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探究
2018-07-14封雪
摘 要:本文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进行研究,提出对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实验室管理四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计算机公共基础
应用型大学是按照我国大学教育的特点,在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大学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上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一、能力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作为培养大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其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改革
1.课程内容结合专业特色
不同学科、专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需求不同,信息处理的过程也不一样。实验内容除设置应掌握的基础操作外,应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增设可选实验题目,由学生根据需要选作,以此更好地体现学以致用,掌握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厚基础、重应用、求创新”的理念,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要结合各专业领域的不同要求,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由“知识输入”向“能力输出”的转变。
2.教学手段多样化
(1)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改变“三尺讲台、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边讲边练的现代教学模式。要以实际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为案例,讲解知识点,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学生通过下载教师上传的讲义、课件、教案等学习资料,预习或复习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上传演示视频。这样不仅可以辅助实验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核过程化
变终结化考核方式为过程化考核方式。实行模块考核、过程考核,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在模块考核过程中结合最优考核。计算机公共课程的考核基本上采用机考的形式,在同一模块的考核中,学生之间和同一学生几次考试中抽到的题目几乎是不相同的。所谓“最优考核”,就是在同一模块的考核中取最优的一次成绩,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达到提升实践能力的目的。
4.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根据自身条件设计一定数量、切实可行、具有创新意义的实验,经院系初审后,报教务处审核,并于每学期开学初将本学期的实验室开放时间、实验内容和场所等信息向学生公布。开放实验室中可以进行教学计划外的,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也可以是实验教学计划中学生因重修、选课冲突、生病请假错过的实验,以及学生希望进一步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对参加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指导教师,由院系参照实验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核算成相应的工作量。学院还可以通过笔试、实验、面试等考核方式,选拔优秀的学生作为助教。课程结束,指导教师对助课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对于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助课学生,学校给予经济上的补助或学分上的奖励。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以致用,还可以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总结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应根据计算机技術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不断改革和调整,力求探索出与现代教育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新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海峰.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7):242-243.
[2]王斌,张腾霄,王佩华,等.地方高校应用型专业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3):217-219.
[3]孔令十.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体性价值探析[J].文教资料,2017(16):134-135.
注:本文系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批准号:JP201707)。
作者简介:封雪(1984— ),女,辽宁营口人,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