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在数学教师集体备课中的精彩

2018-07-17张国印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集体备课和谐创新能力

张国印

摘 要:“和”在集体备课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它让数学教师真正地去集体备课,让教师取他人所长,补自己所短;让老师的潜能充分发挥,让教学效果更加有效,教学理念更加精彩。

关键词:和谐;集体备课;取长补短;创新能力

“和”是智慧,“和”是协调,“和”是共享,“和”是融合,“和”即是“和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特别是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和”在集体备课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让数学教师真正去集体备课,让教师取他人所长,补自己所短;让老师的潜能充分发挥,让教学效果更加有效,数学教学理念更加精彩。

“集体备课”是新课程背景下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其价值取向就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提倡集体备课,其目的不是追求形式,而是追求

效果。

一、“和”能让数学教师在集体备课中走出误区

对于我们农村的数学教师来说,最先的集体备课完全是一种形式,基本上是一位教师满堂言,或是“模式教育”,照本宣科,或是“网上简拼”,照抄照搬,毫无取舍,授课过程往往死气沉沉,毫无价值可取。几经学习改革改进,让“和”进入集体备课,真正发挥教师团体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做到一种思想和另一种思想和谐交换,最后形成一种全新的思想。数学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强调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这三个维度虽然是一个事物的三方面,但是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先各抒己见,然后再把体现三维目标的教案协调起来,再融合形成全新的教案,以便符合学生的口味。

二、“和”能让数学教师在集体备课上努力做到“百流和汇”

曾有诗文:“庇千山之木于一台,汇百家之流于一体。”通过集体智慧,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对于数学老师来说,我们应充分挖掘教学的内涵,明确教学目标,对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大家群策群力,敞开心扉,相互讨论,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在“和”的氛围中调动教师的整体素质,让教学活动更加精彩。

三、“和”能让数学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活”起来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创新法。”数学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而要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需要有激发学生学习的教法。例如,初一数学上有这样一例题:某班买来单价为5元的练习本若干本,将练习本只给女生,每人平均得15本;将这些练习本只给男生,每人平均得10本。将练习本平均分给全班同学,每人应付多少钱?解法一:2名女生分的练习本恰是3名男生的数量。2名女生每人15本或3名男生每人10本,这样可算出练习册的总数为30本,每人可分得6本,每本5元,每人需要付30元;解法二:设某班女生x名,男生y名,每人应付a元。根据题意得方程15x=10y和5×15x=a(x+y),解方程组得a=30,答:每人应付30元;解法三:女生每人可分15本,男生可分10本,女生男生之比为2∶3,把班级学生看成共5份,每人一份的本数:15×2÷(2+3)=6(本),6×5=30元,答:每人应付30元。所以说数学教师灵活处理好教案是最重要的,教师在和谐的氛围中集体备课,让数学教师在具有统一的思想的同时,也具有教师自己的适当特性和风格,只有这样才能让集体备课真正灵活起来,教学结果才能实效。

四、“和”能让数学集体备课真正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设计时,如果在自己的眼前没有出现那些机灵的、思路敏捷的米沙和那些头脑迟钝的、理解能力很差的科里亚的形象,那么这种备课只不过是进行抽象的理论推敲而已。而一篇好的数学教学设计,是要数学教师费心费力研究设计出来的。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还要求教师灵活选择与教材相关的鲜活的生活实践和社会资源。所以集体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画图找出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分形内形外两种情况,有4个点:内角平分线交点一个,外角平分线交点

3个)

常言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大家在一起细细体会,提出不同的新的见解,再讨论教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再制订切实可行的新教学设计,同时也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促使我们教师要树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数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法和教程要以学生活动为重心,为学生设计好优质的教学设计。而优秀的教学设计,来源于我们数学教师真正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核心是“和”,即是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创造能力,激发教师个体创新意识和共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它有利于每一位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再整合优质资源,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又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红婷.探寻学校自主变革之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誗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集体备课和谐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