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2018-07-17马建华
内容摘要: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是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古代文学史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影响重大,论文以新乡学院为例,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调整,课堂教学时效性以及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 地方高校 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近年来,地方本科学院都紧紧围绕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深层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为顺应学校转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纷纷把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作为重要的目标,这一培养目标的确定对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更好地为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服务,成为摆在古代文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在新乡学院多年的教学经历,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立足地方本科高校实际,建立“应用型”教育教学观念
地方本科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师,必须立足地方高校实际,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地方本科高校一般都是近年从专科和职业技术学院升格而来,在我国高校体系中处于排名靠后的位置,这些高校由于地处非知名城市,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再加上高考录取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生源比起老牌本科高校较差。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近几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入学时高考语文成绩普遍在及格线左右,学科知识的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语文教材上涉及的篇目,大部分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目标,没有适当的学习计划,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普遍较为薄弱。
面对这样的生源情况,教师如果沿袭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把高深的知识作为着眼点和目标归依,把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思想道德的潜移默化作为教学重点,偏向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肯定会如同高空蹈舞,最终应者寥寥,徒然浪费双方的精力与时间。所以,作为地方高校从事古代文学教学的老师,一定要深刻领会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树立起“应用型”教育教学观念,既要关心所教课程内容的学术逻辑构成,又要关注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是否符合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要明白自己所教课程在整体培养方案中具有的功能与价值,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适应社会需求与产业需求,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本”观念,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为本”的观念。只有这样,地方本科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才能成功。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必须适应学生未来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
地方本科高校一般都把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必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所以在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根据培养目标适当做出调整。
当前,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度增加了古代诗文比重。最新人教版小学共收录古诗文132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与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达80%左右。初中6册选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大大增加。这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笔者通过近些年在中小学调查了解,目前,中小学教师传统诗文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教师自身古诗词文化根底不够厚实,对古典诗词的审视深度宽度不够,不能透彻理解古诗词体现的多重思想内涵,难以感悟到古诗词蕴含的文学意蕴,导致在古代诗词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对古诗词进行简单的字词翻译,停留在一般的、表层的知识讲授上,而对其蕴含的丰富的人生态度、思想意蕴、价值取向等挖掘很少,讲不出古典诗词蕴含诗词的意境和美感。
中小学语文教师所缺乏的,就是我们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所重点关注的。所以必须把提高学生的的分析鉴赏能力的作为教师教学的重点。而鉴赏分析能力的获得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大量阅读作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1]。阅读的作品增多,见多识广,文学分析鉴赏能力自然就会不断提高。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受到重理论,轻文本的治学风气影响,再加上近年来古代文学课时不断被压缩,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把文学史作为教学的重点,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形制特点、作家贡献、文学主张、文学现象和相关的名词等这方面上,而忽略了作品的鉴赏评价,将文学作品变成注解文学发展历史環节的史料,使富有感情的文学作品变成了干巴巴的东西,让学生失去了阅读经典的兴趣,导致学生的鉴赏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淡化“史”的知识要牢牢把握文学为本位的理念,突出作品教学,重点锻炼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只有学习作品选,文学史的理论内容才不至于被架空,也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只有让学生接触作品,才能走进作家的生活,了解作家的感情,才能了解文学的情感和美感,文学内容的精妙性也才能发掘出来。著名的古代文学教育家霍松林先生认为:“文艺作品只有通过品鉴,才能使读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提高精神境界;文学作品潜在的智育、德育、美育作用,才得到实现和发挥!”[2]
三.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利用多种手段吸引学生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倘若教师在讲坛上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而学生在下面摆弄手机,再美好的愿望都是难以实现的。可以说,能否在课堂中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一环。
近些年,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圈粉”无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中本就有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3]诗文是古代文人墨客对心态、社会的理解,是作家情感意趣的投注,人生体验的结晶。虽然时空相隔,但表达出的人性思考和价值判断是共通的,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现代眼光审察古代文学,以拉近古代作品与现实人生的距离,使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学是活在我们身边的东西,对于启迪人的心灵,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是有作用的。比如我们讲《诗经》的婚恋诗歌,要让大学生明白什么才是至真至纯至美的爱情,从而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爱情观。通过《论语》让学生悟出人生道理,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如何交友,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练就我们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讲《庄子》,让学生能够在轻浮急躁、竞争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中,如何让心灵找到一个真正清净无华的栖息之地。我们讲唐诗,可以让李白来鼓舞学生的人生意志,使学生在人生境界上避免庸俗而追求崇高,使学生在思想上拒绝作茧自缚而追求自由解放。我们讲宋词,可以用苏轼来教导学生在碰到挫折时要不消极、沮丧甚至是放弃,而应该潇洒、从容的面对。总之,一定要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好古代文学对自己建设美好人生的意义,相信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当然,在信息的时代,为活跃课堂气氛,逗起学生的兴趣,还必须重视多媒体的使用。大学生还处在心理成长期,他们有强烈的视听需求,古代文学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视听兼备的课件来丰富课堂。在讲唐诗宋词时,可以用音频和视频再现经典的美妙,如讲唐代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可以让学生欣赏同名古典名曲,用视频把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花、月、夜的迷人景色呈现在学生面前。听濮存昕朗诵《琵琶行》,仿佛打开一幅《琵琶行》的长轴画卷,身世飘零的长安歌女、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跃然眼前,把学生带回一千年前的那个秋夜。若是仅仅靠讲授,不仅很难让学生把握这篇作品的美好,甚至可能破坏学生的学习情趣。
四.打造网络教学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面对严重依赖网络的大学生,单纯的课堂教学显然无法单独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必须因势利导,建立起网络教学平台,借助借助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輔助教学,以培养高素质的中文人才。
平台的建立,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促进,对老师来说,能够促使老师不断获取最新信息,及时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使文学史知识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以提高自己的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对学生而言,由于网络教学平台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减少了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锻炼他们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同时,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中无法因材施教的缺憾。虽然地方性高校定位于应用型,但不容否认的是,仍有一批学生希望通过研究生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老师在教学中,受教学内容和课时的限制,在教学的广度、深度、进度等方面只能照顾多数学生,很难顾及到这部分考研的学生,而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可以弥补这种缺陷,这样平时课堂上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扩大学生的理论知识面。
总之,应用型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重大课题,教师要做的工作非常多,教师只要更新理念,不断探索,积极实践,一定能找到一条适合地方高校发展的教学之路,让传统的人文学科重新恢复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714.
[2]霍松林.唐宋名篇品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
[3]黄寿祺.群经要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5.
(作者介绍:马建华,新乡学院文学院教师,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