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

2018-07-16马俊芳

读天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人生观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区别与联系,找出二者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不同侧重点,提出个人的几点建议,以期有助于中职学校能培养出高素质和心理健康的社会实用人才。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人生观;价值观

相关调查与研究发现,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依赖于学生心理结构中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全面发展,两者相互渗透,才有利于学生品性观念的形成和适应社会各种现象及行为能力的提高。

一、 我国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现状

目前,全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2000多万人,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要么继续升学,要么直接跨进社会,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素质的高低。然而,现今的整个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得进入中职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教育的“失败者”,他们中有父母下岗的、纪律观念淡薄、打架斗殴、早恋的、疏于教育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其中一部分学生在人格和心理方面都不是很健全。一直以来,德育在中职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德育的各种活动也在中职学校中全面铺开,然而忽视学生心理年龄和心理特征,千篇一律地灌输式德育教育在当今的职校教育收到的成效却不那么尽如人意。这种教育的结果是中职校的班主任或德育老师天天像消防队员一样,学生哪里出了问题就上哪里灭火,可以说是疲于奔命。

二、 实施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避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德育化和德育问题心理化

长期以来,许多德育工作者或心理教育工作者把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或者完全割裂或者混为一谈,把心理问题当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忽视了人们心理素质的提高,往往把心理问题归结为品德问题,形成心理问题的德育化,不能科学客观地认识和对待心理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使教育界耳目一新,有些人由此又过分地夸大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认为传统的德育工作已经过时,片面地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主张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学校德育,用心理咨询取代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导致德育工作矫枉过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片面将学生品德问题心理化,这些都是德育问题心理化的错误举措,我们要在教育实践中避免发生。

(二) 必须处理好德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角色冲突

在實际工作中,德育工作者具有比较确定的政治观点、哲学思想和道德标准等指导思想,并以此来教育学生掌握其内涵和价值判断,通过强化途径来达到教育目的。而心理教育工作者是把充分理解学生的人格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由此会出现“价值导向”观点与“价值中立”观点的冲突。德育工作者要求教育者要有敏锐的眼光,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方面汇报,这是一种“公开的”教育原则。心理教育则要求保护受教育者的隐私,“保密性”成为心理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原则。由此工作中就存在着“公开性”与“保密性”的原则冲突。如何有效地面对德育工作者与心理教育工作者角色的种种冲突,找准两者之间的切入点,寻找减少冲突、协同发展的突破口,有效地促进心理教育与德育间的整合,以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方法和途径

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围绕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积极引导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让他们拥有愉快的心境,成为一个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寻找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 创设优美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学校应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统一规划和整体设计,形成统一的风格、合理的布局。赋予校舍建筑、道路、景点等文化寓意,设立名人塑像、橱窗、名人名言、报栏、图书馆等场所,加强内涵丰富的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精神理念,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炼、人格塑造,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世界、看待人生,为他们的教育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 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

学校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培养和塑造合格人才的任务,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个人修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学校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学校应加强对广大专兼职德育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和生管老师)进行定期培训,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学会用心理健康的眼光去教育学生,并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体制上提高德育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之浑然一体,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

(三)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直观性、双向互动等性质建立“绿色网站”,在校园网站上专门开设心理健康窗口、心理咨询栏目、真情告白、道德故事、心理健康讲座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专栏,采取网上心理咨询、交谈、对话等,形成信息双向交流渠道。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可以互联互动、及时沟通,克服思想道德教育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弊端,更加真实而及时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解决学生思想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这是目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

目前,中职学校在教学中是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分开教学的,但不能说它们是互不相关的。虽然它们各为一门课程,其实是相互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愉快地学习、生活;思想品德反过来能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积极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思路的支持。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发挥其自身课程特点外,还要有机整合这二者,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科.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互补[J].教育探索,2011(10).

[2]张海音.从心理咨询实践谈高校德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

[3]黄培清.德育与心理辅导结合模式探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1(01).

作者简介:

马俊芳,河南省濮阳市,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人生观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人生观(一)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