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8-07-14刘小娟谢远辉刘勤崧
刘小娟 谢远辉 刘勤崧
摘 要:部分中职院校因为师资和教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很难实现真正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运用一体化教学理念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将一体化理念融入专业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识图、绘图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物图转换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中职学生理解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时非常吃力,遇到难题不愿意思考,甚至直接放弃,等待教师公布答案。面对这样的现状,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机械制图课程的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做一体,就是将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做为主,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将课堂变为实践操作室,在教师的引导、讲授、演示下,学生通过学、听、做等方式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式、自主探究式、团队学习式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自制模型,独立探索,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的启蒙教学至关重要,要让学生对制图课产生学习兴趣。开学第一课,笔者会向新生展示历届学生的绘图作品,其中包含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学生在惊叹的同时,深信不久自己也能绘出如此精致的图样。
学生愿意学是前提,教师用心教是关键。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知识形象化,让学生产生好奇之心、好学之心。在“点的投影”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准备了牛奶盒、橡皮泥、塑料小棍等道具。这令学生非常好奇接下来他们需要做什么?跟今天要学的知识有何联系?他们应该怎么做?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以做促学,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
机械制图课程最大的难点在于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的思维转换。然而,在信息时代,学生习惯了看和听,不愿思考枯燥的知识内容。教师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产生只愿意抄图,不愿意探索原理及规律的思想。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模型。学生借助制作好的模型,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又有事可做,避免了沉迷于数码产品。
在“点的投影”章节中,笔者要求学生四至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个点的投影模型制作。制作方法如下:裁剪牛奶盒或鞋盒,制作一个三维坐标系,用橡皮泥捏出一个空间点A和三个投影点a、a′、a",利用塑料棍搭建模型,将空间点A投影至投影面体系,形成三个投影点,最后将三点展开至同一平面,形成三视图并连接。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理解了点的投影的概念,总结出了三个投影点的位置关系,并真正理解了从二维三视图到三维坐标系的形成过程。
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三维坐标系搭错、橡皮不粘、标记不清等一系列问题,但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加以解决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生动有趣,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课堂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精心设计工作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真知的过程,对教师的要求极高。因此,每一个课题都需要教师仔细斟酌、精心设计。工作任务既要求简单易行,又要求学生能通过任务发现规律,获得知识。笔者采用了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途径自行发现问题,探究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学生实践过程、学生作品展示、实践过程反思和教师点评与总结。
四、成果展示
学生完成作品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阐述作品的特点,并简述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失败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小组成员为了本组的荣誉,会尽全力完成任务。各组之间你追我赶,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引导、总结、点评的作用。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多,一讲一评间,学生轻松掌握了较难理解的知识点。
五、教师总结与点评
在一体化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多人一组,在讨论时难免出现声音过大、争论不休等现象。这时教师需要巡视、引导,將学生的实践引向正确的方向。学生完成后,教师应总结规律、经验,以及各组的优点和不足,以期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杨四学.中职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设计创新研究[J].快乐阅读,2015(2).
作者简介:刘小娟(1985— ),女,江西修水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