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物唯一标识符在高校出版管理中的应用

2018-07-16林杰

科技传播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数据

林杰

摘 要 文章从出版物唯一标识符在高校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管理的应用出发,详细阐述了出版物唯一标识符在形成更高效的供应链、解决盗版及盗版查验问题、解决窜货、特价书回流问题、便于各方进行出版物真伪查验、后期整合大数据为选题策划提供决策信息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出版物唯一标识符;UIP;高校出版管理;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3-0172-03

我国共有高校出版社105家,占全部出版社总数的近1/5,是我国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以来,高校出版社进入转制浪潮,高校出版社陆续脱离母体高校,进入市场领域,直面与大型出版社的竞争。从近几年的出版业变化来看,市场占有率所引发的马太效应愈发突出,大型出版集团由于在资金上占有优势,在作者争取及市场开发上能投入更多的资金,争取到更好的作者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外部大环境上,出版数字化进程逐步加快,高校出版社自身的规模很小,没有大数据的整体布局,在数据获取和利用上又落后一步;在出版法制管理上,版权保护不力,侵权、盗版等现象屡出。凡此种种,高校出版社在出版管理中的困难重重,无时无刻不面临生存危机。

出版物唯一标识符(Unique Identifier of Publication),简称UIP,是指基于一维码、二维码技术的出版物(包括纸介质、非纸介质)个体唯一性识别编码。UIP用于区分单本(册、张、盘、个)出版物与其他任意本(册、张、盘、个)的唯一标识代码。本文尝试在出版物唯一标识符的开发及应用中,对高校出版管理的困境找出改善措施。本文源自“出版物唯一标识符在高校出版管理中的应用”(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 出版物唯一标识符在高校出版社传统出版中的应用

1.1 便于形成更高效的供应链

落后的ERP管理系统使入库、退换货、调货等信息的录入都靠人工完成,有存在错误的可能,造成公众对统计数据的质疑,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数据统计部门能做到百分百精准,许多来历不明的数据在开放强的互联网上扰乱视听,严重影响了出版秩序。而UIP为人与机器找到了理想的接口,UIP所产生的大数据能精准并实时的完全展现出来。UIP中的MARC数据能保证出版物“DNA”的唯一性,保证同名书、相似书、同版次不同印次的书不至混乱。UIP的独一无二性会准确记录各个渠道流通节点,为企业的物流人员、销售助理人员节约大量的办理出入库和录入单据的时间。因为有了人人可见,公开透明,精准确切的数据。将人从繁复、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既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又能提高数据准确性,做到资源合理配置。因此,UIP有效地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加速了出版物的流通速度。

1.2 真正有效地解决了盗版及盗版查验问题

UIP使出版物在尚未出版时,仅仅在印刷(制作)阶段就有了独一无二的身份辨识,并且各个流程尽在监管部门实时掌控之中,使得无孔不入的盗版商无机可乘。现代印刷、制作技术的提高导致仿真技术较高的盗版层出不穷,而传统盗版查验技术如:辨别纸张质量、核实出版企业、甚至在相关网站核查ISBN、ISSN、ISRN号都不能万无一失地判断正版书的真实性。以目前技术手段,只有如UIP这样,为出版物上“多重保险”来彻底锁定图书的“DNA”,进而拦截盗版源入侵的技术,才能使“真身不怕百验”的正版出版物流入客户手中。

对于纸质出版物而言,UIP由专用印刷设备印制在出版物的指定位置,该设备安装在封面印刷流水线的末端,并通过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与卓越出版联盟UIP服务平台发码系统连接。服务平台根据出版单位提交的出版申请,将生成的UIP通过国际互联网(INTERNET)发送到指定印厂指定编号的UIP专用印刷设备上,单批次印刷后UIP在机器上自动销毁,并发送废码回告给发码中心。根据出版单位提供的选题信息、报印数、印刷日期、印厂信息生成的UIP,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法根据这组编码猜出或计算出编码规则,即使猜出这组编码,任何单位和个人也无法印刷,因为发码和印刷指令都在发码的时候传送到指定印刷设备上,这些指令只由卓越出版联盟管理机构掌握,如图1所示。

