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与它的劳模记忆·沈阳流淌着劳模血液的工业之城
2018-07-17许梦醒
文 | 本刊记者 许梦醒
2018年1月17日19时,沈阳,辽宁大剧院。这个夜晚,是属于沈阳劳模工匠的荣耀时刻。
由沈阳市总工会主办、沈阳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匠心筑梦新时代——沈阳市首批“盛京大工匠”颁奖典礼在此举行,决定授予方文墨等25人“盛京大工匠”称号,授予孙飞等60人“金牌工匠”称号,授予刘凤博等184人“优秀工匠”称号。
如此大规模的表彰,在沈阳发展历史上还是头一次。这不仅是一次工匠的评选,更是一次属于劳动者的聚会。舞台上,今年85岁高龄的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压轴出场,与工匠们共同庆祝。
沈阳是一个盛产劳模和工匠的地方,作为曾经被称为“共和国装备部”的城市,这里走出了许多享誉全国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他们的劳模故事里,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过往,同时,在这座城市里,也深深烙印下了他们的奋斗轨迹。
全国最大的劳模纪念馆
8万人次。
这是沈阳劳模纪念馆自2016年开馆以来,截至目前最新的参观人次数据。在纪念馆开馆近两年的时间里,已累计接待参观团队近1500个,成为当之无愧的劳模传统教育基地。
开设劳模纪念馆,沈阳,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1950年表彰的全国第一届劳动模范名单中,沈阳就涌现了全国劳动模范小组带头人马恒昌、新纪录运动的创造者赵国有、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等14位来自沈阳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
沈阳劳模纪念馆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劳模纪念馆,位于沈阳职工之家,占地近3000平方米,分为7个部分,全景展现了112位不同历史时期的沈阳劳动模范先进事迹。
纪念馆开馆后,吸引了全市乃至全国广大职工的关注,不少劳模慕名到这里参观。
每次,只要有战友到沈阳来,李志强都要带他们来纪念馆转一转。2014年,沈阳黎明航发发动机装配厂总装工段“李志强班”被中宣部和全总授予“最美职工”称号,他和班组的故事也被收录在了这里。
还有不少已故劳模的家属,也专程来到纪念馆参观。此前,已故劳模龚畿道的儿媳就专门从上海赶到这里,她说:“虽然老人已经去世近10年了,但老人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这些后辈,我们全家一定会把他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把劳模精神传承下去。”
2016年,沈阳市总工会编写的《沈阳劳动模范》一书也正式出版。以全国总工会、辽宁省总工会、沈阳市总工会相关文献和沈阳地方史志为依据,通过对沈阳解放以来劳动模范评选表彰工作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各个历史时期知名劳模事迹的整理挖掘,进一步理清了沈阳劳模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脉络、劳模工作的基本特点和劳动模范的重要贡献,力求使之成为一部传承劳模精神的励志书、沈阳工运史研究的参考书、沈阳劳模工作的工具书,并作为沈阳劳模纪念馆和沈阳劳模网建设的重要依据。
那些在沈阳发生的劳模故事,被一一记录在了书籍里,记录在了纪念馆里。
老工业基地的烙印
走在沈阳街头,会发现很多与“工”字有关的街道,启工街、保工街、肇工街……如果要聊一聊沈阳与“工”有关的历史,除了工人、工匠,必须要说一说的,还有沈阳的工业。
1953年全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沈阳作为重工业基地,肩负着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为生产企业制造“母机”,培养和输送技术力量的光荣使命。
与此同时,全国工业历史上很多个“第一”都在这里诞生了。1953年,时任沈阳变压器厂副总工程师、副厂长王凤恩带领团队成功地制造出我国第一台5000千伏安大型变压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任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工程师张明云和工友一起连续奋战27个月,制造出我国第一台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填补了此项技术的历史空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现代化生产、高精尖技术上线,过去落后设备和笨重工业生产面临转换。但是,在沈阳这片工业热土上,敢创新、肯拼搏的劳模血液一直流淌着。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沈阳也吹响了打赢振兴老工业基地“辽沈战役”的进军号。研制国产大型空分压缩机组的创新团队“五朵金花”、压缩机齿轮加工最高精度的创造者徐强、压缩机机壳焊接拼装第一人杨建华等一大批新时期劳动模范脱颖而出。
2018年1月17日,“盛京大工匠”颁奖典礼现场
如今,烙印着沈阳工业面貌的铁西区旧貌换了新颜。曾炼出新中国第一炉钢水的原沈重集团二金工车间改为了创意文化园;原沈阳铸造厂的翻砂车间及所有设备被保留下来,变成了铸造博物馆……
那些与“工”相关的印记,有的换了一种方式被留了下来,有的则集聚着更大能量,奋力把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推向新阶段。
工匠精神焕发新能量
2018年1月8日,一个好消息传遍了沈阳——由中国航发沈阳黎明一线工人洪家光研发完成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此项目是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领域的核心技术,使叶片滚轮精密磨削精度提高至0.005mm,合格率由78%提高至92.1%,为国家新型战机、大飞机上天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回忆往昔,这样好消息在沈阳不是第一次发生。60多年前,沈阳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要属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那枚国徽。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把铸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任务交给了沈阳第一机器厂。当时因模具不过关、铜铝熔点相差大、没有砖炉和熔器等问题,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时任沈阳第一机器厂铸造车间工长焦百顺带领攻关小组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经过全厂工人的团结协作、艰苦努力,终于在195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铸造出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
如今,在沈阳,穿工装上街,仍是一件让人骄傲自豪的事儿。不论是地铁还是街道,总能看到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他们大多来自沈阳黎明和沈鼓集团。沈阳市民都知道,这两家企业的工人不仅工资高、待遇好,他们的技术也不得了。
不论是过去的重工业制造时代还是今天高精尖技术在大国重器上的应用,沈阳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一直在传承延续着,也势必将以生生不息的姿态焕发新的劳动热情,释放新的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