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实践研究
2018-07-16李海停
李海停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1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实施重要性
1.1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内涵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和认知系统是信息加工环节2个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不存在没有情绪的信息加工内容,找准情绪的构成要素与成分。积极的情绪对信息加工的实效性会产生积极影响,而消极的情绪对信息加工产生阻碍。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是将情绪调节应用到教学中,根据教师所提供的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的情绪,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的积极性,将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以便于接受和学习体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在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当中,涉及到的情绪要素主要包括4个方面:好奇、兴趣、愉快、焦虑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则是处理好学生这4个方面的情绪,以此来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实效。
1.2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性
现阶段,学生群体的个性化特征明显,心理状态不够稳定,部分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阻碍。其具体表现在独立意识欠缺、依附性心理强、群体意识较差、缺乏必要的自我责任感、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等等。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将严重影响体育课堂教学实效。而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应用,具体价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学的侧重点已经从传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传授向着学生全面发展方向倾斜,心理健康已成为体育教学一项重点关注的内容。情绪调节教学模式能够打破传统固有的教学模式,提供一个全新的教学格局,侧重点放在心理层面,以此来寻求身心健康发展路径;(2)提供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从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出发,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体育的感知能力严重不足。为有效解决这一模式,需要将侧重点放在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上,以情绪的带动来寻求教学的突破与创新,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推动体育教学实效的持续发挥;(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改革的根本是确保为学生提供系统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多方面产生教育作用。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得整个过程得到更新,真正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 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主要情绪和具体整合
2.1 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主要情绪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情绪表现为好奇、兴趣、愉快与焦虑4个层面,不同的情绪特征对体育课堂有不同的影响。明确体育课堂当中的主要情绪因素,能够对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保障。(1)好奇作为一种以认知为前提的情绪内容,当学生所接触到的体育教学内容超出自己的认知范畴时,则会产生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想要一探究竟。好奇情绪的产生与驱使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变化,一旦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好奇情绪,则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明显。(2)兴趣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剖析,通常存在多层面的解读,兴趣情绪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体育课堂内容当中,主动接受与感知教师所创造的情境氛围与教学环境,真正意义上以兴趣引导为核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产生兴趣。(3)愉快属于一种正向的情绪内容,学生在感知体育教学内容时,一旦内容的创新性较强,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则学生能够保持愉悦的情绪,从而更愿意投入到挑战和扩展操作之中。(4)焦虑则是一种负向情绪,为避免这种负面兴趣的产生,需要做好有效调节。导致学生焦虑情绪出现的因素较多,并且由焦虑而引发的紧张和消极情绪也会对学生体育学习产生负面影响。避免焦虑问题的产生,应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由此可见,对体育课堂当中经常出现的情绪进行分析,能够为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保障。
2.2 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具体整合
在完成学生各种情绪的分析之后,通常情况下这种焦虑的情绪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伴而生的,这些情绪会交织在一起,从而组成新的课堂结构,需要合理地解决这些情绪,才能够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得以充分展现 。对不同的情绪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好奇和兴趣属于正向性作用,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产生这种情绪,则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也会由此提升。而愉快和焦虑情绪的出现,则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对几种情绪进行具体的整合,需要在不同时期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有效调整情绪调节方法。因此,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堂上善用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把握学生的情绪波动与变化,从而在不同的区间范围制定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案。
3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教学当中的具体实践,需要将关注的焦点放在2个层面:(1)对现有的体育教学全过程进行优化,形成适应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应用大环境;(2)对学生的各情绪要素进行调节,寻找调节策略,更好地将学生代入到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增强体育课堂教学实效。
3.1 做好体育课堂教学全过程优化
为全面适应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做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优化。从多角度为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提供保障,具体策略如下。
3.1.1 建立平等的师生交流环境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根本是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师生之间需要构建彼此信任的环境,从而达到情感的双向传递。但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并不容易,需要打破传统的固化思维,对学生保持亲切的关怀与认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得到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在自我认知中才更愿意与体育教师开展平等的对话,同样体育教师也需要调整自身定位,为有效的交流和对学生的情感要素把握奠定基础,避免不良情绪的出现。
3.1.2 塑造体育教学情境 学生作为个体存在,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情绪出现波动,无法投身于体育学习当中。而体育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让学生在进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有一种全新的情感体验,与教学情境达成一种情感共通的关系,真正走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找到与体育运动之间的情感联系,使得自己可以更好地从消极的状态下解脱出来,并且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之前将负面情绪彻底清除。教学情境的构建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发挥出不同资源的应有价值,形成有助于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空间环境。
3.1.3 创新教学手段 现代体育教学的开展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得到充分肯定,教学内容也主要是围绕学生开展。相较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现代体育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手段的革新,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体育课堂的自主权完全的交由学生自己,充分肯定学生主体的价值,以此来在双向的互动和交流当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调节情绪状态。当然,创新体育教学手段,则是将情绪调节教学法应用到体育课堂教学当中,以新思想、新手段来革新传统课堂 。
3.1.4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面临革新,统以学生体育成绩为量化指标的内容需要彻底改革,优化考评内容。教师在进行情绪调节教学之后,需要做好评价工作,将学生分为高、中、低3个小组,并分别进行考核,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考核的轻松性,主动地进行自我评价。全面检验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效果,准确进行该教学模式的有效定位。
3.2 体育课堂教学中情绪调节的策略
根据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构建有助于此教学模式实施的教学全过程,为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效果最大化提供条件。但还需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情绪制订情绪调节策略,以此来保证学生可以更主动的投身到体育教学当中,推动体育教学的持续发展。
3.2.1 好奇情绪的调节策略 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围绕“创新”二字,即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课堂环境进行优化,设置课堂教学情境。通过环境的创新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当中,激发体育学习兴趣。同样,还可以在引导阶段以制造悬念的方式来实现,找到矛盾点,以问题的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探索中。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实现角色的重新定位,赋予不同学生不同的角色,寻求一种教学方式的新颖性,满足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得好奇情绪的正向作用得以展现。
3.2.2 兴趣情绪的调节策略 体育教学内容是构成体育课堂的核心,更新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方面要设置更多动手操作与实践的内容,赋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性空间,从而达到激发想象力的目的,为教学活动的全面优化提供条件。教师可以设置更多的小组合作内容,在小组合作探究当中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也可以做好生活化内容的安排,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3.2.3 愉快情绪的调节策略 体育教学实践要展现出较强的体验性,以此来保证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中养成愉悦的心情,在体验中感受体育教学的内在魅力,这就对教师任务的布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在体验成功的基础上愉悦身心,激发求知欲。
3.2.4 焦虑情绪的调节策略 在进行焦虑策略调节的过程中,要避免过低焦虑和过高焦虑问题的出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存在,自尊心较强,需要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来处理,避免出现公开批评,减少学生在参与体育课堂学习中产生焦虑情绪。应在一种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去开展体育教学,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
4 结 语
在素质教育持续推进的今天,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应用十分关键和必要,既能够充分展现出对当前体育教学现实困境的革新,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培养高素质优质体育人才。
[1]李东阳.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验分析[J ].新课程(下),2017(11):159.
[2]李生祥.体育教育专业中长跑教学中的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22):142-143.
[3]方万俊.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情绪调节的方法[J ].成功:教育,2013(6):208.
[4]薛旦.试析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情绪调节[J ].运动,2012(8):118,130.
[5]汪美琪.体育教学与大学生情绪调节[J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28(6):574-576.
[6]汪洁,李永成.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锻炼态度的影响[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2):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