1.3 解决窜货、特价书回流等传统出版老大难问题

不同渠道商之间的窜货,扰乱出版单位市场正常管理秩序;特价图书以次充好,鱼目混珠回流是出版业长期存在的乱象。出版企业面对这类流动性大,源头难以各个击破的问题,无力应对。UIP的身份识别的唯一性特点,使货品精确到单本的身份都一目了然,有效地解決了窜货的溯源问题。

1.4 便于渠道商联网校验出版物真伪

二维码以其特有的信息存储扫描辨识方式,使用方便、快捷、精准等特点使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在各种终端(PC、平板、手机)。渠道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联网校验。UIP中的一维码是ISBN、ISSN、ISRN和唯一编号的综合体,便于渠道商在拿到出版物的第一时间登陆监管部门官方网站校验该出版物的真伪。便于监管部门了解和掌握渠道商信息和渠道真实流向。

1.5 便于最终用户校验出版物真伪

目前终端用户校验出版物真伪的有效手段相对有限。最普遍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登陆出版企业官方网站检验、登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核验、致电给出版企业或者印刷企业等。尽管如此,终端客户被假网站、假企业欺骗的现象频频出现,同时给出版企业带来数不尽的干扰。基于UIP的应用,终端客户只需拿出手机,用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校验该出版物的真伪。最终用户在使用该平台时留下的信息,便于出版管理部门了解和分析用户群体和阅读行为。

最终用户如果是第一次查询该UIP信息,将会把此UIP与用户信息进行绑定。如果第一次查询输入的是正确的UIP信息,将告诉用户是正版,当用户再次查询时,即显示该UIP码所对应的出版物的用户信息(信息进行隐私屏蔽后展示),如果信息和查询人一致,代表查询人手中拥有的是正版,否则就是盗版。

若第一次查询人拥有的是盗版UIP信息,就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这个UIP是错的,直接提示盗版,并记录盗版查询人的信息。另一种可能是这个UIP正确的,那么同样记录在案,便于执法部门顺藤摸瓜,找到盗版源,重罚盗版者、奖励维权者。

可以采取多种手段鼓励最终用户登录监管平台进行出版物鉴别。例如:采取奖励措施,最终用户每查询一个单体信息,将赠送用户一定量的电子代购券,用于抵冲将来再次购买出版物的花销。再例如,在UIP里搭载线上线下增值服务,将出版物诸多有附加值的信息(课件、视频、音频、图片、动画、仿真系统、试题习题等)融入,激发用户登录检验的积极性。

1.6 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监管平台掌握出版物流向和最终用户群体信息,分析市场行为指导出版单位的出版行为

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监管平台清楚获知每种出版物在成型后的流向。从而掌控每种出版物的销售数据,对现有市场做出分析,以及未来市场做出评估预测。为市场的查漏补缺、优胜劣汰做出宏观调控。从而为市场的良性循环提出确实可靠的指导,有效抑制某一类出版物集中扎堆,导致市场盲目粗放型增长,抑或某类出版物严重短缺,造成供需失调。同时也为出版企业的选题策划立项提供合理依据,避免资源浪费。

1.7 后期整合大数据为选题策划提供决策信息

数字出版物(电子书等)的销售单位能从客户注册的半真半假的信息中大致判断购买群体。而传统出版物,甚至是部分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光盘等),购买者付款后便离开卖场,无法收集购买者的具体信息,并判断其所属群体,进而也无法整理出群体的购买偏好。而通过扫描UIP,无论是传统出版物还是数字、电子、音像出版物,其销售渠道、读者群体、营销巨头等信息,不用分析就能客观并实时的展现。

