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碧玉妆成—宋金耀州窑青釉刻印花枕与孩儿枕

2018-07-16杜文

收藏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刻花耀州孩儿

□  杜文

耀州窑是唐代创烧,延烧至明清直至近代的一座综合性窑场,在其逾千年的烧造史上,从唐代开始就烧造陶瓷枕,耀州窑在唐宋时期曾烧造出釉彩和造型各异的陶瓷枕,尤其在宋代至金代,耀州窑刻花工艺被今人誉为宋瓷青瓷刻花之冠,黄堡窑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釉刻花瓷枕标本。通过掌握这些标本的造型和特征,与海内外公私收藏比较,可以辨识出不少造型、刻花及纹饰精湛的宋金耀州窑青釉枕。耀州窑青釉瓷枕在宋金时期青瓷中极富特色,将橄榄色青釉与耀州窑擅长的“精比琢玉”刻花工艺在瓷枕上融汇表现得酣畅淋漓。

本文结合新面世的考古和民间藏瓷资料,对耀州窑宋金时期青釉瓷枕选择相对完整的精品介绍如下:

一、耀州窑址出土宋代青釉枕

《宋代耀州窑址》收录窑址发掘青釉瓷枕标本共21件,其中15件可分为四型,其余残缺过甚无法分型。宋代耀州窑青釉瓷枕造型包括如意枕、腰圆形枕、多边形枕、长方形枕、梯形枕等多种。其中如意枕的枕面造型形体增大,如意形枕的支座尚未发现,但从如意枕面下的粘接痕观察,枕面下应是柱体。长方形枕形体进一步增大,从其接痕看,已从长方体改为长方枕面出沿的新造型。黄堡窑址出土宋代耀州窑青釉枕的造型分为:

图1.1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腰圆枕标本

图1.2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腰圆枕标本(底面)

图2.1 北宋 耀州窑青瓷刻花凤衔牡丹纹枕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图2.2 枕面 

图2.3 枕面线描图

1.宋代青釉腰圆形枕

因耀州窑址出土标本残缺(图1),综合发掘标本复原造型为腰圆枕,侧壁围成腰圆形,底面大体呈椭圆形,弧形立面以宽条纹分隔为几部分,两侧立面外弧,前立面中部凹进成亚腰状。刻花图案装饰有水波莲花、缠枝牡丹、折枝牡丹、交枝牡丹,平底露胎,靠近枕面后部侧壁靠上部有一圆孔。

日本静嘉堂文库收藏的一件北宋青釉刻花凤衔牡丹纹腰圆枕(图2),高10.7、宽23.3厘米。枕面中央刻饰华丽、繁复的凤凰衔牡丹纹,环以蔓草纹一周。枕侧的直壁区分五个区间,各饰折枝牡丹一朵。耀州窑窑址出土瓷枕残件虽有多种,有腰圆形、如意形、六边形、长方形等,可惜无完整器物。此枕工艺精美,烧造年代大致应在北宋末期,在枕面和枕墙刻饰宋人称为“富贵花”的牡丹花纹为主题纹饰。牡丹纹是耀州窑瓷中采用最多的一种花卉纹样,是幸福美好和繁荣昌盛的象征,所见的纹样有缠枝牡丹、折枝牡丹、交枝牡丹、对枝牡丹、瓶插牡丹、盆插牡丹等,均以叶茂花繁、生机盎然的特写形式为特征,花瓣多样,有塔形楼台式、双层多瓣式、单层三瓣式等花形,还有牡丹花结、牡丹小簇花、六格牡丹等,另有与动物纹样、儿童纹样相结合的牡丹,如凤凰戏牡丹、孔雀戏牡丹、童子攀牡丹之类,堪称耀州窑独步天下的青瓷刻印花装饰纹样品种。

