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方案的研究—以高校青年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2018-07-14印晓玲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大众化实施方案理论课

印晓玲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发展的新时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首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普通大众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的重要法宝。其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提高普通大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方案研究的原则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方案研究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去伪存真,把握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在研究过程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去影响大众群体。

第二,大力推行理论创新。理论只有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方案研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旗帜鲜明地反对僵化,反对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用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较抽象的理论,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讲比较难理解。从上世纪初传入中国,一代又一代革命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的革命中,使广大人民群众慢慢地了解了这门抽象的理论。新时期对理论要有新诠释。在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面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对象,要因人而异,这就要求在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根据对象的特性来制定合适的实施方案。

第四,必须有一支信仰坚定、专业性强的教育者和师资队伍。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在言行上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学术腐败与官本位主义,自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学习与生活的各方面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格魅力;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师资队伍培训体系,使教育工作者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

三、以高校青年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方案的研究

青年学生作为马克思大众化的主要对象,是由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青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决定。青年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新生力量。他们正处于走向成年、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稳定,心理发展的急剧性和矛盾动荡性较大。因此,青年时期是进行教育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要注重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去选择、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高校作为青年学生的主要承载主体,承担着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担。以高校青年学生为对象,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方案离不开三个结合。

1.教与学的结合。高校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人物,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授课教师,还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思想和社会主义信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刚进大学新生,他们不再有高中老师的严厉管教和父母的看护,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又有些模糊,同时周围也潜伏了更多的未知数,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良师能为其指点迷津。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彻悟的过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性不了解,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没有兴趣。这就需要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参与中找到兴趣,学到知识。

2.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结合。在高校学生中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应用到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在课堂内要把基础知识打牢,课堂外应用自己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周围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进行调研,做到理论运用到实际,理论与实际结合。鼓励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将抽象的、理论化的课本知识外化为具体的、实践的科学实际。

3.研究与推广的结合。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甚多,研究成也有很多,但往往真正的推广到实际的教学和工作中来的少。文史类的研究与理工科的研究不同,理工科的研究成果比较容易形成量化的产品而推广到生活中去,而文史类的研究倾向于比较抽象的社会问题,形成量化的产品—论文或专著,这些成果要能为社会所利用,发挥作用,需要社会一个长期的接受过程。

新时期,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升华。如何在高校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需要高校不断创新,以达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大众化实施方案理论课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