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玉兰 慧心如玉 气质如兰

2018-07-17刘亚玲廖严力廖冬梅

杰出人物 2018年6期
关键词:暨南大学校友会玉兰

刘亚玲 廖严力 廖冬梅

【人物简介】

郑玉兰女士,暨南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副秘书长、常务会董,妇女委员会主任,巨港(香港)校友会荣誉主席,香港侨友社副会长,香港华侨华人总会常务副秘书长,广州侨联香港联谊会副秘书长,印尼苏中地区(旅港)侨友会名誉顾问,香港新马泰归侨华侨联合会名誉顾问,贵州省归国华侨联合会顾问,广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顾问,广州暨南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

郑玉兰女士,从困苦生活中一路行来,不惧风沙,靠自己的双手和胆略创造了一方财富。在时代沉浮中她的人生也随之起落,但她从不过於介怀,而是以一个乐观的心态来应对人生百态。现如今,她致力於青年培养,矢志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青年以继承社团之事务,並成为时代栋樑。她的付出和她的为人,让她也得到了众人拥戴,成为社团新的领路人。

吃苦耐劳,不惧风沙

郑玉兰女士本身为印尼华侨,16岁时回到祖国,1975年,在各种时代浪潮的推动下,辗转来到香港,从此,在香港落地生根。

刚到港的时候,她有过一段十分艰苦的日子,当时的她没有在外谋生的手段,只能依靠苦力来维持自己的生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为钱革命”,头痛胃痛都只能忍痛坚持。也正是有了这段岁月的历练,她越来越不惧怕於“吃苦”二字,反正再苦也苦不过这段一无所有的岁月。她的努力和审时度势,让她在香港逐渐站稳了脚跟,後来还渐渐积累起了自己的事业。

郑玉兰女士的公司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主要经营业务是纺织家具,从来料加工开始,自己一手包办。那时候,公司在广西桂林和柳州都有工厂,生意很好,外面来的单子源源不断。其後,公司又开始製作拖鞋,当时他们主要面向日本市场,而拖鞋在日本又有很大的需求,前景十分可观。但是後来各地製造业都开始崛起,这个生意场就不再如之前那麽纯粹,许多一夜之间崛起的公司都开始“抢夺”订单,市场的蛋糕固定那麽大,分食的人不断增加,她公司的生意就不再如之前那般好做。再加上九十年代日本的经济开始走下坡路,风光不再,让她的公司也受到了波及。“真的很可怕,就像面对洪水猛兽,你的钱迅速地就被捲走了,那个漏洞怎麽补都无济於事。”1998年的金融危机,她的公司安然度过,在经济逐渐复苏的2002、2003年,公司卻难以为继。

之後为了及时止损,她决定将自己的公司转手出去。由於她平时积累的良好信誉,公司很快就找到了新的主人。

对於这人生的起起落落,郑玉兰女士一直都没有太在意,在她看来,这是人生常有之姿态,不必过於掛怀。“你看那些成功人士,谁不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他们都能夠忍受这样的辛苦,我自然也能。”吃得了苦中之苦,也享得了天伦之福,这样的心态让她在人生的这条修行之路上始终能做到轻装简行,顺势而为。

服务社团,助力青年

从九几年开始,郑玉兰女士就开始断断续续地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但在当时,她还忙着打理自己的公司,所以不能全心投入。大约从2003年起,她开始投放大量的精力到社团工作上来。

她於早年间毕业於暨南大学,现任暨南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兼常务理事、广州暨南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无论是对於自己的母校还是校友会,她都有很深的感情:“我们这些华侨有时候感觉自己是没有家的,回到内地,學校是我们的家,回到这里,我们的校友会就是我们的家。”大家在同一个环境中成长过,似乎就有了一条生命的纽带,将他们维繫在了一起。一路走来,他们互帮互助,相互扶持,可以说,学校已经变成了郑玉兰女士的精神休憩之所,所以重新回来担任会长,她感到很荣幸,同时深感责任重大。

为了将校友会的会务带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如今,她为校友会的发展规划了明确的方向,关注青年人的发展是他们未来的首要任务。

校友会恰好处於粤港澳大湾区,这对於他们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尤其对於青年创业者而言,这个地方处处隐藏着新的发展机遇。所以郑玉兰女士特别希望这些青年人能夠把眼界拓宽,去看看现时世界的发展,然後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创造自身的价值。“这种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你这次错过了以後可能就再也遇不到了。”