枕面上刻饰的凤凰纹也是宋瓷中少见的纹样,凤凰纹与龙纹相似,均是中国古代人们想象中最为珍贵的一种珍禽。其形象集中了自然界中各种飞禽的美丽,如鹦鹉嘴、鸳鸯头、锦鸡身、孔雀尾、仙鹤足、鹏鹰翅等。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以龙象征皇权“真龙天子”,而以凤为“群鸟之长”,象征“母仪天下”。该窑在五代时就曾用凤纹来装饰青瓷。在宋代的耀瓷中使用更多,在碗、盘、盏、枕上均有发现。所见有“凤穿牡丹”“飞凤穿云”“凤衔瑞草”“凤衔缠枝石榴”“凤衔缠枝瓜瓞”“凤衔葵花”等,寓意幸福吉祥、幸福多子、吉祥光明等。日本静嘉堂文库收藏的这件北宋青釉刻花凤凰衔牡丹纹枕,刻花纹饰采用了耀州窑擅长的牡丹纹和凤凰纹,使得一件普通的青瓷枕添加刻花,显得纹饰华美,可谓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枕中的顶峰之作。

2.宋代青釉六边及八边形枕

六边形,前后两边较宽,四个侧边较窄、等宽。平底露胎,窑址出土残件标本2件,表面刻牡丹纹及缠枝花纹。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有一件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八角枕,枕墙正面刻牡丹纹,而枕面刻饰卷枝五瓣朵花纹。陕西扶风县宋墓曾出土有一件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孔雀衔牡丹纹八角枕,现藏于扶风县博物馆(图3)。依据1993年出版的《扶风县文物志》记载,前高8、后高10.8、宽15.5、长20.3厘米,1958年扶风县城关镇张家底宋墓出土。该枕作不等边八棱形,底略小于顶部。枕顶部作前低,两侧及后部高的凹坡状。顶部装饰刻花孔雀衔牡丹纹,枕壁按八棱平面各饰单独的牡丹纹,造型生动,雕刻精湛,刀法流畅,层次分明,是北宋耀州窑瓷枕类产品的代表作品,枕胎质较薄,釉质均匀,青润如玉,底部无釉。此枕造型和孔雀衔牡丹纹刻花图案在耀州窑址考古出土品中均有所见,该枕的顶部边角,尤其是靠近头颈部的凹面边棱可见磨损,底部也可见磨损痕迹与磕碰,显示墓葬出土的这件青釉刻花枕是墓主人长期使用过的心爱之物。

3.宋代青釉长方形枕

边缘出沿,上刻婴戏莲纹,有的立面刻水波游鱼纹,该枕形时代或略晚于北宋。

4.宋代青釉如意形枕

边缘呈如意云头状,中部微下凹,青绿色釉。

图3.1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孔雀衔牡丹纹八角枕扶风县博物馆藏

图5 北宋 青釉刻花鹿衔瑞草纹枕

图3.2 枕面

图6 北宋 青釉刻花童子攀牡丹纹多边枕

图4.1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鹦鹉纹婴戏多角枕

图7.1 北宋 青釉刻花虎纹腰圆枕

图4.2 枕面

图7.2 枕墙刻花及开孔

除了这四类耀州窑址出土的宋代青釉枕样式,窑址出土的有些标本无法分型式,但内侧带有梳篦纹,可以肯定为瓷枕标本。

二、民间藏瓷中新见耀州窑青釉枕

陕西省收藏家协会2008年、2014年在西安博物院先后举办过“百家藏珍”和“民间藏耀州窑陶瓷展”两次展览,展出民间收藏的数百件耀州窑实物,其后遴选了大量考古与民间藏耀州窑精品瓷器拟加出版,笔者参加了这几批民间藏品的挑选与鉴识,有些民间收藏的完整耀瓷属于常见的普通品种并未入选,而更为看重在造型、刻印花纹饰等方面的新颖性和珍稀性,其中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瓷枕包括有青釉刻花鹦鹉婴戏纹枕、青釉刻花童子攀牡丹纹多边枕、青釉刻花鹿衔瑞草纹多边枕等多种新见品种。

