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8-07-14卜庆中
卜庆中
摘要: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深层土壤之中,同时又对社会生活产生导向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其内涵博大精深,其影响广泛深远。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崇高的地位,对当代学生的思想有着深远影响。本文简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并论述了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政教育;应用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思政教育是伴随学生一生的教育,在小学阶段,家长和教师教育其基本品德培养学生成为讲文明懂礼貌分善恶的品质;在中学阶段,思想政治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其丰富的内容帮助学生构建起世界观并进一步促进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步入高校,学生接受内容更为多元形式更加多样的思政教育使其形成正确成熟的价值观;进入社会,作为一名公民会接受相应的社会教育。而今科学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便利的交通方式、快捷的信息沟通使世界连成一体,地球也发展成为“地球村”。在这个开放的信息时代,人们的思想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学生作为一个思想尚未成熟的群体,其善于学习却思辨性不强,这使其不加辨别接受外来文化甚至抛弃传统文化去追逐外来文化,这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传统文化是根植于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其内容之广博、其精神之深邃、其气势之磅礴,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深入学习。于学生思政教育而言,传统文化更是一座巨大的教学资源宝库,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有责任有担当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传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亦称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由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风貌和特质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观念形态及思想文化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佛家、道家等文化形态并存其中。
1.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广博
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上至原始社会,下至近代社会历经五千年的风雨洗礼,一路继承发展、开放交流使其底蕴深厚韵味悠长。传统文化在内容上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历经风雨传世至今的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为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至今的优秀的民族精神文化。这些或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都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传承。
2.具有思政教育特质
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即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切人事应遵循自然规律,从而达到天人和谐;而“知行合一”意为人的认知应与实践行为一致。这与学生思政教育目标一致,因此具有现实的思政教育意义。同时传统文化还惩恶扬善为宗旨强调“忠”、“孝”的人文精神,这些特点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总体来说,傳统文化具有思政教育的特质。
3.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
传统文化主体为儒家思想,道家、佛家、法家等思想协以共存从而形成了大综合型的文化特点。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封建社会统治时间较长,因此传统文化既有其优秀精华亦有腐朽退步的思想,我们应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三、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将传统融入思政教育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有重要作用。作为传统文化重要核心内容的儒家思想要求学生遵守五常“仁义礼智信”,恪守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将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儒家崇尚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学生生态伦理思想的培养有重要影响丰富了学生的世界观,且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思想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传统文化不仅对学生正确的三观确立有深刻意义,而且于思政教育者而言对其在教育方法上也有所启迪。如“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明确了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播还在于道德的引导;“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强调了教学中应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传统教育中提倡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至今仍在沿用。
四、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1.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亦是教师传播思想的重要场所,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课是学生亲密接触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在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课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内容上应注意截取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并结合时代特点,使内容更加丰富新鲜有活力;二是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可以以探讨讨论、辩论、朗诵等形式进行,避免灌输式的教育。
2.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活动
传统文化倡导知行合一,且目前教育形式也更趋于多样化,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带领学生去听一场传统文化讲座、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为民族英雄扫墓的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一次有关传统文化的走访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让人们歌颂的爱国主义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都不再是一个个没有生命力的字眼,实践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这些美好精神的感召力也更鼓舞自己成为具有这样崇高精神的新一代。
3.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
校园的文化建设一方面代表着广大教师的精神风貌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着学生的思想精神面貌。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引入传统文化建设将传递更多的正能量,更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文化建设可从两方面着手,一个方面是硬件建设,例如学校可以成立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图书馆,或者在校园内树立传统文化代表性人物的雕像等;另一个方面是软件建设,这是一种无形却能深刻影响学生的建设,学校可以确立自己的校训,校训是一个学校的信仰是其追逐的目标,未来也将是学生身上的一种精神、一种品质。
参考文献:
[1]王轶伦.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创新应用意义研究[J].卷宗,2017(19).
[2]刘竹.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文摘版:教育,2015(5):237-237.
[3]张潇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J].管理观察,2015(23):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