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自治区高校学生就业意向与就业去向调查研究*
——以西藏大学为例

2018-07-14姜倩

西藏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就业指导

姜倩

(西藏大学财经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就业问题是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2017年1月国务院常务委员会上,李克强总理把“保障就业”称为政府“最要紧的责任”,由此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就业问题更加重要。西藏大学学生作为西藏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西藏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仅关乎个人的发展,更会影响自治区未来经济的总体发展与社会内部的和谐稳定。为提高西藏自治区高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减轻就业压力,帮助更多的学生理智择业、充分就业,文章将就业问题与西藏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相结合,对西藏大学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去向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影响就业的原因,对提高西藏高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西藏自治区高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政策的演变

1.1 西藏自治区就业政策的演变

由于西藏在历史、地理、环境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方面的影响,西藏高校学生的就业制度改革起步较晚、进程缓慢。2003-2007年相继出台各项文件,主要内容为高校毕业生不再计划分配,逐渐实行“市场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2008年,教育部下发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意见。2009年,自治区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人员,并开始编撰就业指导教材。2011年,为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出台了实行西藏籍毕业生全就业的相关政策。2012年,西藏开始实行提前退休政策,对招录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试科目和方法进行了重大改革。2012年至2018年,西藏自治区有关就业扶持的政策有基层就业、鼓励企业吸纳毕业生、鼓励学生到企业就业、鼓励到区外就业、自主创业等。

1.2 西藏自治区高校学生就业现状

2013-2018年西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上升,2016年西藏自治区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共18280人,创历史新高。2012年毕业生人数共计12574人,五年内增加5706人,增幅达45.38%.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就业率却不断下降,自2011年自治区政府出台实现西藏籍毕业生“全就业”政策后,就业率短期达99.17%,基本实现全就业。但紧随其后就业率呈阶梯状下降,尤其是在2014-2015年间,下降近八个百分点,这对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极为不利。

图1 2012-2016年西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就业率

2 西藏大学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笔者在2017年9月针对西藏自治区高校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选取了西藏大学为个案研究,涉及西藏大学的各个年级、学院,主要为2018年应届毕业生。问卷分为六大板块,包括基本信息、就业意向、就业因素、教育培养、创业意愿等信息。按照各学院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经过仔细筛查有效问卷为296份,有效问卷占比98.7%.

2.1 就业意向的选择

根据调查显示,151名同学在毕业时意向于选择公务员就业,占调查总人数的一半以上。13.5%学生选择寻求社会工作岗位就业,而其中的不少学生,都是在公考成绩出来之后未考上进而先就业再择业,等待来年再次参加公招考试。21.3%的同学选择升本或考研,但大多数也都是来自区外,区内同学多数都会选择直接就业,即使有机会保研升学也会放弃。15.5%的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出国、出境、参军入伍等多种就业形式,这说明还有一些学生希望自己在更多形式的就业上寻找机会,勇于创新。

从性别上来看,男生选择社会就业高于女生,女生则更倾向于考研深造;从民族上看,藏族同学选择公务员的人数明显高于汉族,汉族则在升本或考研上较为突出;从年级构成上从高到低排列,选择公务员学生人数平均下降了约五个百分点,考研人数则总体上升了十个百分点;根据生源地划分,区内学生偏向于到政府就业,70.1%都选择了公务员这一项,区外的学生在就业选择方向上较为均衡。

2.2 就业地点的选择

根据调查显示,共有155人选择了毕业后将会继续留在西藏发展,占调查总人数的52.4%.其中区内学生中88.4%都选择留在西藏和家乡,他们几乎没有人愿意离开西藏到其他地区就业,少数离开者也是因为家庭或自身的特殊情况。区外学生选择留在西藏和回到家乡的比例基本相似,选择到北上广等大城市就业的也不在少数,他们勇于在新的地区和领域谋求发展,以增加就业选择的机会。

2.3 对职位薪酬的期望

对于毕业后职位薪酬的期望,58.8%的同学选取了5000-8000以上,18.6%的人选择越高越好,剩下则是希望满足基本需求即可。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具有明确的定位,但仍有少部分人对薪酬主观预期偏高。这将会导致就业过程难度增大,就业等待时间加长。总体来说,西藏自治区的学生对毕业以后的薪酬持乐观态度。

2.4 影响就业单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对于就业单位的选择的外在因素中,83.4%的人选择了行业发展前景好,薪酬待遇高,与本专业的对口性高,个人发展机遇多以及工作稳定的单位就业,而对于是否能解决户籍问题以及工作地点方面认知度不是很高。内在因素中,家庭观念、文化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均对其就业产生较大影响,最主要的是103名同学都认为自身能力水平才是对就业因素的最大影响。说明这些同学有对学习知识的渴望,希望自己在专业水平上获得提高,以求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

2.5 就业观念

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为“先就业,再择业”,占总人数的47%,这也与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就业观基本相似。有28%的学生表示希望在就业时一步到位,有一份长期而稳定的工作。总体来看,在问及如何看待灵活就业时,学生的就业观念更加务实,对就业也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希望可以在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为以后更好的择业打基础。

2.6 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学生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校园招聘、学校及亲戚朋友推荐、信息网络等形式获取相关就业信息。通过对研究数据的整理,西藏大学学生主要还是通过校招方式获取就业信息,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3.9%,而通过网络方式的仅占30.1%.虽然信息获取方式多样,但信息获取的及时性有待提高。