图8 《中国陶瓷史》收录宋代耀州窑系孩儿枕线描图 

图9 北宋 耀州窑青釉田字款娃娃枕 瑞士玫茵堂藏

图10 青瓷娃娃枕标本

图11 民间藏耀州窑青釉娃娃枕标本“2010年大唐西市民间藏品展”展品

图12.1 宋代 耀州窑青釉孩儿枕山西长治市沁源县墓葬考古出土 

图12.2 娃娃枕头部

北宋青釉鹦鹉婴戏纹枕(图4),高11、长22.5、宽18厘米,呈多角枕造型,枕面刻牡丹纹、对称刻鹦鹉纹及猫、兔纹等。枕墙刻毬路纹及婴戏纹等。

北宋青釉鹿衔瑞草纹枕(图5),高9、宽19、残长17厘米,呈多角枕造型,枕面刻鹿衔瑞草图案,并以划花手法装饰牡丹纹及草叶纹。枕墙刻饰莲塘游鸭及童子攀花。表面饰青釉,颜色青绿。鹿在中国被视为是“仁兽”和“纯善禄兽”,是和平善政和官禄的象征。在宋金耀瓷纹样中,鹿纹多有出现,是该窑动物纹样中所见较多的一种瑞兽。宋代耀瓷的鹿纹,有缠枝菊卧鹿、鹿戏牡丹、牡丹卧鹿、鹿衔瑞草等。

北宋青釉刻花童子攀牡丹纹多边枕(图6),高12、枕面宽18.4、底宽18厘米,枕呈多角形,枕面略呈八角卵圆形,前低后高,底部在八角基础上,在接触发髻部位适当增加边角数。枕面刻交枝牡丹纹,花叶间有蝶蛾飞翔,枕墙贴塑上下两行鼓钉,其间刻花装饰童子攀牡丹花纹。枕面及枕墙饰青釉。底面无釉,有三处垫烧痕。从残断处可观察该件瓷枕的成型制作工艺,在不同部位相接处先施以梳篦纹,再在内部贴塑泥条用作固定。

耀州窑址考古出土的瓷器有些纹样特殊,如带有虎纹和动物纹,但已残缺过甚。西安民间收藏有一件北宋青釉刻花虎纹腰圆枕(图7),这件虎纹枕底部有三块较大的垫烧痕,枕侧面刻牡丹纹,枕面在山石树丛间刻一猛虎,张口露齿,身具斑纹,颇具神采。

三、宋代耀州窑青釉孩儿枕

北宋耀州窑青釉枕中有一类娃娃枕(亦称孩儿枕)最为罕见,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301页宋代各式枕示意图中的第14图为宋代耀州窑系孩儿枕(图8),但仅发布了线图,未详述收藏单位和详细情况。瑞士玫茵堂藏有一件北宋耀州窑青釉田字款娃娃枕(图9),长22.2、高13.3厘米。整体以侧卧童子托起如意形枕面,台板上有一“田”字,这件保持完整的宋代耀州窑孩儿枕不知是否即是《中国陶瓷史》书中收录的耀州窑系孩儿枕线图。2006年笔者在郑州民间藏品中观摩到青瓷娃娃枕残件(图10),传许昌出土,此枕仅存孩儿枕的头部,虽是残件但完好保存了孩童头部,嘴部带有橄榄黄色,比之北京和台北故宫收藏的宋定窑白釉孩儿枕头部并不逊色。带有同样田字款的耀州窑青釉孩儿枕,在艺超网曾发布有一件,但这件孩儿枕头部和枕座都是残件,童子头部与身部的釉色有差异,残缺较多,不足以反映瓷枕全貌,可能为两件童子枕残件组合展出。民间收藏的耀州窑孩儿枕标本,2010年西安大唐西市举办的民间收藏展上也展出有一件(图11),孩童身躯塑造的比较胖短。

2017年12月山西运城博物馆举办的秦晋豫冀四省宋金瓷器展上,新展出了一件宋代耀州窑青釉孩儿枕(图12),山西长治市沁源县2012年墓葬考古出土,现藏于沁源县文博馆。笔者经询问获知该件青釉孩儿枕伴出有一件白釉渣斗,还同时出土一件磁州窑系的白釉珍珠地牡丹纹枕等其他文物。因青釉孩儿枕的枕面微有裂痕,展览时应经过了轻微修复。这件宋代耀州窑孩儿枕是重要的考古发掘资料,对玫茵堂和一些民间藏枕残件可为验证资料,在运城市博物馆临时展出时该枕标为金代产品,这件瓷枕从釉色看,更趋向为北宋晚期青瓷产品,出土墓葬即使是一座金代墓,也不排除是把宋末之物葬入,期待相关考古简报能尽早发表。

