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2018-07-14王筱枚

神州·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王筱枚

摘要:由于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得到了异常广大的发展空间。由于高校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人群,为了加强高职学生的心理教育宣传,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新媒体素质,将新媒体运用带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来。为了实现给予新媒体技术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实现线上线下教育双管齐下,本文对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讨论,希望对心理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高职教育;心理健康;课程改革

由于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能随时随地接触网络,这就使得新媒体在人民的学习、生活、工作之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人们越来越习惯利用新媒体解决问题,新媒体对人的影响在一天天加深。由于高职学生在就业上有比较大的压力,相对于本科高校学生来说,受到的教育层次也偏低,不少学生习惯在网络上挥洒时间,缓解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这样的情况持续久了,很多学生开始对网络出现很大的依赖。在这些问题之外,高职院校的心理课程也遭到了新媒体技术的冲击,对现有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1 新媒体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1.1积极影响

由于新媒体技术可以让高职学生在网络上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和人群,高职学生面对的心理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解决渠道。高职学生可以在网上搜索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发现和自己存在相同问题的朋友,这有利于排除高职学生面对问题时产生的“只有我会有这种问题”的自卑心理。由于高职学生因为自己的身份有时候会产生一种自卑又自负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不愿意与身边的人交流,使得心理问题不断恶化。在现在有新媒体的条件之下,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虚拟身份和别人交流,避免自身的隐私泄露,同时排遣自身的苦闷,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2消极影响

尽管新媒体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多的积极作用,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高职学生也会受到新媒体的消极影响。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一、由于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没有人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过滤,这就使得网上广泛传播的信息之中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高职学生的分辨能力还不够强,很容易受到新媒体之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二、网络上的人往往有自己的虚拟身份,在网络中会表现出和平常不同的一面,这就使得高职学生在与网友交往的过程之中会感觉受到欺骗,丧失对实际人际往来的信心,心理受到冲击,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

2 新媒体服务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价值

2.1满足高职生多元化心理需求

由于新媒体技术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新媒体技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所以高职教育者应该对新媒体的重要性有所认知。在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人们往往会追求心灵上的满足,现代新媒体技术就是实现心灵满足的一个很好手段。当代的新媒体,比如微博、QQ、微信大多集成了支付的功能,保证了学生的生存、享乐需求。新媒体技术本身就是用于交流的技术,可以满足学生对与人交往的需求。在当下的新媒体社交之中,社交圈已经逐渐成为熟人社交圈,与家人朋友的经常联系,可以很好地减轻学生独自在外求学的孤独感。

2.2让学生感到被承认

由于微博、微信等都是半公開的平台,在这种平台之上,人们可以平等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可以平等地互相交流,免去了面对面交流时客观因素带来的差异。在这些平台之上,学生可以获得来自他人的直接赞扬,这些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被承认的快感。

2.3新媒体对传播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变化,现在的学生更加喜欢参与互动。老的传播方式比如报刊、电视所对应的人群已经老龄化,学生更加依赖网络,为了保证信息能传达给学生,学校需要开展使用新媒体开展信息化课堂展开深入的研究。

3如何实现新媒体技术背景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在新媒体技术的浪潮之中,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要勇于面对挑战,勇敢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改革,保持新媒体技术冲击之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吸引力,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下就是根据高职学生现状提出的几条对于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3.1基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需求开展课程设计

教学者要注意到,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冲击,高职学生会接收到比以往更加多的来自外界的信息,由于各个学生习惯接收信息的渠道不同,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别比以往更加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心理教育从业者不应该预设“学生会遇到什么情况”,对课程的内容提前进行安排,而应该主动和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在当下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安排心理课程的内容,使得课程更具有实用意义。比如高职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之中,面对的主要心理问题不同,大一学生往往苦于如何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大二学生面对着学习、恋爱、人机关系等问题,大三学生则承受着就业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育者不能用相同的模板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事倍功半的。为了加强心理教育的普适性,教育者可以将心理教育的内容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学生普遍面对的心理问题,第二部分是不同就业、求学倾向的学生可能面对的心理问题,第三部分是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这样一来,心理教育的实用性得到了提升。

3.2结合学生的媒体使用类型与习惯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不同的学生习惯使用不同的媒体介质,如果学校强行要求学生集中在某一个平台之上接受心理教育,一方面容易激起学生的反叛心理,另一方面在不习惯的平台上,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会大大降低。教师根据这种情况,要打破自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尝试迎合学生的使用习惯,提高教育的实用性。教师一方面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比如视频、漫画、录音等方式,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可以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上与学生接触,加强心理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的公众号功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众号,定期发布心理健康相关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教师还可以开设微博账号,对外展开对心理健康的宣传,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很多学生处于对隐私的考量不愿意和心理教师进行交流,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论坛等网络平台的匿名发表方式或者是QQ的匿名聊天功能,和学生进行深入和私密的交流,让学生可以排遣内心的压力。

3.3构建信息化的校园心理服务网络

学校应该辅助教师进行校园心理服务网络的建设,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覆盖面积。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发关于学生心理状态的APP,在这些APP上实现对教师的提问,或者和教师预约交流。当前的情况下,教育从业者应该主动利用网络建心理健康档案,和各种多媒体结合,建立预警机制,让辅导员和心理健康老师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控。

3.4形成家校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面

在新媒体的帮助之下,教师和学生家长可以更加方便地沟通,实现对学生的协同教育。在这种情况之下,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主动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关注学校的心理健康公众号,和家长一起建立QQ、微信或者飞信群,保证学校和家长之间经常有信息的往来,保持家长对学生状态的了解。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多种多样,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能一蹴而就,家长和老师应该协力建设以预防、辅导、干预为主体的心理健康体系,形成家校合作,全方位防止学生发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实现新时代下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化发展。

4总结

在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之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灌注。因此,教育者在预防新媒体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的同时,也应该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各项功能,对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补充,保证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丽玫.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新生心理现状及对策——以无锡市四所高职院校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8(3):21-24.

[2]孙薇.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9):181-181.

[3]寸隽,陈明星,牛洪钰等.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以微信公众号建设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19):154-155.

本文系院级课题“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项目批准号:2017B-SK-02)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新媒体技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