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实践活动建构生活化特殊教育语文课堂
2018-07-14周雪梅
摘要:在针对特殊学生展开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将生活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用生活语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现场体验活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在课内外拓展融合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和社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关怀。这些方式都有助于构筑生活化语文课堂,让特殊学生得到进步。
关键词:实践活动;生活化语文;特殊教育
学者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特殊学生包括有语言缺陷、肢体障碍等问题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如果要让其通过综合分析获得抽象性的知识,难度颇大。针对特殊学生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其展开实践活动,让学生投入到生活化学习的情境中,尝试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能促使语文课堂和生活更为贴近,同时也能让特殊学生对相关的语文知识印象更为深刻。
一、 现场体验,尝试解决问题
在针对特殊学生展开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将接受式的学习转变为体验式的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有趣的体验活动中,在体验中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学生便能有更为深刻的印象,在学习相关语文知识时也能掌握得更为透彻。
在学习《早睡早起》时,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到与之有关的体验活动中。如可以设置这样的环节:“大家都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但是如果身边有同学不喜欢早睡,每天很晚了还要玩游戏,面对这样的同学,你要如何劝说他早睡呢?”这个问题不仅和课文所学的内容有关系,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尝试展开人际交流,帮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有学生尝试说:“我可以跟他说,你这样是影响人家休息,是不对的。”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如果别人这样对你说话的话,你会赞同对方的想法吗?你是否会觉得对方的语气过于生硬呢?如果能说得更委婉一点就好了。”又有学生提出:“可以这样说,睡觉太晚了,会影响身体健康,人就不好看了,你是个好看的女孩,如果早点睡觉,一定会更漂亮的。”教师点评:“这个说法很好,不仅说得十分委婉,而且还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方一定会赞同你的说法的。”在现场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该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表达能力也更强。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通过学习语文能解决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这样学生便能提高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也能更为积极地在生活中训练语文,促使自己掌握更丰富的知识,让特殊教育更为高效。
二、 拓展交融,形成良好习惯
教师还可以组织特殊学生注意到课内外的沟通和交融。如可以让学生展开互动讨论,围绕课文思考一个和生活有关的问题,并尝试说出自己的生活感想。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更能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文明用餐》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联通课堂内外,如可以让学生尝试思考一下,自己在用餐时是否注意文明礼貌呢,有什么地方做得还不够呢?教师还组织学生展开文明用餐自评互评活动,引导学生设置表格,在表格中填写了用餐时不大声说话,用餐时要将食物吃干净等问题,并给自己和同伴打分,最后看谁获得的成绩最高。在组织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你在吃饭时,有人要和你说话,你不和对方说法,对方说你不合群,你该怎么办?”有学生回答:“我不会直接不理他,而是告诉他现在是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我们可以吃完饭再说话。这样他就不会认为我不合群了。”又如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吃饭时正好有你不喜欢吃的食物,你该怎么办?”有学生提出:“如果是有营养的东西,那么我就要坚持把它吃下去,这样身体才会好。”在互动讨论中,学生对于文明用餐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养成了更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特殊教育中教师可以沟通课堂内外,组织一些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跟踪调查和屏蔽活动,让学生和家长都参与到活动中,这样便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成长都有一定的帮助。
三、 走进社区,感受情感关怀
在特殊教育中,教师要以情感关怀为主,让特殊学生感受到温暖,这样能促使学生更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课堂和社区相互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各种社区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得到发展。
在学习《过马路》时,教师可以联系社区,组织“交通安全小讲座”活动,安排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可以根据交通法规相关内容设置一些情景剧,让学生思考面对这些情况该如何处理。如当马路上是红灯时,如果没有车辆通过,此时身边的同伴提出现在就可以过马路,这时应该怎么办?如有学生提出:“我要告诉他这样很危险,因为车子随时都会出现,到时候就来不及了,所以要等绿灯才能过去。”又如,在过马路时如果身边的东西滚到了马路的当中,能否立刻过去捡拾。有学生提出:“我们如果要捡东西的话,要小心地看周围是不是有车子经过,还要看一下是否是绿灯。我们不能随便过去捡东西,因为路上会有很多的车,这样就实在太危险了。”在社区活动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同伴,可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判断是非的理性思考能力。
在结合社区展开活动时,为了让学生的活动更有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高低进行分组,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能促使学生之间起到互相帮助的作用,讓学生得到发展。
在特殊教育中,教师要采用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方式,将学习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语文知识,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进而逐步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潘雅萍.浅谈智障学生的生活化语文课堂[J].学周刊:A,2011(2).
[2]翁利群.浅谈有效的培智生活化语文教学实践[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12).
作者简介:
周雪梅,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民勤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