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尽掀“脑科学热”

2018-07-16佚名

创新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两翼脑科学人脑

佚名

认知“黑洞”

“我们无法忍受人类仍旧对大脑如何工作知之甚少。”20多年前,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弗朗西斯·克里克就如此抱怨。然而时至今日,大脑仍然是人类认知的“黑洞”。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对此说:“作为人类,我们能够确认数光年外的星系,我们能研究比原子还小的粒子,但我们仍无法揭示两耳间三磅重的物质(指大脑)的奥秘。”

“两耳间三磅重的物质也被戏称为‘三磅的宇宙,难以琢磨又令人神往。”这是中科院外籍院士蒲慕明的观点。人类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彼此之间由大量的神经纤维连接成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目前脑科学最有待突破的就是理解人脑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网络基础。

“我们对大脑的了解还仅是沧海一粟”,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外科手术机器人研究员刘芳德认为,大国掀起的“脑科学热”很可能成为另一个“人类基因组计划”。

蒲慕明也表示,脑科学是人类理解自然界现象和人类本身的“最终疆域”,是21世纪最重要的前沿科学之一。科学界甚至认为,把研究人脑的神经科学称为“人类科学最后的前沿”也毫不为过。

吹响号角

对于脑科学领域,2013年无疑是个重要年份。这一年年初,欧盟率先宣布,“人脑工程”入选欧盟未来10年的“新兴旗舰技术项目”,获得10亿欧元科研经费。当年4月,美国政府公布“脑计划”,启动资金逾1亿美元,后经调整,在未来12年间预计总共将投入45亿美元。

日本对脑科学研究也兴趣浓厚。紧随欧美,日本2014年正式发起“大脑研究计划”,由理化学研究所主导,试图从狨猴大脑入手,来加快人类大脑研究。

中国也在积极酝酿后迅速入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被“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为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工程之一,“中国脑计划”即将上线。

脑科学领域,大国正纷纷起跑。这是一个烧钱的战场,但不下“血本”,就无法占领新的科研高地。

一体两翼

脑科学研究的本质,可以用“一体两翼”来概括。一体,即以研究脑认知的神经原理为主体;两翼,即研发人脑重大疾病诊治的新手段和以人工智能为导向的类脑研究。

正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杰拉德·埃德尔曼所言:“脑科学的知识将奠定即将到来的新时代之基础。凭这些知识,我们可医治大量疾病,建造模仿腦功能的新机器,而且更深入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本质以及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两翼中,治疗人脑疾病是“接地气”的一翼,也是人类最急迫的需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氏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未来,我们能否厘清这些脑疾病的机理?是否能治愈或者至少延缓脑疾病的发生发展?这些都要依赖脑科学研究的进展。

日本正进入老龄化社会,帕金森病等老人常见病日渐高发,困扰社会。主导脑科学研究的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利根川进就表示,他们有责任去揭开帕金森病等大脑疾病的根本原因,找到有效的治疗或预防方法。

欧洲也面临同样的困扰。据预测,未来欧洲约三分之一的人口会患上与脑有关的疾病,这几乎影响所有的欧洲家庭。脑科学基础研究无疑会造福社会,改善人类健康水平和老年生活质量。

而另一翼—人工智能,更令人遐想无限。“阿尔法围棋”战胜李世石引来世人瞩目,可它仅仅是一个单一任务的运算程序,与人脑的能力还有极大差距,如果真正模拟人脑又会怎样?

当然,人工智能的目标并不是复制人类大脑,而是在各种细分领域里提供智能服务,比如智能驾驶、手术机器人等。未来学家凯文·凯利预言,未来20年,全球最重要的技术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产品将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日用品。

美国硅谷已经抢得先机。从谷歌、脸书、微软等巨头到初创公司,它们都“爱”人工智能。谷歌内部有上百个团队在研究机器学习技术。脸书近两年来在硅谷、纽约和巴黎连设3家人工智能实验室……这些科技公司的掌门人相信,人工智能技术可能改变世界。

可以预期的是,脑科学的新发现,将使人工智能发展获得新的“助推器”。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两翼脑科学人脑
从STEM到STEAM:脑科学基础及教育启示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春 景
脑科学改变教育
董奇:脑科学研究与未来教育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卫康 “一体两翼”促发展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