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二孩政策下不同年龄段育龄群体二孩生育意愿的调查分析

2018-07-16胡智兴方必基刘彩霞

科技视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二孩独生子女年龄段

胡智兴 方必基 刘彩霞

(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为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的生育政策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发展和完善。为了科学有效地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我国在1980年就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提倡少生优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劳动力人口锐减,人口老龄化加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1]。为应对这些问题,2013年,我国开始实行单独二孩政策。然而,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2015年,我国开始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全面二孩政策是国家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对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各年龄段育龄群体的生育意愿将直接影响我国今后生育政策调整的速度和幅度。为此,有必要研究不同年龄段育龄群体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相关服务。

1 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在相关专家的指导和建议下,自行设计“育龄群体二孩生育意愿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和文化程度等)、二孩生育意愿和二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三个部分。运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被试

将育龄群体分成70后、80后和90后三个年龄段,在某地区发放600份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4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1.33%。其中:男263名,女285名;70后181名,80后187名,90后180名;城镇311名,农村237名;文化程度为小学的有206名,中学或相当学历的有193名,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有149名。

2 研究结果

在二孩生育意愿方面,调查数据显示,301人表示不愿意生育二孩,占54.93%;有61人表示不确定,占11.13%;只有186人表示有二孩生育意愿,占总被试的33.94%。这显示,人群中的二孩生育意愿偏低。性别方面,130名男性、56名女性有二孩生育意愿,男性占69.89%,女性仅占 30.11%。年龄段方面,70后的二孩生育意愿最高,达到111人,占59.68%;其次为80后,有46人,占24.73%;90后的二孩生育意愿最低,只有29人,占15.59%。家庭住址方面,农村被试的二孩生育意愿显著高于城镇被试的二孩生育意愿,农村被试有120人有二孩生育意愿,占64.52%;城镇只有66人有二孩生育意愿,占35.48%。文化程度方面,二孩生育意愿与学历层次呈U型分别,186名有二孩生育意愿的被试中,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多达80人,占43.01%;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有 71人,占38.17%;中学或相当学历的仅有35人,占18.82%。

在二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方面,调查显示,影响70后二孩生育意愿的首要因素为“身体原因、高龄生育危险等”(占65.75%),其次为“传统生育观念影响”(62.98%),第三为“家中现有孩子的反对”(23.20%);影响80后二孩生育意愿的首要因素是“家庭经济的影响”(54.01%),其次为“工作原因”(52.94%),第三为“家中现有孩子的反对”(42.78%);影响 70后二孩生育意愿的首要因素为 “现代生育观念,尤其是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的影响”(57.78%),其次为“自身事业发展”(55%),第三为“家庭经济的影响”(54.44%)。

3 讨论与分析

调查显示,育龄群体中二孩生育意愿总体偏低。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独生子女生育政策惯性的影响,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传统独生子女生育政策惯性影响方面,公众的思维定势使得他们不会因为政策的放开而立即参与到 “全面二孩”的申请当中,这就使得政府生育政策对育龄群体生育意愿的约束作用不断减弱。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育龄群体更多地从个体的经济利益来权衡是否要生育二孩,而不再明显受传统的 “养儿防老”生育观的影响。受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共同影响,少生优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育龄群体的自觉行动。研究还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住址和不同文化程度育龄群体的二孩生育意愿均存在差异较大。这不仅反映了时代变迁对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也凸显了经济、生理等因素对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70后育龄群体所经历的多个兄弟姐妹大家庭生活使他们感受到独生子女的孤独感,这使得他们表现较高的二孩生育意愿。同时,育龄晚期的来临、高龄生育的风险使他们有了明显的再生育危机感,这也使得他们相较于80后和90后有着更为强烈的二孩生育意愿。同时,相较于70后较好的经济基础,80后和90后育龄群体的生活和育儿成本明显偏高。这也使得80后和90后育龄群体的二孩生育意愿明显低于70后育龄群体。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劳动力人口的逐年下降,尽快提高育龄群体的生育意愿,采取切实措施将育龄群体的生育意愿转换成生育行为就显得越来越迫切。为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育龄群体采取不同的措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法定休假时间,提供更多的免费孕期保健救助,全面覆盖生育医疗保险、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减少家庭生育和医疗成本,大力加强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的建设,营造对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面对多重原因叠加合力导致的低生育意愿,解决其中任何一个或数个后顾之忧是远远不够的。唯有个体、家庭、社会和政府齐心合作才能促使生育二孩意愿稳步上升并成为现实选择。不仅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还应完善相关公共社会服务水平,调整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布局,加大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投入,从而切实提高育龄群体的二孩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

[1]王修亮,周维,赵东霞.我国城市适龄妇女生育二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辽宁经济,2017,(4):50-51.

[2]原新.我国生育政策演进与人口均衡发展——从独生子女政策到全面二孩政策的思考[J].人口学刊,2016,38(5):5-14.

猜你喜欢

二孩独生子女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数字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
成本高,许多夫妻放弃“二孩”
“二孩”政策,城里人没那么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