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思想品德传统文化教学
2018-07-14张华晖
张华晖
摘要: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爱国热情,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思想品德。本文总结了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教学相结合的作用,为教师与学生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思想品德;作用
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同于其他民族,有自己的独特魅力,我们在学习思想品德的同时,应将传统文化的学习贯彻始终,阅读经典的名著,观看传统文化展览,学习先辈事迹,更好地使自身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能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
一、第一,提高学生素质
中华传统文化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它历史悠久,五千年的发展中一直引领世界向前发展,这种发展大势让我们必须传承下去。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发挥其作用,成为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现代是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大发展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契机,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与品德知识相应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生动形象的画面更容易使学生受到文化感染,了解传统的习俗与习惯,感受老一辈的风采。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的升华,传承优秀的文化,深入文化精髓,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使自己的心灵也得到净化,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弟子规》,增加学生的知识内涵,养成良好的性格,培养优雅的性情,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
二、第二,培养情感
现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是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创新,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想实现新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教师不能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应将学生情感的培养也纳入教学范围,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是情感、态度的培养,帮助学生摆脱功利心,用平常心对待成绩,引导学生将品德修养与人文素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定的民族精神的知识,告诉学生民族精神的内涵,在国家利益面前不应计较小家的利益,正是由于有鲁迅、范仲淹这些文化作家,我们的传统文化精神才得以传承与发展,让学生在感受傳统文化丰富内涵的同时,将知识内化、吸收,与品德课本中的内容相结合,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第三,确认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学生思想的不成熟而强制灌输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现在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向传统文化学习,学习其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地位,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让知识的传授更加易懂,接近生活,从而使学生更接近实际,不纸上谈兵。同时,小学生从小就要立志自强,向先辈学习,经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与学生应平起平坐,在学习中相互讨论,教师应与学生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不断进步,教师在确认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同时,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涵,为学生起到带头作用,为学生介绍讲解自己那个年代的故事,使传统文化的学习更加地贴近实际,更容易理解。
四、第四,增强实践能力
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引入,除了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对小学生的行动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都特别注重对人的行动力,小学生能够从古今中外的榜样中汲取力量,正确认识发展中的自己,从而能够处理好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增强实践能力,面对困难能够不退缩,而是积极地思考,做出可行的行动,遵守社会秩序,投身于社会公益,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加公益活动,献出自己的力量。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学生应用传统文化武装自己,可以去博物馆观看展览,近距离地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学校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传统文化讲座,帮助学生树立三观,通过电视、电脑了解国家大事,将现今的发展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实践能力。
五、第五,用传统文化塑造自己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引入,很大一部分都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做一个有用的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成为一个拥有完整性格的人,还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不是单纯地重视灌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沐浴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一步步地渗透文化教学,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学生们大多愿意追随潮流,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大多数学生认为进口的东西比国货好,对自身的文化认同感不强,基于这样的现状,进行必要的文化渗透显得尤为重要。思想品德教学中选取的传统文化内容应该经典,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孔子的《论语》,“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向我们传达的学习态度是应谦虚好学,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思想品德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选取合适的教材,带领学生读懂比较难的文言句子,理解文章的整篇内容;为学生讲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经典例子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在理解与阅读的基础上,持续的积累也是十分重要的,将在书中学习到的内容转化成思想,审视自己,成为能够为自己所用的准则。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平台,每一个学生都能使传统文化内化成为自身的道德修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能够使学生的修养得到塑造,锻造人格魅力,教师应带领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宣扬者。
参考文献:
[1]曾道隆.思想品德课应作为重要课来上[J].湖南教育,1982(11)
[2]陈洁.思想品德课考查的探讨[J].小学教学研究,1987(12)
[3]刘政桐.天津市思想品德课本的特点及使用[J].天津教育,1988(1)
[4]刘长生.如何听评思想品德课[J].教书育人,2007(S1)
[5]刘丽.学生爱上了思想品德课[J].天津教育,19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