中是有很多需要关注的地方,经过初步探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有一些原因是值得探究的。
关键词:写作教学;心理状态;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的主要矛盾是很多的,其中我们主要分析出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直接原因:写作教学功利目的严重
(一)缺乏范本
经过查找素材,我们可以知道,现在的写作教学教材是比较少的,有的教材尽管有,但是并没有使用的痕迹,或者说写作教学的实践范本基本为零,大多数一线老师在上写作课的时候,没有进行梯度设计,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而且写作教学的主题和写法经常与阅读课混在一起,这种缺乏实践的写作课在全国其实是广泛存在的,有的教学可能还出现了不上作文课,只有阅读课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是不应该出现的,但是在很多学校都有出现。
(二)教学应试倾向严重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写作教学,功利性是比较严重的。写作题目往往是命题作文,不能写诗歌,800字左右;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必须在45~60分钟之内写完,学生平时在训练过程中大多阅读的也是相关素材,并不是自己真实情感的表露,教师要教,学生要学,大家都会陷入到一个学习的怪圈中。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不是很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打分的标准也是其中的问题之一,学生也只会从成绩去看自己的水平,这样的写作教学对于学生与教师来说都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我们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对于考试的倾向性分析能够更加平衡,也希望写作教学能提出更适合学生的心理轨迹,教学的风向标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的教学方法。
二、潜在原因:学生心理差异无视
(一)写作心理状态不管不顾
学生在自己的写作练习中总要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或者专业术语里面的“超我”,这种学生呈现出来的状态叫做“本我”,他们在写作中往往寻找超我。我们知道,学生的语言学习是有几个阶段的。
1.开放模仿期
这个阶段的学生相对于小学有很大进步,但他们观察事物较肤浅,他能简单地去模仿事物,或者说话,但是却不能思考事物。只能简单模仿,或者简单学习事物,跟着做,跟着说,不会自己主动思考问题是模仿期的特質。
2.直接写话期
“初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增强,学生已经能根据文题选择相应的材料,能够较清楚地去叙述事物。”学生在直接写话期间,能把自己的写作语言进行一个初步的整理,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3.转型期
我们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有一个转型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处在写话到写文的转型期,但是却很缺乏锻炼,或者相应的引导,这时候,学生的写话能力会慢慢变成写文能力,字句的思考能力会明显加强,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从心理构设上把握学生的文章写作。
(二)写作心理差异漠视
第一,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心理有变化。如果我们不能用较好的逻辑给学生去讲解那些重要的经验,那么我们的写作课堂就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第二,学生之间的心理交流也是需要考虑的,学生如何去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设计自己的主要观点,都是我们需要管理和设计的问题。第三,教师的教学心理也是需要去考虑的,教师的心理特征、个性、学识、教学方式都需要我们去关注,有的教师说自己对写作一点都不感兴趣,有的上写作课也是在讲一些无关紧要的写作要点,这些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心理状态,所以教师的心理状态是需要去关注的。
三、外在原因:心理分析背景忽视
(一)写作心理研究不够
上面我们说到了学生的写作状态主要是实现超我,但是我们却会被自我等更深的因素影响,因为学生写作的成品本来就是他综合心理的反应,我们在进行命题的时候对学生的心理实践关注是比较少的,甚至是忽略的,学生面对这样的题目他会怎么想,他会怎么去思考,会怎么去组合答案,这些我们基本上都不会涉及,其中有写作课本来就没有单独列出来的原因,更有对学生的心理忽视,过于关注分数,关注结果的原因在里面。
(二)写作记忆库的漠视
在心理学当中,我们把记忆分为程序记忆、语义记忆、情境记忆,写作教学中,初中生写作的记忆其实是程序记忆,写作中,我们指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时候,学生他会怎么去思考一个问题呢?他首先会调动自己的小小经验库,思考我能调动我自己的哪些经验,哪些词句,哪些情感,哪些布局。
四、根本原因:教学模块连接性不强
写作教学的大群体,与个体关系的连接性不强,我们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整体与整体的失衡
我们喜欢以点带面,一个点的知识点不能盖过写作的整体性学习,一个专题的学习也不能盖过一个学年的整体目标。有的专题初一写了,初二、初三还在写,都不看学生个性的。
(二)评定标准的失衡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往往比阅读教学中还要高,有的教师写作看卷的标准都是随口而定,并没有参考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分数的给定也是比较随意的,所以导致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写作定位把握不准,甚至惧怕写作情况,也有发生。
(三)写作教学资源分配上的失衡
其不仅包括整体上学生的灵活思维与学校的现有教学模式之间的不平衡,这种资源的分布不均将会导致写作教学资源在教学体之间流动的不均衡,其导致的是写作教学的差距、区分度的不断变大,名校的学生会拥有更好的师资,而且就是在学校之间的优质资源也是不同的,这导致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导致写作连接性不强,偏向性重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周庆元.初中语文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6.
?誗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