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2018-07-16李霜滢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读书课文文本

李霜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6-0072-02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文章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来选取最佳的读法,专心致志地、自觉地去读、边读边议,比较异同,质疑解难,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那如何来上好中年段的阅读课呢?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了一点收获。这里仅就人教版中年段的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1.首先教师要明白"教什么,怎么教"

1.1 把握阅读教学三层次:第一层次:写什么?第二层次:为什么写?第三层次:是怎样写的?

1.2 把握中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

中年段阅读的重点要求 :理解词语,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学习运用;重视段的教学,理解段意、了解构段方式。整体把握课文。

1.2.1 关于读书要求: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学会默读。

1.2.2 关于词语教学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生词的意思。

1.2.3 关于理解课文的要求:①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②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1.2.4 关于标点符号:中年段要求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1.3 教学內容的选择。

(一)选择内容"四不教"法则:

(1)学生已知已懂的,不教。

(2)学生自学能懂的,不教。

(3)教了暂时也不懂的,不教。

(4)放到别的课文中去教效果会更好的,不教。

2.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中年段的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会自读自悟了,拿着教师的"渔"来捕捉阅读问题这条"鱼"!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开始养成"批注阅读"的习惯。批注阅读就是在数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时或读后,随着阅读和思考,动笔在文章上圈圈点点,批注点评。用笔读书能加深印象,增强记忆;能促成潜思索,加深理解,激发思考;还可积累资料,备查待用。这种策略的形成,学生会终身受益。读书重在积累,这是古今中外的读书经验,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丰富语言积累"的原因。在教学中应开始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核心问题"来带着思考阅读,带着"笔墨"来阅读。

3.多种朗读,激发兴趣

《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阅读教学,要始终坚持"以读为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在阅读训练上加大力度,尤其在有感情朗读上下功夫。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初读,细读,精读,品读,赏读,熟读,范读,练读,赛读,评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阅读机会,让他们多层次,多回合的读文,从悟语,悟情,悟理,悟法,达到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

如在上课开始,教师进行范读,或在学生读不好时,范读;在感情升华处,创设情境来引读;在语句优美处引导学生闭目想象或配乐,或配画,或做动作,进行赏读。对教材中的优美句,哲理句,对话句,中心句,含义深刻句(也可是相应的段落)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品析,阅读,最终达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一次读书的要求、读书的目的都应该有所不同。如初读课文要能够读得正确、流利,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细读课文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读出感悟;赏读课文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另外还要重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阅读后要留给学生自己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这方面教师往往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读书以后,有了体会,却舍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交流。

4.要考虑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要考虑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现在老师在引导全班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读完了课文后干什么,往往重视不够,使得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无事可做。"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这个"整体"应该包括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朗读。在教学设计时,明确哪些是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的内容,用什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也不必要扳开揉碎、反反复复地去讲。

5.有效地进行拓展

深入理解课文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进行适度的拓展性阅读,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是第二课时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

所谓拓展性阅读,就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围绕某一阅读主题,搜寻收集与阅读主题相关的材料,重构文本学习内容。通过拓展性阅读,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自主对话,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拓展阅读的类型往往分为三种:一是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补充性拓展;二是与课文表达形式相类似的迁移性拓展;三是具有比较鉴别意义的比较性拓展。从目前拓展性阅读的现状来看,拓展阅读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例如,从对学生认知特点的把握上来看,有的教师不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低效甚至无效的拓展训练;从拓展训练量的安排上来看,有的教师拓展训练的内容洋洋洒洒,在40分钟的讲读分析课中,用于拓展训练的时间占了30分钟,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词句还没有理解,就匆忙进行大运动量的拓展训练;从对拓展内容与文本内容的衔接联系上来看,有的教师拓展训练的内容游离文本内容,随心所欲;从对拓展训练时机的把握上来看,有的教师只是把拓展训练当作是讲读分析课的一种点缀,在时间的安排上,往往放在结课前的几分钟,很少考虑什么时机拓展训练最有效。因此,我认为,要提高拓展训练的实效,必须处理好拓展训练适度与过度的关系。这里的"适度",是指拓展训练必须做到四适:适人、适量、适文和适时。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只要遵循阅读教学

的一般规律,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要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无定法",只要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直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想,作为语文教师,大家对怎样才能搞好阅读教学都有着不同的思考,我所提出的建议仅供大家进行教学研究时参考。相信有了大家更有价值的生成,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必定会上得更加扎实、有效。

猜你喜欢

读书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们一起读书吧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读书为了什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