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教育课程的优化设置与互动

2018-07-14郝雅琦扬州大学225000

大众文艺 2018年7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舞蹈设置

郝雅琦 (扬州大学 225000)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闲暇时间的娱乐追求越来越高,而使得我国舞蹈教育的逐步走入大众的视野,从而对舞蹈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能够满足市场对于舞蹈教育的需求,也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舞蹈教育课程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设置,在不断提高舞蹈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舞蹈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舞蹈相关理论教育不充分

现阶段我国的舞蹈教育更多的关注点在于舞蹈技巧的训练,更少的关注舞蹈相关理论的教育,这导致了我国接受舞蹈教育的学生更多的关注舞蹈技巧,如手位、脚位、舞蹈编排创作等方面,忽视了对于自身舞蹈艺术文化修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舞蹈艺术文化的全面学习,对今后舞蹈生涯埋下了隐患。舞蹈艺术是属于艺术范畴,对于舞者来说舞蹈动作更多的是一种“形”,这些舞蹈动作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是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但对于舞蹈艺术文化的培养却并非如此,舞蹈也是一种拥有灵魂的艺术,也是需要舞者向内不断注重内心的修养,方能在表演舞蹈时传达出思想,进而感染观众。

(二)舞蹈教育缺乏与实践相联系

舞蹈艺术如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一般都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感悟,在舞蹈中升华,最终又将回到生活中去。而我国现阶段的舞蹈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半封闭式的舞蹈技巧训练,每日繁重的舞蹈训练量,让学生缺乏时间和精力去体悟生活、感受生活。舞蹈创作也是需要来源于生活当中,而与生活脱轨的艺术培养方式是不能够创作出感动大众的舞蹈作品,更多的是停留在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将舞蹈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才是舞蹈的精髓,如何在生活中提升自我的舞蹈能力,这样才对于学习舞蹈教育的学生有帮助

(三)缺乏高素质的舞蹈理论教师

我国当前的舞蹈教育缺乏这些高素质的舞蹈理论课程的教师,这极大的影响了我国舞蹈教育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甚至很多教育培养机构的舞蹈理论教师都是由其他的专业课教师担任,导致了我国舞蹈教育中的理论教育水平严重不达标,不利于我国舞蹈教育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我国舞蹈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舞蹈教育课程优化设置的策略

(一)加大舞蹈理论课程的课时

我国舞蹈教育机构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逐步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更多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注重对舞蹈学生舞蹈技能的培养,毕竟技能能够经过一段实践的磨练而成熟,而文化修养的锻造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同时需要增加舞蹈文化课程的课时,从而更加完整的训练舞蹈学生的专业能力。例如,开设“舞蹈美学”这门课程,能够从理论的高度向学生们介绍在舞蹈领域的美学,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舞蹈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这对于今后学生在舞蹈创作、舞蹈学习以及舞蹈编排上都能够融入自我对舞蹈美的认识,使得舞蹈获得自我的灵魂。

(二)打造高质量的舞蹈理论课程教师队伍

任何学习都需要一个合格且专业的教师进行引导,因此,我国需要努力建设和打造一支高质量的舞蹈理论课程教师队伍,从而整体上提高我国舞蹈教育的水平。同时,对于当前专业理论教师缺乏的情况,可以加强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建立教师经验交流平台。或者与我国专业机构合作,聘请专业教师前来进行短期的培训,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舞蹈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以网课的方式,将经典的课程引入舞蹈教育的课堂,并将专业的课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等优秀教育经验借鉴过来,从而让学生体验到高品质的理论教育课程。

(三)引入舞蹈实践课程和其他的相关课程

舞蹈教育并不应该仅仅是舞蹈技巧的训练,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舞蹈教育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训练和其他相关课程的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舞蹈素质,对今后学生的舞蹈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设置一定量的实践课程,如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演出活动,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近舞蹈舞台表演,从而将课程中学习的舞蹈技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应该利用假期或者其他的实践让学生更多的融入社会、融入生活,或者以采风的形式汲取生活中多种舞蹈素材,培养学生更加贴近生活的舞蹈表现能力,而后以学生自我组织的方式编排出舞蹈作品等。在其他相关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尤其特有的舞蹈审美,但这种审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舞蹈的形式多样,通过开始诸如“中国古典舞”、“戏剧鉴赏”等等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加立体的感受舞蹈的魅力。

三、舞蹈教育课程互动设置的策略

(一)实现专业课程与跨专业课程的互动

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于舞蹈教育的影响也非常的深刻。受过去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影响,舞蹈艺术教育更多的注重专业化的训练和培训,在这种情形下使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专业优秀的舞蹈演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的人才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舞蹈表演也逐步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学习舞蹈的人员更多的并不需要如此专业化的训练和培训。因此,我国的舞蹈教育也应该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注重舞蹈专业课程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跨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舞蹈美学鉴赏能力和舞蹈文化修养。如今,舞蹈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学习舞蹈的目的也出现了多样化的演化,一部分人是为了锻炼,一部分人是为了爱好等等。因此,我国的舞蹈教育也应该更加注重舞蹈者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舞蹈技能的培养。通过实现专业课程与跨专业课程的良性互动,培养出多功能复合型的舞蹈人才,从而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对舞蹈教育的需求。

(二)实现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互动

当前我国的舞蹈教育并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舞蹈专业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很多学习舞蹈艺术的学生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学习都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做好专业课规划的同时,学校能够开始多种艺术选修课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也能够让学生体验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舞蹈学习。艺术都是相通的,学习舞蹈专业的学生在接触其他艺术形式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不仅如此,在接触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种通过向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借鉴学习的方式,能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视野,在舞蹈艺术学习中拥有更加活跃的思维。同时,多样化的学习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就业中更加具有竞争力。我国在人才培养和选择上已经有过去的统一分配变成了市场选择,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依靠国家统一分配的就业形式了,需要学生自我锻造能力从而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通过多样化专业的设置,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专业之外的艺术表现形式,还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真正爱好和喜欢的其他艺术形式,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在市场中选择职业。

参考文献:

[1]刘美斯.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知音励志,2016(06):153.

[2]张佳美.舞蹈教育课程设置思路及优化建议的若干研究论述[J].好家长,2015(38):216-217.

[3]王婷.浅谈高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201.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舞蹈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我和舞蹈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