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美军无人机战略

2018-07-16王涛

现代军事 2012年3期
关键词:侦察机战场无人

王涛

2011年12月4日,美军一架RQ-170无人侦察机落入伊朗境内,导致美伊关系出现紧张,更引起世人对美军无人机战略的关注和思考。纵观美军近几场现代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及其他军事行动,无人机投入战场的数量越来越多,担负的任务越来越广泛,已从战场侦察和监视扩展到海域巡逻、反潜作战、精确打击、电子干扰、目标定位以及网络中心战等领域。作为美军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平台,无人机已成为美国实施全球扩张的一支重要的战略力量。

发展历程

冷战期间:新兴的战略侦察力量

无人机问世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就曾试图开发“无人”飞行器,但限于技术能力,当时更多只是限于构想。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等一些国家陆续开发出无线电遥控的无人靶机,但它们最初并未用于作战,仅供空军训练使用。二战结束后,随着核武器、导弹等新式武器的出现,美国需要一种能够抵近目标区域和实时侦察传输战场情报的侦察手段。无人机不仅飞行速度慢、高度低、目标小,便于获取敌方情报,并且不会有人员损耗,因此受到美军的青睐。美军自1959年开始配备“猎鹰者”无人侦察机之后,又在20世纪60年代初先后研发了“燕子”、“鱼鹰”等多种无人侦察机。

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吸取了U-2无人机多次被击落的教训,在无人机研发方面朝着高速、高升限、高性能的方向发展。美国瑞安公司开发了性能各异、体积不等的“火蜂”系列无人侦察机。据美军统计,从1964年8月〜1975年4月,美军参战各军种1016架“火蜂”无人机共完成了3435次侦察任务,深入中国、北越和朝鲜等国纵深实施战略侦察,收获的成果包括:获取了北越境内部署苏制SA-2防空导弹的证据;及时证实了北越空军装备苏制“米格-21”歼击机的情报并进行摄像侦察;对B-52战略轰炸机战斗使用结果进行评估;掌握了苏联向北越提供直升机的情况;近距离获取了苏制SA-2导弹被摧毁时的摄像情报,等等。

后冷战时期:战场侦察的主力军

无人机在海湾战争之前只是一种辅助的侦察手段,美军一直将有人侦察机作为战场侦察的主体。但在海湾战争中,由于侦察机需要在沙漠上空往返飞行,长时间暴露在伊军防空火力之下,飞行员将承受极大的风险,因此美军借鉴了此前以色列军队在黎巴嫩战争中的经验,将配备有战术传感器的小型无人机作为实施战场侦察的主力。

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为地面部队配备了43架“先锋”无人机,出动330架次执行任务,飞行时数超过1000余小时。美国海军使用“先锋”无人机为波斯湾美军战列舰上的406毫米巨炮提供观察和校射支持。海军陆战队则主要利用“先锋”无人机替代老式的RF-4战术侦察机,为前线部队直接提供实时战场态势情报。

在冷战结束之初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美军无人机在战场侦察方面担负了主要任务。以科索沃战争为例,无人机主要负责侦察和核实南斯拉夫军队部署地点,监视与控制阿尔巴尼亚族人占领区的局势,评估北约空军对南斯拉夫基础设施的攻击效果。无人机侦察能力在实战中得到了进一步检验。

进入新世纪:实战化的攻击利器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军无人机的发展更加贴近实战,已逐步成为重要的攻击利器。随着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实战应用,“捕食者”和“死神”等装备了导弹和高清摄像设备的无人机在加油、夜航、自主飞行、远程轰炸、多平台发射等技术方面日臻完善,全天候作战能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美军重要的攻击武器。目前,美军拥有的无人机数量已经从2002年的167架猛增到现在的7000余架。美空军购买的无人机数量如今已超过了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美军现已形成高-中-低空、远-中-近程,战略-战役-战术侦察、通信中继、电子对抗、攻击作战等各层次梯次搭配的无人机作战网络。在2011年利比亚战争以及猎杀本·拉登的行动中,均可以看到美军无人机的身影。有分析认为,随着美军越来越多地在战争中使用无人机实施攻击行动,未来的战争形态将发生改变,无人机可能将成为“机器人战士”的先驱。

部署情况

近年来,美军积极推行全球军事战略,广泛开展海外军事部署,不断加强前沿军事存在。建立无人机基地,部署和使用无人机,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建造无人机基地要比建设起降有人驾驶飞机的空军基地简单得多,不仅对跑道和机库要求不高,所需资金和建设时间也不多。鉴于此,美国根据全球战略布局和海外军事行动的需要,在多个地区建立了无人机基地,部署无人侦察和作战飞机。

阿富汗战场

在阿富汗战场,美军建立了多处无人机基地,大量部署和使用无人机。美国早在2001年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争的时候,就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设置了几个无人机基地。此后,随着无人机在阿富汗战场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美军在该地区无人机基地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目前,美军在阿富汗战场的无人机主要由中情局和军方负责运作,其行动基地大部分位于阿富汗境内。在2011年5月美军无人机突袭本·拉登之前,美军已使用无人机击毙“基地”组织排名前20号人物中的11人。无人机的频繁使用,使阿富汗战场已成为美军无人机的试验场。落入伊朗境内的RQ-170型无人侦察机,就分别部署在美军驻坎大哈以及阿巴边境的无人机基地,在此接受“战争的检验”,并且对周边国家实施侦察。驻阿美国海军陆战队还使用手持式小型无人机,用以对建筑物和山丘实施侦察,并通过地面站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回收采集的影像。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声称,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严重依赖无人机,以至于在无人机无法到位的情况下,驻阿美军会取消作战任务。

