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2018-07-14王五珍
王五珍
摘要:任何学科都或多或少与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学科是由存在于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建立的,人的生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的生活性。地理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它的身影。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农业生产需要地理知识,国防建设、外事活动甚至对外贸易均离不开地理知识。由此,为高中地理教学注入生活活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就是地理教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便是运用地理知识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现如今的高中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学生机械地接受,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实际生活运用的能力十分不足。面对这种状况,高中地理教学急需改革。改革的重点便是拉近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促进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一、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将生活和地理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进而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使之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具体而言,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包括了内容生活化、过程生活化、目的生活化。此外,还必须遵循生活化、针对性、科学性、发展性、真实性等原则,构建系统而全面的地理生活化教学课堂。
二、实践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符合课标要求,凸显地理学科价值
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对分析和解决当前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对此,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就对地理学的课程性质进行了强调,甚至要求学生立足课堂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学习,继续构建地理终身教育,赋予了高中地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时代使命,凸显了地理学科的价值。
2.符合学生实际,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地理生活化教学能够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更好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多种生存技能。和传统的填充式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机械式学习转变到新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当中,兴趣更加浓厚,积极性更高,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符合社会需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生活化教学将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强化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思维,使之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应用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更多的人才资源。此外,地理生活化教学也为教师提供了理论学习的机会,改变了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和手段,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二、生活化教学
1.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有效增强高中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是必要的,这需要实现地理实践观察模式及地理实践调查模式的结合,优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够充分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生活中相关地理现象的解释。比如,在交通运输布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生活状况等进行调查,让学生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这些地理现象的解释,然后让学生提出相关的建议,通过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开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2.教学实验活动的开展
高中地理知识理论具备抽象性的特点,有些基础差的学生难以进行相关地理难点知识的深入性理解,为了实现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进行各类实验活动的开展,实现对相关教学工具的使用,将抽象的地理知识教学过程转换为具体的视频演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多媒体设备、地球仪等教学工具的灵活性使用,如果教学条件允许,可以进行相关地理实验的创设,通过对实验活动的展示,为学生进行各类地理现象原理的解释。比如,在地球自转及公转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地球自转及公转过程的视频动态演示,也可以利用地球仪及手电筒进行地球自转及公转过程的现场實验,确保所教授地理知识的生动化、形象化,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增强。
3.寻求生活支撑,突破难点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教师不应只是强势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应积极寻求它们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以实现重难点知识传授的有效突破。同时,这种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联系,能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以教学“热力环流”为例:若是直接地给出“热力环流是地表受热不均引发的”这一结论,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比较抽象,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此,可用日常生活中的“烧开水现象”辅助解释:在烧开水过程中,由于壶底受热程度不同,会出现“中间气流上升(水沸腾后蒸汽会顶起壶盖),而四周气流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就类似于热力环流——地表受热不均引发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进而导致气压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犹如“给自行车打气”:当地表受热形成上升气流时,近地面的气压就会变低,而对应高空区域的气压则变得高起来。用同样方法可以分析受冷地区的气压。前后两种教法相比较,孰优孰劣自然不言而喻。
4.多种渠道渗透“生活化”地理知识
地理知识的掌握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生活化较强的特点,挖掘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生活化”地理知识的渗透,以学生日常所见的多种工具作为渗透的平台,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现代网络的运用,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之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的地理知识,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所获取的地理知识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让学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经常观看一些有趣的地理节目,以便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地理书籍。当然,所选择的课外书要以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前提。实践证明,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地理生活化的渗透不仅能够增强地理教学的生活化趣味,而且对学生掌握丰富的地理知识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慧.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J].中国教师,2014,(S2).
[2]白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