传统策划中的粗略调研和“拍脑袋”下的选题往往缺乏直接有效的决策信息,但以预测为核心的大数据的出现,不仅可以预测待开发图书的市场认可情况,更可以在选题策划之前,基于对用户评论、购买等用户大数据的分析和深度挖掘,找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热门话题,推测读者兴趣进行趋势预判,这对选题策划中预测读者阅读兴趣、改进用户体验、优化营销策略等具有很大意义。也可在海量数据中查找同类出版物的出版与市场情况、选题跟风情况。运用大数据预测选题的方式将极大提高选题效率,减少出版浪费。“京东出版”的首部图书《大卫·贝克汉姆》就是通过大数据模式,为特定消费群体“私人定制”相关图书。《大卫·贝克汉姆》这本书选题的确定,是来自京东1 700万用户的大数据。“数据分析发现,我们的用户中接近六成的读者为男性,而且年龄构成以22~40岁为主,因此我们决定将首先为男性读者打造他们喜爱的图书。”

2 出版物唯一标识符在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中的应用

2.1 在数字、电子出版物防盗版中的应用

对于电子(数字)出版物而言,出版单位在出版阶段向管理部门申报选题时,将产品形态、选题信息等数据在线提交至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在进行信息入库备案后,生成UIP固定值部分数据和入库编号,向生产单位发放网页插件,该插件将被直接植入到进行该产品销售页面的购买按钮功能中,购买页面处明确呈现备案标志,点击此标志,即可联网至监管平台查询备案信息,并在购买按钮被按下的瞬间从监管平台获取UCIP可变数据部分,生成完整的唯一识别编码UIP。获取的UIP配上DRM技术,产生保护码,用以电子(数字)出版物版权保护,保护出版物的版权不受侵犯,如图2所示。

2.2 在原创文学监管中的应用

对于网络原创文学而言,考虑到该领域的作品数量是海量的,且多种形式并存:连载、原创小说、摘录(抄)、汇集等。实时申报且批复选题在操作层面上工作量巨大、也无法做好。因此该领域拟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通用数据接口”技术,监管部门将权力下放到产品数量巨大且具备一定自我监管能力的出版单位。网络原创文学在发表前,作品体例、格式千差万别,但经过网络平台整合后,将变得规范有序且能按照网站数据库存储规范存储并展示,因此通用数据接口就和网站“提交发表”按钮功能链接并绑定,在提交发表的同时,就将相关数据自动提交至监管平台,监管部门只需定期抽查原创文学网站与监管平台数据是否一致,就可以做出相应行政管理行为,如图3所示。

2.3 针对数字、电子、网络出版物的合法性有了更好的约束作用

国家广电总局既可以严格规范数字、电子、网络出版的秩序,有的放矢地打击一些品位低俗、质量低劣的出版物。又可以有效洞悉合法出版物的销售动向。

2.4 后期整合大數据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

大数据除了用于数字出版中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出版外,还可以在销售上做到基于用户画像的个性化推荐。个性化推荐服务简化了用户的购买操作,节约用户的时间,能够有效提高用户从浏览者到购买者的转化率,从而增加出版社的营收。另外,精准的推荐服务会使用户对系统产生依赖,使出版社与用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有效保留用户,提高读者的忠诚度,防止用户流失。

3 出版物唯一标识符在行业中的应用难点

目前出版企业基本上都已经使用了ERP对生产流程进行管理,为了有效地推行出版物唯一标识符,必须对ERP系统做相应的技术改造,才能在企业生产流程中有效地使用UIP。

此外,传统的印刷企业采用的印刷设备只能印刷固定格式的国际编码,不能印刷可变数据格式的编码,因此印刷设备的技术改造必须和UIP编码标准、发码、回告等环节相关联。考虑到印刷企业现有设备如果进行更新换代费用太过高昂,因而本项目采用的是在传统印刷流水线的末端增加一台可变数据印刷设备。

4 结论

出版物唯一标识符,彻底的展现了每一个出版物个体的“DNA”,结合现有技术,探索新兴技术领域,打造透明、公正、合理、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生态系统。在高校出版管理中有切实可行的应用空间,从出版企业、印刷企业、发行商、渠道商、物流企业到终端客户都是切实的受益者。

猜你喜欢

大数据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互联网+”农产品物流业的大数据策略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