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父婴传播”成为“过去时”

2018-07-17蔡皓东

人人健康 2018年6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乙肝

蔡皓东

肝病已经成为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发病率、病死率在逐年攀升,占癌症死亡率第三位,而且肝癌发病日趋年轻化,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2亿的乙肝患者、3000万的慢性肝炎人群、超过1.2亿人的脂肪肝“大军”让人触目惊心。大家行动起来吧!和本刊一起为我们的肝脏“保驾护航”。

看到网上还有人宣传乙肝的父婴传播,说有乙肝的父亲给孩子喂饭,亲亲孩子都能让孩子感染上乙肝时,忍不住写了这篇文章,告诉大家:乙肝的“父婴传播”已经成为“过去时”!

乙型肝炎早已有了非常安全有效的疫苗,并且已经纳入我国儿童的计划免疫,所有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都要接种乙肝疫苗,并在出生1个月和6个月完成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新生儿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阳性率(≥10mIU/ml)为16%~40%;接种第2针后,阳性率升高到80%~95%,接种第3针后,98%~100%的孩子都产生了10 mIU/ml以上的抗体量。孩子有了抗体,无论乙肝父亲病毒复制与否,都不会被感染。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在没有疫苗的时代确实有乙肝“父婴传播”,其主要途径是生活中的微创伤。接种疫苗后,孩子有了抗体,生活中的微创伤也不会传播乙肝病毒了。大家可以去世界卫生组织的网站看一看,“父婴传播”从来没有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在2012年以前的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乙肝的传播途径有4条:经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和儿童间密切接触传播。而2012年以后的网站上,儿童间密切接触传播则被删除。现在,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我国的乙肝管理指南,均建議乙肝妈妈喂奶。乙肝妈妈都可以喂奶了,乙肝爸爸亲吻孩子、给孩子喂饭都不行吗?

精子更不会把乙肝病毒传播给下一代。如果精子给造成乙肝的“父婴传播”,那么,早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时期胚胎就已经被感染。如果这样,则乙肝父亲的后代必无一幸免。有研究显示,乙肝病毒有高度的嗜肝性,在精子等其他细胞内无法复制、生存,所以,精子造成“父婴传播”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

2012年,浙江台州医科大学在《国际传染病杂志》上发表了一项乙肝父婴传播的研究。他们在2008-2010年对164例单方感染乙肝病毒的父亲和407对双方都有乙肝病毒感染的夫妇进行了后代乙肝病毒感染的研究。在怀孕期间,他们对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或脐带穿刺术,检测胎儿有无感染乙肝病毒的证据。在产后,他们对孩子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没有一例胎儿在子宫内检测到乙肝病毒DNA阳性,能检测到乙肝病毒标记的胎儿经过分析均来源于母亲,无一例来源于父亲。孩子出生后经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随访到1岁,98%的孩子阻断成功,而父亲单方感染乙肝病毒的后代没有1例阻断失败。他们的结论是:乙肝病毒通过精子携带感染孩子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已经实施乙肝疫苗常规接种的地区。

精子不会携带乙肝病毒,但精液则有可能携带病毒。精液携带病毒只会引起乙肝的性传播,因为精液不会跟随精子与卵子结合。所以,男性有乙肝,女性应当接种乙肝疫苗。女性接种乙肝疫苗并产生抗体后生育,抗体可以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儿可因此获得乙肝的先天性免疫,孩子一出生体内就存在乙肝抗体,根本不怕乙肝父亲。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乙肝病毒乙肝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胡蝶飞:面对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龄期女性该怎么做?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选择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