图13.1 金 青黄釉刻花鱼鸭莲纹梯形枕 耀州窑博物馆藏

图13.2 枕面

图13.3 枕墙

图13.4 枕侧

图13.5 枕侧及开孔

图14 金 泰和七年铭青黄釉梯形枕黄堡窑址考古出土

图15 金 耀州窑青黄釉双童扮狮枕 枕面残铜川立地坡窑区出土

图16 金 磁州窑系三彩双童戏狮三彩枕

四、金代耀州窑青釉枕

金代耀州窑瓷枕延续了长方形枕造型,上宽下窄呈梯形,枕面呈现前低后高的凹面,以耀州窑遗址黄堡发掘出土的一件金青黄釉刻花水波鱼鸭莲纹梯形枕为例(图13),该枕20世纪80年代铜川黄堡窑址出土,现藏于耀州窑博物馆,长27.5、宽13.2、高11.8厘米,造型呈上宽下窄的长方梯形,枕面呈下凹弧形,枕面刻莲叶纹,前后两面分别刻水波游鸭及水波鱼纹,左右两侧刻花叶纹,纹饰构图粗放,通体施青黄色釉(亦称姜黄釉),底部露胎,胎质灰白,枕侧的一侧上方设有排气圆孔。博物馆2010年自民间征集的一件金磁州窑系三彩双童戏狮三彩枕(图16)造型相同,磁州窑系三彩枕长34、宽16、高15.5厘米,比较可知,耀州窑金代双童枕残缺的上部应为如意头枕造型,左侧童子双手举着狮头,右侧童子手托狮尾。从山西省晋南新绛金墓出土六童戏狮图模印砖等资料可知,耀州窑与磁州窑系同类造型的双童枕,实际塑造的是两个身披狮皮的童子扮演狮子舞,表现了金代民间喜庆节日中表演社火狮子舞的两名孩童形象。社火人物形象在北宋耀州窑即已出现,如玫茵堂收藏的北宋印花碗图案中的掉刀装鬼人物碗和耀州窑博物馆

金代耀州窑梯形枕,在黄堡窑址考古发掘中还出土一例标本(图14),仅存一半,釉色青黄色,枕侧刻有纪年文字“泰和七年十月日”,泰和七年(1207年)为金章宗年号,此枕偏黄釉色为金代后期耀州窑特征。

金代耀州窑瓷枕新出现了一种双童枕,2002年铜川立地坡东山王家出土的金青黄釉双童扮狮枕为代表(图15),标本号02LDDW采:10,长24.4、残高11.4厘米,前壁模印相向而卧的两童子,枕面已残缺。外施青黄色釉,釉面有开片。胎色浅灰白,质地较细。在《立地坡耀州窑遗址》考古报告中以残件造型归类为腰形枕,此枕可与河北磁县中国磁州窑新征集的北宋印花竹马童子纹碗都可归入这一类。

元代已降,耀州窑青瓷烧造衰落,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的耀州窑中心窑场自黄堡迁移到立地坡、陈炉一带,供应对象改以普通民众为主,装饰纹饰日趋简化和民俗化,虽偶有清代、民国瓷枕存世,民国时期有黑釉钱纹镂空梯形枕、青花卧女形、素胎刻花金鱼纹枕等出现,但与唐宋时期耀州窑陶瓷枕,尤其与堪称青釉枕造型与刻花翘楚的宋耀州窑各式青釉刻花枕、孩儿枕相比,质量已有较大差别,耀州窑晚期代表陈炉窑瓷枕更多反映地方民俗,可另作专门研讨。

猜你喜欢

刻花耀州孩儿
浅谈青瓷刻花装饰艺术的现代表现形式与图案创新
西夏黑釉剔刻花瓷与宋元黑釉剔刻花瓷的对比研究*
牵 挂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耀州瓷走在“十字路口”——向左是传统,向右是时尚
耀州瓷:时光雕刻千年——你的美一缕如烟,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刍议青瓷的刻花工艺及纹饰特征
耀州瓷
灵狐少年
浴火涅槃釉色凝 妙手幻形刻花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