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显初中生敬业品质形成之探索 郑晓清

2018-07-17王新广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敬业德育活动核心价值观

王新广

摘 要: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班级层面,教师肩负着将学生培养成才的责任,因此将从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敬业;德育活动

以班级学生为主体,结合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实际发展情

况,以德育渗透为主线,通过形式多样的班会课,对学生心理进行引导,使积极思想内化于心,使思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活动,集体或个人的活动项目,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自立等生活技能,用正确的态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思想外化于行动之中,这将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培养认知——知道做什么,从而“做到”

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全面体现初中生敬业的意义,使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从感官上认识,利用学校及班级的墙壁文化、板报文化的宣传,通过学校组织的大型思想教育活动,班级主题班会课的教育以及家校联谊教育等等,进行思想熏陶和影响,让学生接受教育。

1.利用班级墙壁包括学校各个角落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以激发鼓励学生积极上进的话语为主,有的是学生自己编写的条幅内容,语言简洁而又有动力。

2.班级的黑板报每月都以敬业为主线,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大力弘扬敬业教育,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3.八年级学生处于半成熟的思想波动阶段,利用主题班会课这一主阵地,围绕敬业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班会活动。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变化大,需要自信,在敬业的同时也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懂得感恩,因此我们开展了“情商知多少”“人格魅力”“青春进行时”“我与你们谈恋爱”“感恩父母”“众人划桨开大船”等活动,从思想上引导他们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理解敬业的含义。

二、践行养成——知道怎么做,从而“做完”

从行动上认识,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准,严格执行学校及班级行为规范规则、课堂常规和学习常规,让规范真正深入人心,化为行动,每个人将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班级工作及时有效地完成。

1.班级推行“人事工程”制度,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学生真正懂得既要尊重规则、懂得守则,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2.班级推行“无人值日”,要人尽其责,遵守“人事工程”制度。班级倡导学生能自觉自主管理,形成良好的自我规范意识。如:学生每天能自觉到校,自觉开展早读活动,班委能自主管理班级。

3.班级将开展“无人监考”的特色班级,让敬业思想真正深入孩子的内心。

4.班级以“在路上”为系列活动,每月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规范进行小结,请家长亲自参与学校及班级活动,这样他们可以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在过年期间,父母与孩子共同合作完成亲子“微视频”活动,非常精彩。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家校之间的密切合作,以活动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5.参加学校组织的素质活动,以学校文化周为基地,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如:剪纸才艺、书法技艺、棋艺争夺、绘画表演、小发明活动技能,通过比赛,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自己成为多才多技、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排练舞蹈,以促进学生之间和谐共处。

6.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参加社区组织的打扫环境卫生、自觉的小交警等活动;每逢佳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给他们送温暖、送亲情,为他们定期打扫卫生,看望他们。通过活动,教育他们亲情的重要性,在孝敬老人的同时,也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继续传承下去。

三、促进内化——知道主动做,从而“做好”

试图通过以上各种德育活动,达到让每个亲自参与的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将思想化作行动,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理解、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承担起责任,做好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

总之,以切实可行的计划为基础,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倡导和实施德育活动,家长在活动中看到孩子的变化,班级整体思想水平得以提升。有可能在计划实施中还会遇到新的问题,我们将其视为再生资源,进行更深层的探索和钻研。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德育。在前进中乐观地看待暂时的挫折,在暂时的挫折中执着地期待着更大的进步,关键是端正態度,树立信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完善,再实践再完善,让敬业思想真正深入人心,这样可以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郭庆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J].厦门社会科学,2008.

?誗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敬业德育活动核心价值观
“偶像来了”之吴亦凡:左右自己命运的小爷
爱国从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