她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劝诫年轻人,因为现在的一切正是当年创业的她所渴求的发展环境,所以她希望青年们能夠倍加珍惜。同时,为了帮助他们顺势发展,她也带他们去见识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今年他们的青年组织就组织了一批年轻人去珠海深圳等地,去学习别人公司工厂运营的经验,从别人的故事中总结章法。现如今,青年们对国家的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发展机遇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如何提升自身能力,实现自身发展成了他们开始思考的问题。

“我们以前靠体力还可以谋生,但现在的这个新时代拼的是思想,得看你的技术和创意,所以年轻人真的要不断学习,否则不太容易在新时代里站稳脚跟。”从大处着手,郑玉兰女士希望能夠以己之力,推动青年人的发展,让他们能夠不断进步,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樑之才。从小处着手,她致力於培养傑出青年也是为了让校友会能夠有新人接棒,一代代传承下去,蒸蒸日上。“暨大校友会我不希望它就这麽‘老下去,我希望会有青年人来交接,担起这个会的未来。”

为了让更多青年能夠参与到会务中来,她给了这些年轻人很多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犯错之中快速地成长起来。她把自己当作是校友会一个阶段中的渡客,培养新人才是她的最终目的。

从事社团工作多年,她在其中投入的心血不计其数,孩子们都总“抱怨”她,这比之前办公司的时候还忙,有时候吃饭都要接电话。可是在她的心里,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别人将此会的发展重任委任於自己,就必须对得起别人的信任。这份责任感压在她的肩头,让她深知责任重大,同时也成了一种鞭策,督促她不断向前。

沁人心脾,满庭流芳

人们都知五柳先生的名诗“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羡慕於他的恬淡閒适,不问世事。殊不知,这种境界,不取决於所处环境,而取决於个人心态,只要心中有菊,满眼都是花开。

郑玉兰女士的人生,就像是坐过山车,起起落落,步履不停,但她总能从这些在旁人看来很悲观的事情当中找到自己开心的理由,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

按理说,从人生的高峰突然坠落,任何人都会难以接受,毕竟重新回到那个一无所有的日子,让人难免有心理落差。郑玉兰女士在公司非常困难的时候,卻異常看得开,她如是说到:“我们的财富取之於社会,我们已经享受过了财富所带给我们的满足,现在就让别人再去享受吧!”面对几千万的损失,一笑置之,郑玉兰女士已经完全把金钱作为了身外之物。她吃过苦,也享过乐,现在一切归零,她把这当作是一个新的开始。

不过也正是她的豁达和智慧,让她能夠不被自己的失败所困,还能有继续创造新生活的勇气。她的物质世界虽然亏损一空,但她的精神世界卻在日渐丰富。多年的社团工作也给她带来了许多精神上的感悟,其中让她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做事情千万要摒棄名和利,要从心而为。“如果一心只想创造名利,那这种服务是不单纯的,最终也不能做得长远。”所以现在的每一天,她都以自己的真心去奉献,去为大家服务,这样一来,即便辛苦,她也能甘之如饴。

事业之餘,郑玉兰女士将自己的家庭也经营得很幸福,伉俪情深。她的社团事务繁多,处理起来往往要花掉很多时间,而她又不精於电脑,丈夫这时就成为了她的“第一秘书”,告诉她如何利用电脑去办公,並帮助她解决这些繁杂的事务。在工作之餘,家庭给予了她一个温暖的港湾。

除此之外,郑玉兰女士也一直十分重视子女之教育,即使在她们家最初定居於香港的时候,生活再困难,她也从不曾省下子女的教育費,甚至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艺术,去拉小提琴,让他们的生活在困顿中又有了一丝浪漫主义的色彩。在她的影响之下,她的两个孩子现在都十分优秀,一个成为了设计师,一个成为了IT工程师,均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

“青委妈妈”是青年组织里的年轻人给予她最亲切的称呼,因为她的亲切和气让身边的人都感觉如沐春风。郑玉兰女士每次听在心里,都会甜在心头。她的为人处事,她的蕙质兰心,让她成为了一朵洁白无瑕的玉兰花,沁人心脾,满庭流芳。

猜你喜欢

暨南大学校友会玉兰
打造“海归朋友圈”,帝国理工无锡校友会成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成立“留法校友会”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arketing and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trategy
“派系撕裂校园”:暨南大学驱长风潮研究(1933—1934)
2016年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在暨南大学成功举办
2015知名高校校友会与江苏省侨办建立联谊共同体
暨南大学 实施外招生教学模式 大胆探索实践创新
精灵在身边
用拔河绳上好耐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