2.7 对就业政策的了解情况

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充分挖掘多种就业岗位,为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但调查学生中仅有28人深入了解过自治区就业政策,189人仅有些许了解,有79位同学完全没有了解过。

2.8 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大部分学生表示接受过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但仅仅在某个学期内有短期指导,且内容形式单一,仅由授课老师单方面教学,缺乏互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就业帮助不大。

3 西藏大学学生就业去向汇总分析

就业是每一个高校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步,随着西藏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大,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多,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自治区关注的重点。截止到2017年3月,西藏大学2016年毕业生达2625人,而就业率仅为88.91%.同比2015年的94.1%下降了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西藏自治区高校学生的就业情况还是十分严峻的。文章根据所获取的近年西藏大学学生的就业情况数据统计资料以及对部分历届毕业生的专题访谈,系统的对就业去向进行了总结分析。

3.1 西藏大学本专科毕业生人数及就业率

根据调查可知,随着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率却随之下降。2016年西藏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达2625人(含研究生),创历年新高。据粗略统计,2017年将会持续上升。加上往届未就业的学生,西藏大学学生的就业形势难以好转。

3.2 西藏大学学生就业去向分析

西藏大学作为全区内唯一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学院、专业呈多样化的特点。但根据调查可知,各学院学生的的就业形式却没有因此扩展,2016年西藏大学毕业生选择公招岗位就业率平均为71.7%.其中定向生就业的比例逐年减少,2016减少为0%;通过公务员就业人数所占比例变化不大,基本都在60%左右但仍占有较大比重;通过升学考试就业的人数明显增加;自主择业的学生人数也有所上升;随着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未就业人数也逐年上升。总体来说,随着“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的不断推进,“包分配”就业的现象基本消失,而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公务员的岗位数量稳步下降,毕业生必须通过更多形式的就业满足自身需求。

图2 2014-2016年西藏大学本专科毕业生人数及就业率

4 结论与建议

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有很多同学对于毕业后想做什么感到迷茫,尤其是2017级的学生,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而对于基层就业,参军入伍等自治区给予的优惠政策也没有基本的认知。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获取不够全面,就业观念落后,过度依赖政府提供岗位即通过“公招”考试就业的现象严重。缺乏创新创业勇气、意识、精神。区内学生在择业时偏向于国家机关单位或企事业单位,很少有人愿意到内地城市、乡镇基层、民营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学生与家长由于意识观念落后,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即使有机会到内地高校读书、企业工作也会选择放弃,一方面是缺乏出去看一看的勇气,害怕与内地高校学生竞争,另一方面是与其毕业后还要回到西藏不如从一开始就留在西藏谋求发展。区外的学生在经过四年的学习之后,一部分人对西藏地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愿意留在西藏发展,但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与内地知识严重脱节,不能更好的强化自己跟进时代发展。

4.1 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就业自信心

根据调查,西藏大学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盲目扎堆报考公务员岗位,只看重眼前利益,忽略了职业发展前景,将薪酬、待遇、稳定性作为择业最看重的条件,而出现待业继续考公务员的状态。而由于自治区内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时掌握的不够全面,在面对就业时自信心不足,缺乏自主判断能力。所以在大学期间应合理树立职业规划,寻找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职业,而不是盲目报考公务员寻求稳定;并提升专业技能,在就业时进行准确定位,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

4.2 调整就业政策,改善自治区经济结构

西藏高校的就业政策基本遵循国家规定,但又带有些许的地方特色。其就业政策的演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藏高校学生的就业状况,从2006年之前的“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再到现在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机制的教育体制改革,造成了学生学习期间缺乏竞争意识,影响学习积极性。政府应该及时调整就业政策,改善自治区经济结构。2012年进行的事业单位和技术人员公招考试改革有效的改变了学生不注重专业知识的状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为企业储蓄了更加专业性的人才[2],希望可以将此制度运用到公招考试的人才选拔中。而专业人才的增加又进一步吸引了大型企业的入驻,招商引资,拓宽就业渠道,从根本上又解决了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

4.3 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等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是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材与时代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最后是高校的就业指导制度令人担忧,不能有效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缓解自身压力,科学合理的做出人生规划。高校在专业与课程选择方面应及时调整,紧跟时代潮流,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角度出发研究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做学科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式的同时,还要做好就业指导相关方面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进行合理规划,建立一个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就业指导体系。并且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的、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

4.4 提供可持续性的就业岗位

由于西藏企业的编制人数和可承载就业人数有限,用人单位一方面招不到对应的人才,另一方面又不想轻易放弃大学生毕业就业时寻找人才的机会,所以对自身把握不够精准,盲目招纳毕业生却没有为其建立一定的职业规划。导致学生在就业后继续报考公务员寻求稳定发展或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跳槽到其他单位就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所以用人单位可按照每年的退休人数和实际需求人数分析,有计划的选择毕业生到各自企业就业形成可持续的就业链,从而使供需达到平衡。并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及完善的服务体系,给予员工充分的尊重和适应的稳定性保障,才能留得下高质量的员工。

5 结语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自治区面临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在这种形势下,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西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数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而与此相比,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市场提供的岗位有限,总量矛盾逐渐加大。而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理工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结构性矛盾突。高等教育学科的设置与企业用人要求匹配度低,导致出现企事业单位招人难和毕业生就业难的“两难”窘局,供需矛盾突出。而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学生、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进一步提高西藏自治区高校学生就业质量,更好地引导学生就业。

猜你喜欢

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就业指导
西藏大学2021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习近平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谈西藏高校合唱发展状况——以西藏大学艺术学院为例
2016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