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2018-07-17王伟红
王伟红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开始进入课程,走进中小学,中国基础教育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在内涵上如何继承?在教育思想上有何突破?通过研究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对上述问题作出具体阐述,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三维目标;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思想
2001年以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从“双基”转向“三维目标”。从“双基”(一维)到“三维目标”,由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到强调学生的发展是三维整合的结果,它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具体来讲:“所谓的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互相孤立的目标,对其理解,可以准确地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1]新课程改革强调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的落实中有了抓手。2014年核心素养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把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提炼为关键能力;把情感、態度、价值观提炼为必备品格。这实际上是对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提炼和整合。“双基”是从学科的角度来刻画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是外在的;“核心素养”是从人的角度来界定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是内在的;“三维目标”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东西,是由外在走向内在的中间环节;核心素养实现了从学科本位到人本位的突破。
一、为把握学科教育的根本,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三维目标的理论是比双基更全面和深入的价值追求。所有学科都含有知识、方法、价值三个维度的要素:表面上的是构成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体系;其背后还包含该学科知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且该学科知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背后深藏着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依据学科自身蕴含的价值对学科的客观揭示,也是对学科教学价值的全面追求。但是三维目标并不完美,依然存在不足。第一是三维目标缺乏对教育整体性、人本性、内在性和终极性的关注;第二,三维目标是内容标准,对人的发展内涵,特别是关键的素质要求缺乏清晰的描述和科学界定。这就需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素养让我们真正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教育、定位教育,素养导向的教育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素养则是素养系统中具有根本性和统领性的成分,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进一步成长的内核。抓住了核心素养也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2]学科核心素养不但可以发展人的核心素养,也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独特教育价值,它反映了这个学科的本质和学科的教育价值。认清学科核心素养,清晰的描述和界定各学科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认清各学科对学生发展的独特贡献,这样学科教育就回到了服务于人的发展的轨道上来了,也就实现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
二、为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具备能力和品格,而实现三维目标是核心素养形成的手段和途径。虽然核心素养来源于三维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和整合,是通过学习学科知识之后获得的,但是核心素养又高于三维目标,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了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必须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可能有人会问:难道学科知识就不重要了吗?没有学科知识哪来的学科素养?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受传统的教育思想错误地把“获取知识”等同于“教学目的”的影响。即使是现在,高分低能,缺乏素养依然是我们教学中很严重的问题。
学科知识是学校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媒介,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科知识,但是教学绝不仅限于获取学科知识,学生的发展也不止于掌握知识,教学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来提升人的素养的一种教育活动。总之,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学生发展的核心内涵是提升人的素养,我们要转变教育思想,把“为了知识的教育”转化为“通过知识获得教育”,知识是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文化资源和精神养料。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特性与教育目标的有机融合。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突破。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能否实现任重而道远,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提高认识,才能突破固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积极地投身到这场教育改革之中。
参考文献:
[1]张聪慧.三维目标该如何统一[J].语文建设,2005(8).
[2]徐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52).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堂教学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课题批准号:GH16786)阶段性成果。
?誗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