中东与非洲

中东和非洲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热点地区,也因此成为美军寻求部署无人机实施反恐行动的重要方向。特别是位于非洲之角的索马里被视为东非地区恐怖分子的“天堂”,无论是“基地”组织成员还是极端主义组织“青年党”,在索马里的势力都非常强大,也是美军无人机在该地区执行反恐任务的重要目标。

早在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军就在邻近的吉布提莱蒙尼尔军营建立了无人机基地,部署了“掠夺者”无人侦察机,主要用于对索马里实施侦察。此后,美军分别在埃塞俄比亚和塞舌尔境内建立了无人机基地,从而对索马里境内的恐怖主义势力形成有效威慑。特别是驻塞舌尔的MQ-9“死神”无人机编队具有强大的杀伤力,被称为“猎人杀手”,可以装备“地狱火”卫星制导导弹,能精确摧毁地面战略目标,对恐怖分子有着很强的震慑作用。此外,美国中情局正在阿拉伯半岛建设一处秘密跑道,为在也门执行反恐任务的武装无人机提供支持。事实上,这些无人机基地在美军反恐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9月30日,美军无人机从该地区的基地起飞,在也门击毙了“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重要头目安瓦尔·奥拉基。

亚太地区:威慑周边国家

亚太地区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地区,也为无人机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2007年,美军制定了覆盖亚太地区的“鹰巢计划”,通过在日本、韩国等亚太国家部署“全球鹰”无人机,实现无人机与航天侦察卫星的互补,从而能够覆盖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半个亚洲,并且最大范围地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达到全天候、全天时的立体侦察效果,使美军全面掌握有关朝鲜半岛、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等热点地区的第一手情报。

2011年5月,美军第七舰队司令布斯科克透露,研制中的无人驾驶轰炸机将配属该舰队,成为该舰队“撒手锏”。该型机未来可以在航母上自动起降,并且具备自主空中加油能力和良好的隐身性。与有人战斗机相比,该型机的作战半径达3000千米,足以覆盖周边国家的纵深,将对亚太国家的安全利益形成重要威胁。

未来趋势

虽然无人机在美国实施军事战略、开展海外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独立作战能力不足、通信易受干扰等弱点。展望未来,无人机在战略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也将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集成化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未来信息化战争将成为作战系统间的对抗。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及对利比亚空袭作战中,无人机承担的任务日益增多,其作战方向日趋多样化,对无人机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美军认为,如果无人机仅具备单一的侦察监视和攻击手段,将无法在未来战争中有效发挥作用。未来无人机必须是多种作战功能的高度合成,将多种有效载荷、多个系统功能综合到作战系统之中。

美军制定的《2005〜2030年无人机发展路线图》,强调数据处理技术、通信技术、平台技术、有效载荷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融合。路线图指出,多频谱、超频谱图像技术的融合将不仅能提供更多的目标细节,还能对地面辐射源进行精确定位;超高频、甚高频植物穿透技术和双波段雷达的融合,将能够发现隐藏在树丛或伪装的敌军武器装备和部队;通信技术和加密技术的融合,可以确保敌方无法破解无人机的信息流,提高无人机信息传输和控制能力。

协同性

美军提出未来无人机作战应具备协同性,即将无人机与无人机、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以及无人机与其他武器平台之间连接为一个整体,发挥综合效能。在无人机与无人机协同方面,美军曾对分别由陆军、海军和空军使用的“阴影”、“捕食者”和“扫描鹰”这3种无人机进行了协同作战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不同飞行高度和滞空时间的无人机协同行动,联合作战试验平台系统(JOTBS)将能够更清楚地掌握相关区域的情况,从而使未来作战态势感知更加清晰。

在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协同作战方面,美国陆军正在探索发展“猎人远距杀手”计划,将无人侦察机与有人武装直升机组成作战编队,由无人机承担侦察引导任务,武装直升机在敌火力范围之外执行攻击任务,以提高生存力和整体战斗力。美军曾利用1架“猎人”无人机和1架“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进行战斗编队试验,目标识别距离可增加12〜27千米,有效攻击距离可增加3000〜5000千米,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作战效果。

智能化

无人机智能化就是“无人机做出决定的能力”,不仅能够按照指令或者预先编制的程序完成预定的作战任务,对威胁目标自主做出反应,还能即时处置突发情况。然而,目前无人机大多采用操作人员遥控的方式遂行作战任务,不仅对操作人员的控制技能要求较高,还存在操作人员无法准确掌握战场态势等问题。

提升智能化水平,是美军研究开发无人机的重点。美军将主要在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智能化武器装备、智能化材料、空中加油及太阳能动力等方面采取措施,重点开发全天候、高分辨率、远距离、实时化、小型化的任务设备,开发距远离、安全保密、通用化、网络化的测控传输系统,开发基于数据链的地面控制系统,全面提高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目前,美国海军已经试飞成功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无需人工干预、完全由电脑操控的喷气式无人驾驶飞机—X-47B无人战斗机。按照美军的设想,未来战场或许将是以无人战斗机、无人轰炸机、无人电子战飞机和无人预警机等构成的无人作战体系,从而完全颠覆人们对现有空战模式的认识。

猜你喜欢

侦察机战场无人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白沙门
反击无人机
SR-71侦察机
三大战场风云变幻
竹里馆
记忆的奥秘
无人岛上的试验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
EP-3A和EP-3E电子侦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