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把上训练对演员身体素质的价值
2018-07-14张建伟山西大同大学037000
张建伟 (山西大同大学 037000)
一、中国古典舞概述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岁月冲刷所保留下来的精髓,蕴含着华夏民族独具魅力的情怀和精神。古典舞“神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是我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追求,其表演方式的精神内涵悠长浓郁,包含了对万物的本质认知和感悟。凝聚着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艺术神韵与民族审美风范,是我国舞蹈艺术中一个特殊的门类。
中国古典舞在长时段艺术工作者的实践中,对中国古代的舞蹈元素不断选择、提炼、加工而整理出来的,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国古典舞注重形神结合、身心相融,刚柔并济的审美标准。它经历了艺术实践者将生活中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素材熔炼、整合,进而形成一个系统的舞蹈类型。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主要是以身韵、汉唐舞、敦煌舞、昆舞等四大流派为主,本文主要是以唐满城教授和李正一教授创建的“身韵流派”为研究对象,在舞蹈解剖学视野下分析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人体运行机制,以达到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演员在训练古典舞基本功时理论结合实践,更好地掌握学习的要领。
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最早是从戏曲的身法训练移植而来。在戏曲中,有多种角,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程式化的动作,其中身法训练的相关内容被中国古典舞训练所吸收,并逐渐增加了身韵、汉唐等的因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中包括地面、把杆、中间和技术技巧四部分,身韵是核心,贯穿于古典舞始终,无论是把杆训练还是地面训练,身韵是刻在演员训练骨子里的东西。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是经过吸收借鉴西方芭蕾舞的方法,并在戏曲和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程式化的的基本功训练课程。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是具有目的性和特点性的,包括基训的内容、主要任务、训练的方式方法等。王伟老师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中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做了如下阐述:“基本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舞台的表现创造以物质为前提的身体条件,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要功能,强化身体韵律与动作机能的有机结合,创造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舞蹈艺术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语言与手段。”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身体素质主要是指,演员在舞蹈运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包括柔韧度、耐力性、速度等,笔者将主要讨论舞蹈解剖学理论下演员身体柔韧性、力量性和灵活性的训练方法及科学原理。
三、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把上训练对演员身体素质的价值
(一)把上训练有利于培养演员身体的柔韧性
无论是对于普通人还是舞蹈演员,身体的柔韧性各不相同,有的舞蹈演员训练其柔韧性一个阶段后,还是和普通人一样没有大的改变,一部分原因是自身条件决定的,一部分是后天习得的。柔韧度是人体关节幅度的体现,比如演员先天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外展幅度等,但是影响演员柔韧性的重要因素还是人体软组织。
演员如何有效的训练身体柔韧性是基本功训练中的关键点,因为身体的柔韧性是舞蹈训练的基本能力,是舞蹈演员跳好舞蹈的必要能力。把上训练规范了演员身体基本功训练方法,也就是科学的训练方法。演员的柔韧性训练贯穿在把上训练的各个组合之中,比如擦地训练:首先演员要将胯、膝盖和脚踝最大力度外旋转开,使下肢自如地训练到位。柔韧性的训练需要循序渐进,这就是静力拉伸训练,让舞蹈演员每天拉伸肌肉,使得肌肉获得新的刺激达到更好的柔韧性。还有一种科学训练是动力拉伸,比如把上的小踢腿训练,一方面需要演员关节外展幅度,一方面需要速度和力量。动力拉伸就是在静力拉伸基础上增强演员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力量,使得关节幅度在地心引力下增强。
(二)把上训练有利于解决演员身体的力量性
力量性是舞蹈演员重要的能力之一,掌握力量训练的有效方法对演员舞蹈技术技巧有很大的作用。力量是肌肉能力的体现,把上训练就夯实了演员肌肉的力量性。
舞蹈中力量分为很多种,有缓慢的、快速的、爆发的等等,这些都需要把上训练。把上训练是让舞蹈演员在有辅助情况下完成动作训练,为把下的独立完成打下牢固的基础。古典舞中的技术技巧表演在外行人看是尤为精彩的,他们看到的是演员身体的轻盈和舒展,在演员跳跃在空中他们会喝彩,因为演员脱离地心引力一跃到空中,并且有着优美的舞姿。演员能够完美的展现出空中跳跃,与把上的“蹲”的训练是离不开的,蹲训练了演员大腿肌肉群的力量和腰背肌肉群的力量,只有科学地蹲下去才能优美地跳起来。如果在把上练习“蹲”时,大腿肌肉不收紧,腰背肌肉松松垮垮,必然会影响到大腿肱二头肌的发力,不能有效地训练大腿的韧性和弹性,更不会把美展现给大家。
中国古典舞不同于西方芭蕾舞上身基本保持不动,古典舞要求演员身体具有灵活处理身体力量的能力,扶把的练习就包括了对演员身体上身与下身、手臂与上身等协调配合,身体具有自身的动作韵律。如任芳老师所讲:“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堂中,必然会涉及如社会审美意识对训练的规范。如在力量素质的训练中,中国古典舞将要求既有很好的各项力量素质,但同时要求肌肉的体积又不增大”。
(三)把上训练有利于提升演员身体的灵活性
古典舞基本功把上训练不仅仅是柔韧度、力量的把握,更是身体各部位节奏感、灵活度的训练。舞蹈演员的灵活度是指身体在舞蹈中变换方向和空间的灵敏度。有效地训练把上动作能够让演员在做技术技巧方面避免受伤。
基本功训练除了要按照一定的训练阶段,每个阶段也都有训练目标,当舞蹈演员刚接触舞蹈时,把上组合的训练动作是单一重复的,并且速度缓慢,有利于演员身心统一,动作跟上意识反映。到了一定训练时期后,把上训练的动作会复杂,就是所谓的“花样多”,并且速度加快,这时的训练主要是演员身体各部位的控制能力及反应能力的训练。把上训练将人体肌肉群训练有素后,才能让演员脱离把杆,在不停地变换动作和方位时协调好身体。李炜老师对扶把训练中训练意义这样说:“具体地讲,它将涉及人体运动理论所规定的运动量的大小、运动密度、频率、次数以及与此相应的人体的各机能。”其中所描述的运动密度、频率、次数都是对人体各部位关节灵活性的要求,这些有素的表演是舞者日复一日训练出来的,只有经过刻苦、规范的把上训练,才能转移到把下独立动作,最后展现出精彩的舞姿。
四、结语
中国古典舞的教学训练是通过对舞蹈的身体表达、情感凝练、风格拿捏等要素的专门塑造,从而培养古典舞表演者所需的身体素质与能力,由此,在课程体系中建立了以技术能力为基的‘基本功课程’,以风格神韵为主的‘身韵课程’,以舞台呈现为终的‘剧目表演课程’等系列化课程。通过对演员在地面训练、扶把训练等的课程中,逐渐学会古典舞的核心风格特点及动作要领。
本文运用舞蹈解剖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把上训练的动作,使得演员对自身有充足的认识,了解身体肌肉的位置,科学地支配身体,从而进行有效且有序的训练,通过完整的训练机制,提高演员的舞台表演寿命。通过舞蹈解剖学的理论指导加强演员对把上训练的认识,使得演员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把上训练,为中间训练、技术技巧训练以及今后在舞台上呈现出完美的舞姿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