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PICCO)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2018-07-16周益民林国秋赖晖明黄名威

健康大视野 2018年5期
关键词:输出量脉搏容量

周益民 林国秋 赖晖明 黄名威

【摘 要】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PICCO)是一种在肺温度稀释技术和动脉脉搏曲线面积分折技术计算每博输出量,从而计算出连续心输出量,同时还是是一种检测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主要监测。其特点具有微创、简便、精确和不间断的监测心输出量,能够有效的提高危重症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精确性。在临床上应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能够对患者的血容量状态进行评估,可以对患者的液体管理进行指导,达到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提高的效果。同时有利于医护人员更好的对患者的病情治疗进行指导、评价或改进。

【关键词】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PICCO);临床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294-01

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呼吸稳定性是难以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状态[1]。血流动力学主要的目的是起到有效预防组织灌注和氧合不足的问题,对于临床上的危重患者而言进行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是临床上对病情精确的诊断、指导治疗、评估治疗反应和氧输送水平最为重要的手段。

1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的含义及其特点

1.1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的含义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是血流动力监测的重要标准,但是此项技术需要有专门的操作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操作,并且对有创技术要求较高,并发症也相对较多[2]。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不停的寻找更加科学可靠、操作更加简单易懂的监测方法。在1983年,PICCO技术的概念首次被Wesseling提出,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PICCO是最热门的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一项技术。在危重症的医学领域当中PICCO应用相当广泛,并且PICCO技术需要测量的指标参数较多,能够比较全方位的反映出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心脏舒缩功能的变化。其中包括:全心舒张末期(GEDV)、持续心输出量(CCO)、胸内容量(ITBV)、血管外肺水(EVLW)、脉压变异(PPV)、每博量变异(SVV)、外周血管阻力(PVR)、全心射血分数(GEF)、肺血管通透指数(PVPI)、心功能指数(CFI)[3]。特别是ITBV和EVLW两个指标,可以更加精准的反映出体内液体量的变化大小。ITBV是一项可以反映危重患者的循环血容量的指标,其通过左、右心腔舒张末期容量以及肺血容量所组成,这和心腔充盈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由容量参数反映出的心脏容量的状态消除胸腔内压力和心肌顺应性等其它因素对压力参数造成的干扰,可以更加精准的反映出心脏容量负荷的真实情况。

1.2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的特点 一般而言,危重患者都要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或者是利用血管活性药品将灌注压提升的一定程度,由此达到维持组织灌注的效果[4]。在临床上常见的指标有PAWt、CVP等一些受到自主呼吸、心室顺应性、胸腹腔内压和机械通气等因素影响,往往无法精确判断容量的状态。PICCO能够更加简便,并且微创和高效比的对动脉压、每博量和心率等数据进行测定。

2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及问题

2.1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高科技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是一项能够优化治疗的重要条件。最能够符合要求的心输出量监测需要达到不间断、可靠、无创、高性价比以及运行独立,并且还需要具备可以快速反应的时间。除此之外,还要测量心脏前负荷对此进行判断血容量减少或过多。在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关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进行过多报道。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与其它部位的心肌梗死存在不同,其极其容易出现血压低、心率慢等血流动力学不稳的表现[5]。

2.2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在临床中发现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对于某些疾病患者使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进行持续心输出量时的参数不如经肺热稀释法来得准确。另外有研究发现对于ICU的机械通气患者,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能够得出心功能的指数和GEF可以精确的评估出左心室的收缩能力,但对于右心室功能不健全的患者则会出现指标偏小的现象。

综上所述,在现如今的科学技术当中还没有能够彻底替代有创监测心排血量的无创手术,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作为当下最为实用的微创技术能够获取准确的数据,对液体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制定患者后续的治疗方案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随着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对于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意义的进一步研究,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测定技术会在更多的危重症的疾病治疗当中产生更深的影响。

參考文献

[1] Wernly B, Lichtenauer M, Franz M, et al. Pulse contour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 in acute heart failure patients[J]. Wiener Klinische Wochenschrift, 2016, 128(23):1-6.

[2] 齐海军, 王丽, 王祥.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3):748-750.

[3] Wurzer P, Branski L K, Jeschke M G, et al. Transpulmonary Thermodilution Versus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for Cardiac Output Measurements in Severely Burned Children.[J]. Shock, 2016, 46(3):249.

[4] 刘亚林, 邹帅, 赵中林,等. PiCCO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中的指导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10):2254-2256.

[5] Wei Z, Danzeng Q, Feng X.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predicts outcomes of pulse indicator contou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directed goal therapy:A prospective study[J]. Medicine, 2017, 96(39):e8111.

猜你喜欢

输出量脉搏容量
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区域虚拟水贸易定量分析
如东需求锐减过半,海南缩减85%! 一代苗输出量2000亿尾,未来前景看好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
近红外可穿戴设备中脉搏波的呼吸率检测
2015年上半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916万千瓦
201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470万千瓦
改进等效容量法在含风电配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
在线血容量监测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