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部分神话研究
2018-07-14曲艳阳
曲艳阳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其包罗万象,人情、事理、医药、服饰、建筑、民俗……本文试图以神话为切入点,研究《红楼梦》这个内容庞杂、思想丰富的文学著作,以神话为线索,将红楼梦有机地串合在一起,进一步将《红楼梦》的文学思想价值凸显出来。
关键词:《红楼梦》;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娥皇女英;绛珠仙草
前言:
《红楼梦》中的神话体系并不是完全架空,凭空臆想出来的,它是以当时现有的神话为框架,经过作者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创造出来的,作者的创作与原有的神话完美结合,浑然天成。
一、女娲补苍天
“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是继女娲造人之后的又一个古老神话。自上古到今天,神话在被后人加以运用的时候,在抒情言志的需要之下,作者会再赋予其某些内涵。
《红楼梦》一开篇的那个立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的石头,它事实上同时包含着自宋玉、司马迁以来所形成的“士不遇”的题材,与苏轼、辛弃疾等以“补天石被弃”來自喻的历史悲愤。这时女娲的补天其实和儒家的经世济民联系起来,补天被赋予儒家的人文价值,知识分子终其一生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济世,在这种思想之下,能够用来补天的石头完成了自我实践,然而并不是每块石头都会被用上,那些经过锻炼,通了灵性却未被用上的石头难免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就和那些怀才不遇的士人的命运相通了。
苏东坡、辛弃疾都在其诗中巧妙地运用过这个神话,因此到作者作书之时已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悲愤:那些一辈子穷愁潦倒,没有办法真正地在政治上实现济世理想的士人深深地以自己为惭愧。作者以这样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悲愤加诸贾宝玉的前身,其主旨可见一斑,此书实为作者自愧而成。
同时,在原始神话的基础上,曹公又具体了一些细节,如这块石头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女娲共炼造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这些数字绝非偶然。在先秦时代,12被视为天之大数,一天12个时辰,一年12个月,又有24个节气,12被认为能够涵括最多的数。除此之外,在脂批中有写道,凡十二都对应十二金钗,因此这里的十二是极尽所能地把各种女性的美好和不同的悲剧完整地呈现出来。36501偏只剩下这一块未用,使这块石头更显得孤独无用。三万六千五百照应百年,在宁荣二公之魂嘱托警幻仙姑的话中,“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已历百年,奈运终数尽,无可挽回者。”百年在古代家族延续中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家族走过百年很大程度上已到了它的末世,而宝玉就生于贾家的末世,另外百年也是人寿命的极限。无论家族还是人生,百年都意味着终结。
二、皇英绛珠神话
(一)娥皇女英
娥皇女英的神话是带有政治色彩的古老神话,作为尧之女的娥皇女英,在丈夫舜死后的关键时刻,用殉情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忠贞不渝的坚持。《述异记》中有:“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舜妃娥皇女英伤心恸哭,泪下沾竹,而竹色尽斑。”
对于爱情的坚贞固然可歌可泣,但在舜禹禅让的政治美谈之下却是魅影重重。恐怕我们如今看到的那段历史是一个被美化修饰过的故事,而在其后的真相也许是一个血淋淋的政治斗争。年老的舜在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随即的流放也毋庸置疑,惶恐的妻子紧紧追赶丈夫的步伐,但在半路得知丈夫长逝的音信。这一点唐代的李白也考证过,并赋予这个传说更深的内涵,在《远别离》中:“或云:尧幽囚,舜野死……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只有形体的消亡,才代表情与泪的终结,所以情与泪和生命完全共构为一体,眼泪便成了生命线,这一点是诠释林黛玉“泪尽而亡”的命运结局的关键所在。
(二)绛珠还泪
绛珠还泪的神话与上部分娥皇女英的神话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它生于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故其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这株仙草得了那块顽石的灌溉,常想着还他灌溉之情。“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了。”
绛珠仙草下世降生为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贾宝玉则是神瑛侍者的化身,所以全书把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称为“木石前盟”,这种带有佛教宿命论的概念必然意味着林黛玉将她一生的眼泪都落于宝玉,而到了泪尽之刻,也是黛玉该回离恨天的时候。这种浪漫而悲情的想象是建立在“离恨天”、“灵河岸”等具体的佛教体系上的,而神瑛侍者与其供职的“赤瑕宫”则隶属道教的范畴。这种道教化男、佛教度女的思想也始终贯穿于全书,而“木石前盟”的还泪宿命也使我们从全书的一开篇,便能窥探到黛玉的悲剧命运。
总结:
《红楼梦》中的神话意蕴既是对经过历朝历代加工的神话的继承,又有与小说本身相结合的创新。这种深厚的人文底蕴自小说开篇明义,贯穿了我们当今无法看到的结尾,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
参考文献:
[1]冯守卫.《红楼梦》中几段神话的意义、关系及作用.铜仁学院学报,2013.
[2]黄志程.《红楼梦》的神话因素及启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